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陈义汉:为了心脏的平稳跳动

发布日期:2017-11-29

来源: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字体:

【 颜色:

浏览量: ...

他的名字,与多个人类心律失常的致病基因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带领团队,在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研究上接连获得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他,就是201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长江学者、第8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陈义汉。

为解人类病痛踏上科研之路

第一个人类心房颤动的致病基因,国外科学家们历经百余年苦苦探寻而不得,是如何被中国科学家一眼识破的呢?

陈义汉是一名心脏科的医生,从医生涯始于1987年。他享受当医生,在他看来,这份职业需要“思考、归纳、推理”,然后才能对疾病作出诊断。在门诊中他发现一个现象:“房颤”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这种疾病还带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时一个家族几口人一道来看病,主诉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

查阅了相关文献,他坐不住了:早在160多年前,人类就知晓了“房颤”这一概念。时至今日,该疾病依然是心脏病领域的最后堡垒之一,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均无重大突破。

就这样,一个身怀爱心仁术的年轻医者,抱着有志于解决临床疾病问题的初衷和决心,凭着年轻人的满腔热血和冲劲,踏上了一条崭新的、未可预知的医学科研长路,开启了科学探索的艰苦征程。

始终认真、专注是成功之源

为了找寻到典型的研究样本,陈义汉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当他听说一个70多人的家族,有17人患有房颤,他连夜坐火车赶赴采样。就这样,花了近1年时间,奔走了大半个中国乡野,千辛万苦地采集到了数个房颤大家系和众多对照病例的样本和临床资料。

历经3年的持续攻坚,2003年,陈义汉以一双慧眼,以及合作者的倾力支撑与协作,成功捕获了人类第一个房颤的致病基因,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此后,他带领团队接连在中国本土发现多个心律失常致病基因,并揭示、阐释了若干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一篇篇学术论文连续发表于国际先锋期刊,他的一系列重要发现走向世界,引起了国际学界的注目。如今,他的科学发现已经被写进数十本国外教科书和专著;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教科书和国际心脏电生理学名著多处采用他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多种遗传性心律失常还依据他的发现而分类;国际诊疗指南也多次引用他们的工作经验。

说起成功之道,他道出了四个字:“认真、专注。”他说,“认真、专注,是成功的源泉。始终认真、专注于一件事,你就会成为专家,甚至登临顶峰。”

力促原创成果转化用于临床

“陈义汉教授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未知领域。他是坚持践行转化医学的标兵,始终立足于基础研究为解决临床问题,积极推动转化医学,为同济转化医学研究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说。

既是医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又身兼附属东方医院科研和教学副院长,近年来,陈义汉教授带领着团队,既坚守着医学的源头,也在“转化医学”领地里冲锋陷阵。

2010年,他带领团队发现了新型长QT综合征(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并深入揭示了其发生机制。基于国际其他研究者的发现和陈义汉团队的贡献,国际上已经可以对85%以上的长QT综合征实行基因诊断和相对特异性的药物治疗,开创了心律失常个性化诊疗的先河。

“当选中科院院士,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答:“这份荣誉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黄艾娇 吴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