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见齐: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矿床地质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1-28
袁见齐(1907年9月22日—1991年10月28日),出生于上海奉贤。矿床地质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袁见齐,原名张耕虞。生父张鼎铭,清末儒生,世居江苏海门县和合镇(今属启东县)。因家道中落,他8岁时入继上海市奉贤县袁应天,遂更名为袁见齐。他自幼沉默寡言,好学多思,才智敏捷,兼之家业凋零,求学不易,从小就培养了他笃学励志的优良品格。中学是在江苏省第三中学(松江中学)读的。他对自然科学兴趣很浓,数理化各科成绩优秀,博物课(包含有矿物学、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尤其令他着迷。
1924年,他考入东南大学预科,先入物理系学习,并选修了“地学通论”和“矿物学”,而且成绩突出。1926年正式转入地学系,专攻地质学专业。袁见齐勤奋攻读之余,经常利用星期日和假期在南京郊区作地质考察。1928年5月东南大学改称中央大学,1929年地学系的地质和地理两专业正式分系,同年7月袁见齐成为中央大学地质系成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获理学士学位,随后留校担任助教。他独立开设和讲授“测量学”、“矿床学”、“工程地学”等十余门课程。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时,他利用课余和假期,在南京附近进行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曾对凤凰山铁矿、江宁县獾子洞铜矿,以及太湖周缘的煤矿、宁芜间铁矿、浙江金华—武义间的萤石矿床等进行矿床学研究。通过实践体验,使他认识到科学工作者首先要有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能力,然后才能上升到理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把认知和
实践并重作为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1933年,他加入李学清组织的四川地质调查团,在川东南、綦江一带作地质调查,又考察了著名的自贡盐区,后转赴峨眉山测制地质剖面。在返回南京的途中,他又特意攀上江左高峰,考察宜昌黄陵庙、葛洲坝一带的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在这个阶段,他不仅编写了许多课程讲义,还发表了《江宁凤凰山铁矿储量之估计》、《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厂址地质之讨论》和《宜昌黄陵庙、葛洲坝两处筑坝问题》的学术论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1938年,西康省建设委员会筹组西康科学调查团,袁见齐应邀参加。1939年受聘云南大学地质系任讲师。他与朱熙人、郭令智合作出版《云南矿产志略》一书。这本专著是我国第一本比较翔实的地区性矿产分布和成矿规律的论著。
1940年8月,袁见齐应朱庭祜的邀请,辞去教职,携家至贵州开阳任盐矿技师,参加了云南的元永井、一平浪等盐矿的开发。1943年7月,盐务总局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联合组织西北盐产调查团,谋求开发西北盐湖,发展中国的盐化工业。他是该团惟一的地质学家,负责盐矿地质调查和盐产储量估计。
1947年11月,他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第23次年会后,专程调查台湾省各盐场的卤水成分和海盐产量等资料。1948年秋,袁见齐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拒绝随盐务总局南迁广州,辞去盐务总局的技正职务,返回上海。时值唐山工学院暂迁上海,袁见齐改任唐山工学院教授。
1949年5月,袁见齐随唐山工学院(后改称唐山铁道学院)迁回唐山原校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立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后改称北京地质学院),他奉调入京,担任水文和工程地质系主任,1954年调任地质勘探系主任。1957年任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助理兼教务长,1963年任副院长。他讲授“普通地质学”、“矿床学”、“非金属矿床地质学”等课程。在任教和主持教务工作中,他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推行启发式教学方式。
1978—1986年,他任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兼钾盐矿床地质研究室主任,探索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教学工作。1980年,他主编的《矿床学》全国通用教材,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79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后任名誉理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1988年被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1988年后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校学位委员会主任。
袁见齐一生献身于祖国的地质科学和教育事业。我国盐类矿床开发利用的历史极为久远,但运用现代地质学的方法研究盐类矿床,则始于20世纪30年代。袁见齐从1940年起对我国西南、西北广大地区的盐矿研究是最为深入、系统的,并在盐类矿床成矿理论的学术研究上也取得很大进展。他在川、滇、黔等省区的盐矿调查中,最早指出西南地区的寒武系、三叠系和中、新生代红层均蕴藏有丰富的盐矿资源,并兴奋地期待“必有新姿态之盐业兴起”。1943—1944年他率先进入西北,调查盐湖、盐矿47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盐湖地质调查。袁见齐途中抽暇整理资料,陆续寄出论文6篇和记述地理、民俗等的新疆杂记10篇。归来后出版《西北盐产调查实录》的专著。
他把盐湖的成因归结为“盐质之来源”、“地形之影响”和“气候条件”等地质地貌环境条件,最早提出“滩盐”系砂砾间潜水蒸发形成,与盐池卤水蒸发沉积盐层有区别,也观察到盐湖区地形变迁与卤水析盐分异作用的关系,如达坂城盐湖中石盐与芒硝的分异等。西北断陷盆地都在山脉环抱之中,“高山与深谷,高下悬殊”,“盆地内气候极度干燥,气温亦炎热而多剧变,故利于盐池之生成”。这些认识,正是袁见齐后来提出“高山深盆成盐理论”的基础。其中,如盐类物质来源,盐湖卤水成分的演化,成盐区的构造控制,地形与气候的关系,以及盐体变形特征等学术观点,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三次深入柴达木盆地,对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作了周密的考察和研究,总结了矿床形成条件,他的学术论文《中国内陆盐湖钾盐沉积的若干问题》不仅首次描述和报道了这个世界上新类型的钾盐矿床,而且他总结得出的陆相盆地的成钾条件和成钾机理已为国内外盐矿学界广泛利用,并称之为“陆相成钾理论”。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为苏联科学院院士HM斯特拉霍夫(CtpaxoB,1962)在《沉积学原理》一书的第四卷中所引用。
1956年,袁见齐受地质部地矿司委托,指导新中国的盐矿地质工作。在北京地质学院成立盐矿科研组,主持钾盐矿床地质条件和预测找矿的研究工作。他应邀担任轻工业部盐业资源勘探队科学顾问。在衡阳盆地找盐工作中,在他的指导下发现并勘探了我国中新生代红层盆地中第一个石盐矿床。他三次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工作,总结我国陆相成盐成钾的地质条件。1957年,他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柳大纲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盐湖调查队,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
在地质部的领导下,他于1959年主持完成了全国盐类矿床分布规律和矿床远景预测的研究项目,主编了我国第一幅全国盐类矿床预测图,不仅为地质部部署全国盐矿普查工作提供了依据,而且根据中国地质构造特征,分析讨论了中国盐类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区域与西欧、北美的矿床差异。尽管当时可供利用的实际资料还不够丰富,但他的预测基本上都为以后的勘探所证实。1961年我国首次在湖南衡阳红层盆地进行盐矿普查,他应邀到现场指导,他从地层、构造、沉积相等方面做了分析,提出新的找矿方向,不久即钻遇厚盐层,发现了红层盆地中第一个石盐矿床。70年代,我国已在许多层位和地区发现了大量盐类矿床和若干地区的钾盐层。他在“中国碎屑岩系中钾盐矿床形成条件”一文中,系统总结了中国盐矿地质资料,概括为(1)盐盆地的活动性;(2)盐类物质来源的多源性;(3)盐类沉积过程的复杂性(卤水掺杂与卤水迁移);(4)盐类沉积层的多变性(包括变质和变形)等四个方面,并进一步归纳为“高山深盆的成盐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的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袁见齐提出的这个理论模式,概括了成盐盆地的构造控制、盐类的物质来源、岩相分布、沉积环境、卤水的演化发展等基本的成矿因素,既有现代实例,也有地质历史上众多的盐类矿床资料依据,并经受了找矿实践的检验。
袁见齐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地质教育事业,他在教学中,一贯主张认知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思想。他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勤奋努力,精益求精。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也是一位严格要求,具有严谨科学作风的导师。袁见齐常说:“一个人待人要诚要实,对社会尽力去作奉献,这样社会才会不断发展。”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位为人谦和、待人诚恳的长者。
袁见齐一生发表学术论文、专著、教材和译著等100余种,他是我国盐类矿床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学术思想和他对盐矿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贡献,使他在国内外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