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儒: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4-20

 

周廷儒(1909年2月15日—1989年7月18日),出生于浙江新登。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周廷儒出生于小商人家庭,9岁丧父,由母亲及兄长抚养成人。清贫的家境更促使周廷儒从小养成刻苦学习、自食其力的品格。1927年他于嘉兴秀州中学毕业,并于1929年进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学习。1933年毕业,以题为“广州白云山地形”的论文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德籍地貌学家卞沙(W.Panzer)教授的助教,奠定了一生的科学研究方向。1935—1937年,周廷儒任教于浙江杭州高级中学,1938年任教于西南联大史地系,1940年应聘为中央研究院在重庆北碚建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并应复旦大学之聘在史地系任兼职副教授。1946年春,周廷儒获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学习,1948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回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1952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至1983年离任,任职长达30年。

周廷儒从青年时代就立志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独自冒险到大理苍山洱海及宾川鸡足山一带进行野外工作,后参加嘉陵江考察队,沿江步行400千米,绘制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图。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思想,运用景观分带学说和专门方法研究了中新生代时期自然地带分异的规律,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周廷儒主要的贡献集中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和古地理学方面。周廷儒作为地貌学方面专家,对干旱区地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维护干旱地区结构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的迫切性,对上下游农业开发必须取得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警告。

周廷儒在地貌学方面早期成就在于对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研究。他分别于1941年和1943年发表的“离堆与离堆山考”、“嘉陵江上游穿断山之举例”等文,通过解释嘉陵江河谷的发育历史和流域内现代地貌的特征与成因,阐明了准平原面上的老年期河流在地块抬升过程中的“回春”规律。20世纪40年代在北碚地理所工作期间,主要研究工作是在当时国民政府“建设大后方、开发大西北”方针下,对四川、青海、甘肃一带国土、资源等作实地考察、研究。他参加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足迹遍及流域上下游,参与完成“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并发表多篇论文,对流域内的地貌发育等方面多有阐发。1942年夏,作为西北史地考察团成员,经由兰州,沿湟水谷地、青海湖至柴达木盆地,再穿越祁连山至河西走廊,多次出入于荒无人烟之地,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陆续发表“甘肃、青海地理考察纪要”及区域地理、地貌等方面的论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期间,受文化景观学派创始人美籍德国学者索尔教授学术思想影响,他以1942年在西北考察所收集的资料为基础,融汇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现象,撰写了题为“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民族迁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的硕士论文。

周廷儒还以一个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的眼光对新疆境内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地理与古地理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作出解释,指出了新疆山地冰川发育过程的独特模式。新疆地区的地貌发育受新构造运动、干旱区气候条件、沉积规律以及中生代以来的地质历史的影响,有其独特的规律。周廷儒综合各方面因素,对各山地、山间盆地、山前地带的地貌分别作出了细致的分析与说明。

塔里木河中游河道动荡不定、易于发生变迁。泥沙沉积作用快,河床易于淤高,不能容纳洪汛时的流量,往往突破自然堤而改变它的流路。根据实地考察,他提出了致使河道变动的规律极为复杂的几种因素,还根据最近河道变迁历史和航空照片进行判断,提出现阶段的塔里木河是由南向北变动的结论。既分析了河道动荡的原因,又指明当前变化的趋势,对防洪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塔里木盆地中的罗布泊,已因湖水干涸而消失。但从本世纪初以来,它的迁移问题一直在地学界有所争议,1959年,根据考察资料及卫星照片的分析,周廷儒认为罗布泊在历史时期从来没有迁移到别处去过,只在湖盆内部受到最新构造运动和水文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各个时期积水轮廓的变动,并非“游移湖”。

关于新疆一带历史时期是否存在日益变旱的趋势,又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开发方向的重大问题,对此,各专家意见分歧。周廷儒通过实地考察认为,绿洲居民砍伐沙丘上的灌木作为燃料,甚至破坏保护绿洲的树木,引起沙丘的移动,增加了沙地的吹蚀作用,是绿洲田园与灌渠被风沙湮没的主要原因。现今湮没在沙漠里的古城废墟,主要是荒漠区河流改道引起的。近数百年来,塔里木河分支上的河岸绿洲因为河道淤塞而放弃耕地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山麓扇形地绿洲耕地面积的扩大,灌溉用水增多,也使下游河道缩短,胡杨树枯死,导致土地沙化。

他认为,新疆的自然旱化趋势并不一定显著,而是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退化。这些结论,为维护新疆地区的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自然地理学方面的专家,周廷儒为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方案的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即已从事综合自然区划工作。60年代,连续撰文阐明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目的等问题,发表的有关论文,都是我国地理学方面的重要文献。他的区划方案的特色在于强调贯彻“必须考虑到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观点,提出在必须探求主导因素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要考虑到主导因素并不能作为区划的绝对标志,只有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所产生的自然物体,才是客观的区划的绝对标志。1963年发表的“中国自然区域分异规律和区划原则”一文,以沉积物和风化壳所反映的气候特征及生物化石群为依据,论述了早第三纪中国境内地带分异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由于古地中海的消失,欧亚大陆联成一片,中国内陆大陆性气候加强,大陆和太平洋的对比关系,破坏了早第三纪行星风系统的地带规律,以及青藏大山原的隆起和东部地势相对下降,引起了西风急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处气候条件,导致“五大地域的形成”。提出了“以气候—构造作用为主导因素”的“五大地域”方案,即东部季风林地域、中部干草原地域、西部干荒漠地域、外部青川藏山原边缘高山地域及内部青藏山原寒荒漠地域。1983年发表的“中国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的分异”,再一次从第四纪以来的自然地理演变,阐明了我国三大区的分异规律。

作为我国地理学界古地理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周廷儒早期的古地理研究工作着重在中生代白垩纪以来新疆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并发表论文多篇。20世纪70年代以后,除了以专著阐述古地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中国第三纪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和规律外,还致力

于探讨华北第四纪古地理问题以及中国东部季风区第四纪冰期的环境问题。他从环境整体协调的观点出发,提出中国境内第四纪寒冷期的地带性问题和冰期雪线问题。根据冰期冰缘永冻带的位置和地带雪线高度,从而判断,当时中国东部黄土带或亚热带如要发生山地冰川,必须是在高度3000米以上的山地。并从冰蚀地貌与雪蚀地貌、真冰碛和假冰碛、网纹红土与古风化壳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东部中低山地区曾被广泛认为是“冰川遗迹”的地貌现象提出质疑。这一重要见解的正确性,日渐为后人的工作所证实。

周廷儒于1950年应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黄国璋聘请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除从事教学工作外,为适应祖国开发建设的需要,曾多次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综合考察工作和科学研究。1951年,参加内蒙古铁路选线考察。1952年,参加华南自然地理考察。1953—1955年,参加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中国地形区划草案》、《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并参与编著《东北地貌》、《华北地貌》等著作,列入“中华地理志丛刊”出版。

1956年周廷儒参加规模宏大的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工作。其后连续4年,风尘仆仆,每年春季出发,秋后返回。1956年,考察北疆,从南坡登阿尔泰山,并两度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又考察了天山北麓的玛纳斯河地区。1957年,攀登天山山地,重点考察伊犁谷地和大、小尤尔多斯盆地等水草资源丰富的山间谷地,并到达吐鲁番、焉耆等地。1958年,考察南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并亲率科学考察小组对塔里木河中游作专门考察。1959年,考察塔里木盆地南缘及昆仑山脉北坡地区。通过实际工作,对新疆的地貌、自然地带分异规律、第三纪以来自然地理的演变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发表,并参与撰写、主编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考察组的主要成果《新疆地貌》专著。

通过长期实践,周廷儒认识到现代自然地理环境有它的继承性和演变过程,需要查明自然地理的发展历史,才能对现代规律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向。周廷儒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应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研究方向。1962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室。研究室成立伊始,即率领全室人员到内蒙古凉城岱海盆地及晋北大同、阳高等地开展第四纪古地理研究。

197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的编辑委员会,组织各方面专家从事此项专著的编著工作。周廷儒受聘为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承担《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分册的编著任务。他从1973年起,历时4年,写成40万字的专著。周廷儒毕生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同时在地理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培养人才方面,特别重视加强理论基础和野外工作能力的训练。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期讲授基础课程和开设研究生课程,所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生,遍布全国,已有许多成为我国地理教育、地理科学界的骨干。

20世纪50年代初,他多次率领学生到胶东、辽东等地作地貌、区域地理实习。1976年以后,周廷儒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古地理研究室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华北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并招收研究生。周廷儒以自己60年代开设古地理学课程时所编的教材为基础,吸收国内外最新成果,编著出《古地理学》一书,作为基础理论著作。与此同时,周廷儒致力探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为此多次去野外作实地考察。1981年,古地理研究室建立博士点,在周廷儒指导下,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

周廷儒历任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报副主编、国家教育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地理组委员。

周廷儒一生严谨治学、勤奋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专著60余种。

     周廷儒院士主要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