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伦: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放射化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7-22肖伦(1911年12月15日—2000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郫县。放射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
肖伦于1911年12月15日出生于“天府之国”的四川省郫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前清秀才,母亲知书识礼,肖伦成长于有良好教养的家庭之中。肖伦自幼聪颖勤奋,爱好读书,幼年读私塾时已能作诗答对。1923年,肖伦从私塾考入成都大成中学。1926年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大学理科预科,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中途因病休学,至1939年才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取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生。一年后放弃研究生的攻读,回四川集资办酒精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这件事震惊世界,也震动了肖伦的心灵,他立志要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中国也要生产原子弹。于是,在1946年他决定出国留学,学习有关原子能科学技术,并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自费留美。1947年赴美国,进入伊利诺大学攻读放射化学。1948年获得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肖伦以发现几个新的放射性同位素为论文内容,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肖伦在研究工作中,曾以22兆电子伏的γ射线轰击富集的稳定性核素,通过(γ,n)或(γ,p)反应,根据反应产物核的半衰期、辐射能量、自旋、比较寿命对数值(log ft)、衰变纲图等,发现了185mW,183Ta,185Ta等几个新的放射性同位素。183Ta是由184W(γ,p)183Ta生成,185Ta则由186W(γ,p)185Ta得来。肖伦发现用γ射线轰击靶子186WO3时,除得到46分钟半衰期的185Ta外,还有更强的、半衰期约为2分钟的β放射性。他又用γ射线轰击与186WO3相同重量的184WO3,也得到这种短半衰期的β放射性,不过要比从富集186WO3得到的弱得多。他认为这不像英国FDS布特门特(Butement)所设想的来自通过16O(γ,n)反应生成的15O,而像是从富集184W钨靶中的低丰度186W通过(γ,n)而来的一种放射性。15O发射β+,从(γ,n)得到的贫中子放射性应发射β-。肖伦通过竖立计数器的垂直面即水平面上加一磁场,从β的偏转取向证实了那不足2分钟的短半衰期放射性为发射转换电子的185mW。为了证明无误,肖伦用富集的184WO3在反应堆中用热中子辐照1—2分钟,184W通过(n,γ)反应主要生成了185mW,而生成的75天半衰期的185W则微乎其微,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看法。185mW的半衰期当时测定为185±015分钟,现定为17分钟。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肖伦转到伊利诺大学物理系做核科学研究。他当时在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上以γ射线轰击水银得到放射性的金-201,可谓中国第一个成功的“炼金师”。不久之后,肖伦到美国矿务局从事应用放射性示踪剂于石油的二次开采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在石油的二次采油方法中,有一种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去排代岩层上附着的石油。肖伦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表面活性剂来研究其吸附及排代性质。非离子型洗涤剂是当时认为最适宜的表面活性剂。他分别用放射性示踪法、分光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来研究非离子型洗涤剂的吸附。结果表明彼此不完全相同,但大体相近。这说明放射性示踪法是可以用来研究非离子型洗涤剂的有关吸附的。在应用表面张力的研究中,肖伦发现了非离子型洗涤剂的分子胶团在水溶液中带有正电荷这一重要反常现象。这一结果常为专著及文献所引用。
1955年,肖伦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401所、核工业总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继续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同位素的研究工作。
肖伦对放射性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学的研究。他发现,母体半衰期从小于子体半衰期增长到等于和大于、乃至趋于无穷大时,总曲线经过一个直线阶段的变化从凸向X轴变为凹向X轴、以至平行于X轴。当母体半衰期为子体半衰期的1/2时,总曲线为一直线,而不是小于子体半衰期时的凸向X轴。当母体半衰期大于1/2子体半衰期,但仍小于子体半衰期时,总曲线均凹向X轴而不凸向X轴。只有母体半衰期小于1/2子体半衰期时,总曲线才凸向X轴。他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错误和文献中的不确切、不全面之处。
肖伦与合作者对放射分析化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肖伦等于20世纪80年代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出一些中药含有的必需微量元素。发现凉药如犀牛角、羚羊角及代用的水牛角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以锌的含量为最高;补药如黄芪、当归、人参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以铁的含量为最高。随后又以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法(PIXE)测定了30种中药(其中24种属补药)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并以非线性映照法(Non-linear Mapping Algorithm)进行处理,发现有20种补药在同一区域内,其中19种集聚在一起,另一种距离稍远;6种非补药则分散在另一区域内。补药与非补药虽然基本可以区分开,但有4种补药进入非补药的分散区。肖伦等又用多变数统计方法处理上述PIXE数据,按照多元平均试验法分析,在95%可信度内,此两类中药是不同的;以Q式簇团法分类时,除有4种中药不可分外,与非线性映照法的分类几乎相同。
肖伦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还对南极冰的微量元素含量作过分析研究。南极洲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大陆,通过研究覆盖在它上面的不同深度的冰层,可以得到数千年、数万年的某些信息。肖伦等人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分析了南极洛多姆冰帽430米深度的冰样中的14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5000年来其他大陆的环境污染对南极无多大影响。铁、铝等7种元素主要来源于地壳,而钠、镁则来源于海洋;另外5种具有挥发性的元素(或其化合物),其高富集系数可能是受高温过程(如火山、燃烧)影响的结果。这14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与它们在南极大气中的富集系数相似,从而说明南极冰中的元素来自大气层。南极冰层中有关这些元素含量的情况反映了同一时期大气中相应元素的含量。这项工作是研究南极洲大气中元素的变化,以及其他大陆近代环境污染对南极洲有无影响的有意义的探索。
肖伦积极倡导和推动同位素在理工医农的非核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对这些部门开展同位素的应用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指导的项目“氚工艺研究、设计和生产”和“钋-210及其各种放射源的制备”,对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78年同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55年肖伦回到祖国后,主要的精力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工作。同时,先后还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原子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兼科普委员会主任、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同位素专业组组长、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会副理事长兼《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第一副主编等职,并兼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同位素学会理事长兼《同位素》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核技术》杂志顾问。
肖伦作为一位有重要贡献的放射化学家和我国放射性同位素事业的开创者,他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直寄予厚望。他的诗作:“君子兰前坐,搔头自漫吟。有子事未足,无官身不轻。事业惊天动地,勋名贯古今。老夫未作到,且待后中青。”确切地表达了他对中青年发展我国放射化学学科及各项科学事业寄予的厚望。
2000年11月15日,肖伦院士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