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顺和院士:在金色的麦浪中畅游一生
来源: 时间:2010-04-27自古民以食为天,小麦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历代先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苦心力行,《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凝聚了他们的心血。程顺和先生秉承古人情怀,一生为了提高小麦产量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倾注了毕生精力。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用在程顺和先生身上,十分贴切。程顺和先生的童年是在“动荡”、“清贫”中度过的。1939年程先生出生于江苏溧阳五荡湾村一个清贫的家庭。那正是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两岁时,他就被舅舅放在稻箩里挑着到处逃难,五岁时,父亲又因病去世。幸运的是,程先生有一个聪慧、坚强、善良的母亲,她靠给人家洗衣、缝衣或铺个小摊子抚养他和两岁的弟弟,一家人经常一日三餐不周全,用盐巴当菜下饭。虽然日子过得含辛茹苦,但是母亲经常给他们讲述孟母三迁、凿壁偷光、周处斩蛟等故事和一些伟人的事迹,并常常教育他“人应该从小立大志,刻苦努力,长大才能做大事”。
解放后,程先生的母亲当上了农村小学教师,多次被选为人民代表,并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母亲常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讲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意义,这些都让程先生萌发了 “从小刻苦磨炼,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念。
为了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程先生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生活和学习能力:小学五年级,他就过上寄宿生活,学会洗衣、缝补、烧茶、煮饭等独立生活技能;上了初中,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思想观念很快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他积极锻炼身体,参与各项体育文娱活动。夏天游泳、冬春爬山、热爱打篮球、排球,喜欢箫、笛、二胡等乐器。跑步和做操一直陪伴着他,迄今大学同学都说:记得在南农读书时,程顺和总带着班上的同学做早操,每天象机器人似的在操场上跑步。
然而,人生的磨砺还远远没有结束:高中一年级时一次不明原因的头痛病使程顺和的记忆力损失严重,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他想方设法培养个人良好习惯:首先是坚持写好日记,记下每天的重要事件和心得体会;其次是努力培养学习、生活及思维上的条理性。面对重要任务,事先必精心规划,事后定回顾总结;此外,他更加注意精神修养和体育锻炼,通过阅读名人 (如郭沫若、周恩来、毛泽东、沈君儒等) 传记、著作,学习他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观念、思路、方法,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高中时购买并珍藏至今的《沈君儒先生的健身方法》一书中“身心俱健”的观念更是让他受益终身。
见过程顺和先生的人无不感佩于他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记忆力。程先生说,尽管现在工作繁忙,他还是利用每天早晨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做一会经自己不断改良过的广播体操,2008年冬他还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男子3000米长跑比赛。他总是能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常年随身穿着一件拥有12个口袋的宝贝背心,每个口袋里都分门别类地放着一些重要物品----临时记录笔、纸、橡皮,常用证件、人名录,备用手机电池……,急用时总是能便捷应对。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习惯,给程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转益多师 博采众长
程顺和先生四十余年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小麦遗传改良工作,创新提出 “不断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 鉴定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点”、“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环境与不同生态区多点鉴定相结合的广适性育种方法”、“ 品种育成初期存在种性再加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构建以广适丰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结合遗传标记的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田间选种“前期看长势,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一系列获得全国同行专家好评、用之有效的育种观点和方法。
这些成就既是程顺和先生四十余年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实践和积累的结果,也和他的前辈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回顾自己的科研历程,程顺和先生感慨道:“一切科学上的成就,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攀登另一高峰的。”
田间选种“三看”理论就是程顺和先生在两位老师的启发下发展成熟的。程顺和的老师、前辈著名小麦育种家陈道元先生凭着事业心和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一生育成许多有名的大、小、元麦品种,并提出“后期看熟相越看越好看”的著名论述。程顺和总结他的经验,并在他启发下提出了“田间选种时以看熟相为主的‘三看’的表型选择方法”。 吴兆苏教授在看了程顺和文章中关于“三看”的表型选择方法后说:提法很好,但“室内看籽粒”不妥, 田间也可以看嘛!改为“考种看籽粒”为好。
程顺和先生的另一位老师刘大钧教授是一位非常直爽、思维深邃的学者。他思考与剖析现实问题非常有深度,无论在实验室操作或田间观察选种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1978年程顺和去南京参加省协作攻关会议,会前他就与陈道元先生商定不拿品系参加区试。但在会上刘大钧教授鼓励他说:“你们的9-10-8-3与早白1-6-6在扬州区试表现很好,参加预备试验应该还是可以的嘛!”会上大家又议论到“难出材料”时,刘先生说:“观点很重要,往往观点改变之后,材料就站在你面前了”。程顺和先生说:“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后来的科研中我逐渐形成了“鉴定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印证了刘先生若干年前的论述。”
“品种育成初期存在种性再加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这一观点,是程顺和在与陈道元先生合作,培育扬麦5号时提出的。扬麦5号在省、市两级区试中出现了较重的黄叶,陈道元先生耽心地说:“看来这个品种存在一些明显缺陷,第一炮就没有打响”。程顺和听了后就一直在思考进入产比阶段新品系存在缺陷的性质及其解决方法。他一面通过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株行圃、鉴定圃、品比、好的优系甚至参加多点试验)择优混系扩繁的方法,针对其缺陷(黄叶、顶小穗结实性较差等)进行遗传性状再加工;另一面对原始群体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小麦育成初期的原始群体内、个体间在主要经济性状上均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这为种性再加工提供了可能性。实践结果也证明选出优系的混合扩繁群体基本上克服了原来的缺陷,有的还使优点得到加强,这一方法是扬麦5号获得大面积成功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扬麦158的选育过程中,程顺和看到陈道元先生倾毕生精力于田间观察、室内考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兴趣和毅力的差异,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现在很少有人达到陈道元先生这一境界。于是他开始思考,在当今时间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既注意育种经验的积累,又减少对经验的依赖,提高鉴定选择的准确性。通过思考,他提出了“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环境与不同生态区多点鉴定相结合提高适应性育种效率”的观点,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是程顺和先生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程先生说,老师们对他的教诲润物无声,不胜枚举,渗透在方方面面。1958年,程顺和选择了遗传选种专业,从南农“农学83班”转入“遗选82班”, 就是受当时小麦科学界的泰斗南京农学院院长金善宝先生的影响;他从马育华教授那领会了田间误差与试验设计,采集高质量原始数据与科学分析的重要性,马育华教授还教他看书的关键是理解、遇到难点可以暂时绕过去看后面,往往帮助对前面难点的理解的读书经验;他在跟随吴兆书、刘大钧、俞世蓉、朱立宏、潘家驹等教授做专题研究、实验、实习时,从在纸口袋上写铅笔字,使用显微镜等仪器,杂交时剪刀镊子的抓法等普通事情上培养出了科学研究严谨、规范精神。点点滴滴,都为程顺和先生后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勤耕不辍 育种育人
1972年,程顺和先生被调到扬州地区农科所,专门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育种是一项极其艰苦、繁重而周期又很长的工作。每年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9个多月中,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 都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在田里粒播、观察、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考察。为了寻找小麦育种上的突破点, 程顺和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温室和实验室里, 每个生长周期都要在浩如烟海的小麦材料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到了小麦生长后期, 他更是从早到晚在工作在田间地头。甚至在购置新的住所时也将“最靠近试验田”这一因素放在首位考虑,为的就是能方便常去田里转转。
程顺和先生经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参与和主持育成对我国粮食增产发挥重要作用且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的扬麦系列小麦品种18个。其中扬麦3、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扬麦5号、扬麦158分别于1991、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扬麦5号的育成,使小麦单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难题。扬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6亿亩,增产粮食200亿公斤。并成为建国以来长江下游小麦生产第4、第5、第6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同时程先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重大攻关等40多个项目,发表了《小麦育种策略探讨》、 《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主要成就与展望》等论文30多篇,参与主编专著1本。他先后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王丹萍科学奖,大北农科技奖,刘永龄科技奖,被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农业科技功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一次。2009年还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
2005年,程顺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程先生而言,荣誉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鞭策。作为一名院士,他深知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他的目光必须更具前瞻性,视野必须更具全局性。
看到了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程顺和先生始终思考如何把它们应用于传统育种,使后者提高效率取得突破。他提出构建“以广适高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结合遗传标记的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的思路,以广适、高产、优质(中筋、弱筋、淀粉品质等)、多抗(抗赤霉、白粉、纹枯、黄花叶等病害、高温逼熟、冻害等逆境)为目标,结合分子生化标记、双单倍体培养、转基因等新技术改良小麦品种。目前已把抗白粉病Pm基因、抗小麦黄花叶病复制酶基因(Nib8)、腊质淀粉基因(wx)等成功转育进入扬麦系列品种背景,取得了可喜进展。
除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程顺和先生还在考虑要为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筹建全国小麦育种夏繁基地,建设江苏小麦种质基因库,创办小麦遗传育种简报等,旨在为全国的同行们提供一个交流和传播的平台,解决小麦育种和大面积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小麦育种学科的长期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程顺和先生始终认为在有生之年要为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多作些工作,离不开培育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和集现代一切先进技术的高效育种体系两件大事。程先生对学生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贯严格要求,他总说:我们科研人员首先要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我们的工作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是为我国粮食安全服务,现在研究经费和实验条件都比过去提高了一大截,我们应该做出更好的成绩。
程顺和先生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粮食安全”的涵义也在与时俱进。我们的小麦育种工作,过去的着眼点是“高产、抗病”,现在更强调加上“高效、环保、营养”,我们科研团队的管理水平、学术水平、技术水平都必须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实验信息,更方便地协调和管理科研团队,程先生把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安排在了同一层楼上。为了拓展科研人员的知识面,更新科研团队的知识储备,程先生根据科研人员的专业基础,分门别类地帮助他们出去学习深造,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内部学术交流,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新问题并深入研究。还从扬州大学聘请了几位教授担任兼职研究员,每年给科研人员做些学术报告,讲解最新的国际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参与研究团队的学术活动,促进课题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程先生正在将做学问的科学思维、严谨作风、优良习惯及操作规范等无私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们,正像当年他的老师们一样。
国为家先 民本情怀
程顺和先生的拳拳爱国爱民之心不仅体现在他的科研工作中,还体现在他的社会工作中。
1996年,程顺和同志开始担任九三学社扬州市副主委、扬州市政协常委,参政议政成为他科研之外的另一项工作。无论科研如何繁重,他都积极参与九三学社和政协的各项活动,对农业方面的调研活动更是从不推却。从1996 年开始,九三学社与市科委共同开展了“扬麦158”在贫困地区的原种繁育与推广工程, 用了3 年时间完成该项工程。在这期间, 程顺和备足种源、身体力行,深入农村进行推广工作, 宣传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深受农民欢迎。2003 年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后,为了不辱使命,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提案, 他给自己制定了四条准则: 实事求是、围绕中心、以民为本、有操作性。于是,原本一心扑在科研上的农业专家总是有意识地向同事、亲戚,以及所有接触的乡村干部和农技人员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形成提案。提出了诸如《协调传统育种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关系, 促进农作物育种中心、分中心健康稳定发展》、《切实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关于减免三分之一农业税的建议》等一系列提案,均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有的已被采纳实施。
程顺和先生把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事业,奉献给了“大家”,因此一谈到自己的“小家”,总是深怀愧疚。程先生的爱人陈凤琳女士是他在工作中结识的:1962年9月大学毕业,程先生被分配到泰兴县种子站,具体工作则在县稻麦良种繁育场从事稻麦良种繁育和小麦育种工作。县里把刚撤销的农科所的小麦育种材料和一位老工人交给了他,并把一起分配到泰兴县的南农土化专业的一位女同学陈凤琳调来协助工作,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程先生笑着说,这一协助就协助了几十年,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陈凤琳女士是一位美丽斯文,内心坚强的女性。她和程顺和先生一动一静,一个性格直爽,一个慢条斯理,正好互补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提起程顺和先生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她的言语中流露出由衷的钦佩。虽然陈凤琳有时候也会埋怨程先生“把家当成旅社和饭店,在她生病时关心不够,往往把她往姐姐那儿一交了事。” 但是她依然用柔弱多病的身体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与教育抚养两个孩子的责任,支持程先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面对妻子的“埋怨”,程顺和先生笑着说,自己在家就像一个“弟弟”一样,享受着妻子的关心和照顾,真希望今后能好好弥补,多抽出点时间陪妻子到公园里走走,去商场看看。
只是这样的“承诺”恐怕很难兑现,看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程顺和先生在感到振奋和激动的同时,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他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更加发愤图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为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专家档案:程顺和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重大攻关等40多个项目,发表了《小麦育种策略探讨》、《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主要成就与展望》等论文30多篇,参与主编专著1本。先后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王丹萍科学奖,大北农科技奖,刘永龄科技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农业科技功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一次。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