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学家和海岸工程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8-19

 

严恺(1912年8月10—2006年5月7日),出生于北京。水利学家和海岸工程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严恺,福建闽侯人。其父严文炳在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任数学教授。严恺幼年时父母双去,由二哥扶养,在北京上小学未完,转到浙江宁波继续读小学。在宁波读完小学后,先后就读于宁波的四明中学、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中学)。他在二哥的鼓励和支持下,初中没有毕业就考高中,高中没毕业,又考大学。就这样,在他17岁那年,即1929年考上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在大学期间,开始时有些吃力,经过努力,很快就赶上了。四年成绩不断上升,到毕业那年,已跃居年级的榜首。

毕业后,严恺先去沪宁、沪杭甬铁路局当实习员,不久就转到湖北省会工程处任工程员。在那里,他参加了城市建设工作,其中包括下水道规划设计、道路和码头建设以及城市访汛工作。他为当地设计了一座结构型式新颖的钢筋混凝土钢架桥,这种结构是国内首次采用。

1935年夏,适逢中央研究院要选拔一名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到荷兰公费留学(当时荷兰在水利和海港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的考试成绩优异,深得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的赏识,中选。不久赴荷兰,在代尔夫特科技大学攻读水利工程和海岸工程。严恺学习勤奋刻苦,深得学校赞赏。根据他在唐山工学院的优秀学习成绩和在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分级测验的结果,被学校免去两年的预备阶段和两年候选阶段的学习,直接进入工程师阶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还到代尔夫特水力试验所工作过,多次去工程现场实习,获得了丰富的实际知识与工程经验。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1938年7月,通过了工程师考试,获荷兰土木工程师学位。

严恺在大学时已通晓英语,到荷兰三个月就能听和记教师用荷兰语讲述的课程。1936年,他利用暑假在柏林大学学习德语,两个月就同时读完了初级和中级班,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最后考试。中级班考了第一名,初级班名列第二。1938年10月,离欧回国前,他在法国逗留了一个月,学习法语,掌握了阅读科技资料和简单会话的能力。这些都给他后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1938年11月,他从欧洲回到了水深火热的祖国,在云南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任工程师,从事当地农田水利建设。在云南一年多时间里,他跑遍了云南省,几乎对所有可供开发的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勘查。云南省弥勒县的竹园坝引水灌溉工程是他从事的第一项灌溉工程建设,为当地农业带来很大利益。

1940年初,严恺离开了云南省,到重庆,受聘为因抗战内迁的中央大学水利系教授,接着又被行政院水利委员会聘为水利讲座。他在那里度过了几年教书生涯。由于他对蒋介石兼任校长不满,一怒之下,放弃了月薪600元法币的中央大学讲座位置,于1943年10月离开重庆,到西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技正兼设计主任,参加治理黄河工作。他在一年半时间内负责完成了“宝鸡峡水电站”、“渭河治理”、“黄河下游治理”等重要规划设计项目。1945年3月,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宁夏工程总队总队长,率领近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对宁夏地区黄河流域进行综合的地形测量和水文测验,提出整个灌区的改建和发展规划,编制了《宁夏河东河西两区灌溉工程计划纲要》。1946年10月,他又回到黄河水利委员会担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根治黄河的综合计划,想为黄河治本问题作些探索和研究工作,同时还兼任河南大学水利系主任、教授。1948年2月,他转到上海,被聘为交通大学水利系教授,同时由上海市公用局聘为海港讲座。此外,还担任过上海港规划和钱塘江口治理的顾问工作,在钱塘江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斜坡式海塘,突破传统的直墙式钱塘江海塘,抗涌潮效果良好,至今屹立于杭州湾北岸。1952年,他到南京,负责筹建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工作。他一抓师资队伍建设;二抓新校址建设;三抓校风建设。他历任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他还长期担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后改研究院)所长、名誉院长,扩大、创建了河道港口、土工、材料结构等新研究室(后改研究所),该所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部门、地方大量重要研究任务,包括很多攻关项目和关键课题,为国家的工程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955年他曾兼任过一年江苏水利厅厅长。

严恺是一位热忱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60年,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水利科技人才。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海岸工程学科博士点,严恺也是这门学科全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常常把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同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培养人才和学科发展相互促进。

几十年来,严恺一直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包括海岸防护、河口整治与海港建设。他从事河流和海岸泥沙问题的研究,在细颗粒泥沙运动机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研究事业,为建立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学打下了基础。他在研究天津塘沽新港回淤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天津新港回淤问题”一文中,阐明了泥沙来源和泥沙输移、沉降规律,找到了减少回淤的主要措施,为新港的扩建打下基础,在工程上和经济上都很有价值。这篇论文总结了典型的淤泥质潮滩上港口泥沙淤积问题。天津塘沽新港是世界上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港,建在坡度小于千分之一的平坦潮滩上,泥沙颗粒很细,中值粒径为5微米,潮汐和波浪都较强,港口每年淤积500万立方米以上。港口回淤的泥沙需依靠疏浚来清除,才能维护其功能。泥沙主要来之外海浅滩,是由黄河口输送来的泥沙多年塑造而成。但是,港口南侧海河口每年有600万立方米泥沙入海并堆积在浅滩上,成为泥沙的重要来源。北方蓟运河、滦河的泥沙影响不大。浅滩泥沙由波浪掀起后被涨潮流带入港内,大部分泥沙集中回淤在港池与航道内。严恺认为,回淤泥沙与港口纳潮量密切相关,减淤的主要措施是尽量减少港口内多余的水域面积,堵住北防波堤缺口,修复南、北防波堤合理断面,以及提高疏浚效率等,还应考虑延伸防波堤。此项研究成果为新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证明淤泥质岸滩仍可兴建深水港,这对国内外建港都有指导意义。到2000年,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已超过9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二大港。

他还主持过长江口的治理工作,并取得了进展。他两次率领工作组到广东省,为珠江三角洲的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报告。他参加解决葛洲坝水利枢纽工作的复杂科技问题以及三峡工程的研究论证工作。1973年,他率领中国赴美水利考察组,实地查看了田纳西河及其他诸河流域治理工程,并参观了几个大学与研究单位。这次考察了解到美国近百年来水坝建设以及船闸的设计和其他一些水利方面的经验,对解决葛洲坝工程中发生的问题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直到此项水利枢纽建成,他始终担任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

严恺长期参加三峡工程研究的咨询、顾问工作。由于三峡工程事关重大,1986年,国务院要求原水利电力部广泛组织各方面的专家从事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的重新论证工作。严恺担任泥沙专家组顾问和生态环境专家组副组长。作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受论证领导小组委托,在1988年8月,他主持了长江三峡工程“对中游平原湖区影响”、“对河口影响”座谈会和长江三峡以上地区“历年来沙变化趋势”讨论会,对许多问题取得一致认识,使有些问题又深化一步,同时也明确了今后需研究的问题。这些都为这项宏伟工程的最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0—1988年,他一直担任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兼科技组组长,提出了长江口南支北槽125米出海深水航道的整治方案。这项工程已于1998年正式开工。80年代他还担任全国海岸带及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兼技术指导组组长,这是一次包括气象、水文、海水化学、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林业、生物、环境、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专业)的综合性普查,经过7年多才完成。他负责制订“调查简明规程”,具体指导十多个专业组和各省、市、区的调查工作,走遍了沿海所有市县,主持审查了10省、市、区综合调查报告和主编全国综合调查报告,并于1990年12月通过评审。这项成果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上述工作外,他还参加了淮河治理、金沙江现场勘察与开发规划;指导珠江三角洲规划、西江航运规划、闽江流域规划;并对长江南京河段浦口岸坡坍塌防护工程、福建遭台风严重破坏的海堤修复工程等,提出重要的咨询意见。他在水利和海洋科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多次参加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和水利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

由于严恺在中国水利界和海岸工程界的威望,他被选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今为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今为名誉理事长),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第三、四届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1995年他被国际水利研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1996年获首届工程科技奖。1997年又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他还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在几十年工作中,严恺始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特别是在学校工作中诲人不倦。他为河海大学提出了16字的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严恺院士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