发布日期:2017-11-29
来源:九三学社青海省委
【字体:大、中、小】
【 颜色: 】
浏览量: ...
2013年9月,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的100亩旱地试验麦田里,经过专家组严格测产验收后,又一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号”以平均亩产600.25公斤的数据创造了青海黄河流域提灌区小麦大面积高产新纪录。作为该品种主要研究人员之一,陈志国研究员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镜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高兴的指出这一新品种抗旱性能突出、抗病性良好,适宜在青海高原黄河流域、湟水流域春麦区广大旱地种植,将对青海、甘肃等地春小麦区旱地小麦高产有重要意义。这已经是他所主持和参与研究的第15个新作物品种。
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陈志国先后在青海省乐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援青海项目2708-6工程指挥部和乐都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管理和低产田改造工作。1987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中心从事春小麦遗传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1995年被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为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2013年-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耕作栽培分会理事,博士生导师。先后发表论文64篇,参与编写专著6部,先后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荣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6年青海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1997年度中国科学院方树泉青年科学家奖和国家科委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2007年度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多项荣誉。
致力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我国春小麦播种面积143.06万公顷,总产428.4万吨,分别占我国小麦面积的6.5%和产量的5.0%,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即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新疆、宁夏和青海,这些地区的春小麦面积占全国春小麦的94.7%,产量占全国春小麦的94.9%。在青海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由于冬季气温低,冬小麦不能越冬,几乎种植的全是春小麦。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需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以增加总产,因此这对对春小麦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无论是提高产量,或是改善品质,选育和应用新品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7年,陈志国调入中科院青海高生所,师从青海小麦育种领军人物陈集贤研究员,主要从事春小麦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工作。先后参加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大面积丰产优质新品种选育(75-02-02-01-02)”;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专题[大面积育种(春麦区)]子专题(85-002-01-17);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优良品种推广”(ky-85-06-02-02)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青海、甘肃省春小麦和推广等多项科研课题。上世纪80年代,由陈集贤研究员主持、陈志国参与研究的适宜西北半干旱山区和高海拔青藏高原冷凉地区种植的高原602春小麦新品种成功经过审定,该品种的推广将极大提升北方地区春小麦亩产量。在接到推广任务后,陈志国克服重重困难,长年奔波在农村基层,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深切知道,在农作物增产的诸多因素中,新品种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农作物新品种改良对提高单产的作用可达3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新了4—5次,每次更新一般都增产显著。为了准确把握高原602各株系的长相长势,通过实实在在的丰收激起老百姓的种植热情,他日复一日的赶到试验田进行调查苗情,在定苗过程中,为准确判定一个品系的好坏,基本苗必须一样多,对于多余的苗,必须挖掉,不足的必须补上。为此,他长期蹲在地里,有时蹲的自己都站不起来。面对夏季田间蚊虫肆虐,有时一天身上被叮数十个包很正常。在高原太阳长期的炙烤中,陈志国成了名副其实的“黑蛋蛋”。几年间,他和课题组同志们一道,跑遍了河西、定西、西海固等贫困地区,使具有高产、早熟、耐旱、抗逆性强的高原602春小麦良种在育成后的短短几年内推广到我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累计种植2000万亩,增产粮食5.88亿公斤,增加效益8.81亿元人民币,成为北方春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春小麦良种之一。该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成果获得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青海、甘肃两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受到农业部及青海、甘肃等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我们干的是“积德”的工作
高原602的成功推广,使陈志国体会到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价值。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又主持培育完成油葵美葵562、食用向日葵作物新品种美长磕766、食用向日葵作物新品种H4、莜麦新品种坝莜6号、春小麦新品种高原314、春小麦新品种高原437、春小麦新品种高原412、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号、春小麦新品种高原776、春小麦09168新品系及09122、10087两品系,参与培育胡麻新品种张亚2号、莜麦新品种晋九、节水高产春小麦新品种高原584、高产春小麦品种高原932、紫黑色特色春小麦高原115,共计近20项新品种(系)。如今他所培育的多项品种已经成功广泛种植,遍洒青海农区大地,农民们都知道高生所有这么一位研究员帮他们提高了小麦亩产量。“当前,青麦1号的推广,是我们下一步工作方向,它的大面积推广将推动我省的春小麦产量的又一次飞跃,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陈志国满怀信心的讲到。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以及他们发现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他经常把田间当课堂,把麦苗当教材,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深入到小麦生产和科研第一线,查苗情、查灾情、查病虫草情,实地观察高产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现场讲解小麦生产特点,共同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他将主持完成科研项目与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并及时将国内外小麦栽培研究的最新科研进展、科技信息和发展动态,以及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技术途径等传授给学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着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研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建设了平安县麦田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实习场所,使学生把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他不但对青年科员人员的业务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十分关心,经常教育他们说,“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尽管工作有时累与苦,但是只要能推动效益增加和看到农民们的笑脸,都是值得的,我们干的是‘积德’的工作。”
九三人的荣耀与情怀
2003年11月,陈志国加入了以科技界为主的九三学社。在发表入社感言中,他说,“九三学社能够吸纳我是我的荣耀,能够与这么多大师、科学家一起并肩奋斗,我感到很自豪”。他严格以九三学社社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先后担任中科院高盛所支社副主委、教育文化委员会主委。2012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陈志国高票当选为青海九三七届常委。担任社内职务期间,他结合自身所长,认真参政议政,提出了多项有关小麦选育与推广、科研体制改革、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等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采纳。结合社省委“九互合作”计划,陈志国组织行内专家学者开展了调研互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多项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并积极筹备开展了对口支援互助县麦田增产示范基地建设。在他的热心与努力下,九三学社高生所委员会多次被九三学社中央和社省委评为先进支社,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员和社会服务先进工作者。“身为九三人,就应该有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不断传承与弘扬我们爱国、民主与科学的优良传统”。
一个人做一两件有益的事情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都在做有益于农民、有益于社会的事情。陈志国就是这样践行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的九三社员。他把田间当工作场地,把麦苗当成自己的事业,怀着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深入小麦科研和农技推广第一线,在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位成为名副其实高原麦田的守望者 。当我们说明要报道他时,他笑着说“我有啥报道的,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了,我就是做了每个科技工作者应做的”。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来的是品格。(魏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