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电子学、物理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1-11孟昭英(1906年12月24—1995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乐亭。电子学、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
孟昭英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偏僻乡村。他3岁丧父,靠长兄帮助,得以完成学业。1913年入走马浮村初等小学。1917年入乐亭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入昌黎县成美中学初中。1923年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中。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1928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因成绩优秀获得斐陶斐荣誉学会金钥匙奖。
大学毕业后,孟昭英留校做助教兼做研究生。1931年以“氢与铂、铜、镍接触时的电离”论文获硕士学位,并升任讲师。在任讲师期间,他完成了“紫外辐射通过中国窗纸的透射”的研究工作。1933年由学校推荐,获洛克菲勒基金(Rockefeller Foundation)资助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在G波泰盼柯(Potapenko)教授指导下,研究巴克豪森—库尔兹效应。他用自制的微形管获得1厘米波长的连续振荡,这是当时世界上用电子管得到的最短波长的振荡。1936年,孟昭英获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孟昭英回国,在燕京大学任副教授,讲授无线电及电子学方面的课程,他是国内开设这类课程的最早学者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孟昭英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在长沙临时大学除授课外,还建立了一个业余无线电台,教授一些学生掌握无线电收发报技术。1938年转到昆明西南联大。1938—1943年,孟昭英在昆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教授,同时兼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名誉教授,与任之恭教授一起为物理系及电机系讲授无线电及电子学课程。在这期间,孟昭英完成了三极管射频放大器线性调幅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于1940年在美国无线电学会的期刊DIRE上发表,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1943—1946年,孟昭英第二次赴美。先在加州理工学院教课并做研究工作。完成了在微波波导中的精密阻抗测量工作,获得一项美国专利。1944年,孟昭英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辐射馆”工作,研究战时需要的雷达发送—接收开关(T.R.Box)。这项工作因涉及战时机密而未有文章公开发表。当美国在广岛爆炸了原子弹而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战时研究停止,孟昭英转入研究氧气在微波的吸收光谱。在美国的《物理评论》发表了研究结果。这是微波吸收光谱
学里最早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应用毫米波于科学研究的开端。研究中所用的基本实验技术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应用。
1947年初,孟昭英考虑在美国固然可以得到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但自己是中国人,根应扎在中国,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后兼任代理系主任。此时国内政局混乱,经济崩溃,华北情势日益紧张,清华大学高层人士有向南方转移的,但孟昭英决心留下。1948年北京解放后,他迅速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的卓越成就及雷达的最新发展介绍到国内,在清华大学开设了无线电学、电波学等课程,引用美国《雷达丛书》初稿的内容作为教材。同时利用他从美国带回的无线电器材建立电子学实验室,先后为学生开设十几个无线电电子学实验,仅微波部分的实验就有6个,当时在国内这些都是领先的。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个综合性工科大学。北京大学电机系的电信组合并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新的无线电系。孟昭英任系主任、常任系副主任。孟昭英组织全系14名教师开设一系列新课,建立实验室。并组织翻译和出版了БЛ阿谢耶夫(AceeB)著《无线电基础》和ΦB富拉索夫(Bлласов)著《电子管》二书。这是国内首批出版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的苏联教材。孟昭英除亲自翻译外,还负责二书的最后校订工作。1953年他在无线电系又设立电真空专业,并兼任电真空教研组主任。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建立起电子管、真空、工艺、微波、电子光学、阴极电子学等实验室,他亲自吹制玻璃真空仪器、操作真空系统、调整实验设备,并且手把手地教给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吹玻璃技术。在他的带动下,清华大学电真空专业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无线电系又在国内率先设立了半导体专业。1956年,他有幸参加制定科学技术长期规划的工作,并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电子所。
1957年党内开展整风运动时,孟昭英对工作提了些意见,被划为右派分子,从一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撤消系主任职务及学部委员称号,被监督劳动。在困境中,他坚持完成了专著《阴极电子学》一书。1962年宣布摘掉孟昭英的右派帽子,但仍不允许他参加被认为“保密”的微波研究,因此他转向从事阴极电子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阴极被称为“电子管的心脏”,特别是微波管向短波长、大功率发展时,对阴极的要求极为严格,但阴极的理论及定量研究仍很不充分,许多问题只凭经验。于是孟昭英选择了阴极发射特性及温度的精确量测作为研究方向。
为了精确量测氧化物阴极的温度,首先必须确定它的辐射系数,而氧化物阴极结构复杂,其厚度、疏松度及工艺过程都对辐射系数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孟昭英发展了一种“光照测法”精确测定辐射系数,并建立了一套温度量测的次级标准。这种精确量测阴极温度的方法简单而准确度高。1963年此结果在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电真空专业年会上发表。这种量测高温的方法一直在实验室中使用。
由于许多大功率微波管工作在脉冲状态,要求阴极在很短的脉冲时间内给出很大的发射电流密度,这就需要测定阴极发射电流随时间的衰减及间歇以后的恢复特性。孟昭英带领4名研究生对阴极脉冲发射特性作了多方面的定量研究,发展了双脉冲法等。
在从事阴极研究的初期,孟昭英著有《阴极电子学》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这个领域的专著。它广泛地被国内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研读。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孟昭英全家受迫害,1977年,他被勒令退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2月对孟昭英宣布了改正错划右派的决定,并恢复一级教授职称及学部委员称号,他重新恢复工作。此时他已达73岁高龄,考虑到电子学发展迅速,自己再入已脱离十几年的电子学界恐力不从心,他转入物理教研组,参加了共振电离光谱学小组,指导单原子探测技术的研究,担任博士生导师,并经常主持硕士生与博士生答辩会。他关心基础课教学,经常为教师作综合性的科研报告,如关于光纤、低温、真空等领域前沿情况的报告。他关心实验教学,为《近代物理实验教程》写绪论,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实验课。
激光单原子探测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灵敏度能观测到一个或几个原子。当用某种频率的激光照射到基态原子使它产生共振激发态,在它二次吸收光子时,在激发态上的电子便再激发到达里德伯区或自电离区。根据所使用激光的频率以及对电离原子的量测就能探测到某种单原子的存在。清华大学成立现代应用物理系后开始建立激光单原子探测实验室。孟昭英担任该实验室顾问。他非常关心实验室的发展工作并亲自指导博士生。1985年他邀请此项新技术的创始人GS赫斯特(Hurst)教授到校讲演。1986年他去美国时,曾到赫斯特教授的实验室参观,并与其研究所建立了联系,从而大大推动了清华大学激光单原子探测实验室的发展。该室在原子高激发态光谱以及金和铂族元素的超高灵敏度分析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0年该室成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开放实验室。它还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激光单原子探测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孟昭英是单原子探测技术的博士生导师,招有博士生多名,其中马万云在孟昭英指导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制溅射原子化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为我国超高灵敏度分析和微区分析填补了空白。
孟昭英热爱科普工作,著有《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及《无线电基本知识》。
孟昭英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名誉教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他还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真空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电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务。
孟昭英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执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电子学教育的开创人之一。他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不计较个人名利,甘当人梯,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电子学和物理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