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衍豪: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家

来源:    时间:2010-09-02

卢衍豪(1913年4月16日—2000年2月20日),出生于福建永定。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卢衍豪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中学教员。1927年,卢衍豪入永定县立初中,不久又转入龙岩省立第九中学和福州三明中学。1930年以优秀成绩考取福州理工中学选读理科,对生物化学尤感兴趣。1933年,他同时考取北京大学理学院、浙江大学化工系和上海暨南大学化学系,最后他选择了北京大学。由于仰慕地质系葛利普、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教授的盛名,专攻地质学。1937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1938—1941年,任地质地理气象系主任孙云铸教授的助教,曾多次进行东川铜矿、滇东地质矿产调查及古生物标本采集,先后写成数篇论文。1941—1945年间,他赴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士,期间先后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当时国内科学界的最高奖励——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1945年7月,卢衍豪通过考试公费赴美深造,主要在华盛顿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地层古生物室研究三叶虫,并在壳牌石油公司实验室学习微体古生物学,同时参观访问许多大学和地质机构,并多次参加野外考察,拓宽了学术领域。

卢衍豪1946年回国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1948年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卢衍豪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世界知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卢衍豪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系统调查的昆明附近的早寒武世地层,已成为我国的标准层型。1950年,他重新划分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地层,彻底纠正了日本学者长期造成的错误,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对山东等地寒武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10个阶和32个化石带,得到国际公认,已作为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的标准分层和对比的依据。50年代后期,他致力于奥陶纪三叶虫化石的系统研究,完成92万字巨著《华中—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得到国际古生物界的赞赏。他提出莱氏三叶虫等的个体和系统演化见解,为解释全球早古生代动物群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国内应用于寻找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卢衍豪80年代完成专著《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及《浙西寒武—奥陶系界线》,为寒武纪地层的国际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卢衍豪在建立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系统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卢衍豪对云南昆明附近早寒武世地层作了确切的划分,这个划分方案一直被沿用。我国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地层系统是日本学者在30—40年代建立的,已在国际上广为流传,但错误甚多。1950年他与王珏等在东北南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时,详细研究了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重新划分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彻底纠正了日本人的错误。1952年,他与董南庭测制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进一步详细划分华北寒武系,建立了我国中、晚寒武世地层分层标准。在“中国南部奥陶纪地层的分类和对比”和“中国的寒武系”中,卢衍豪首次对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进行研究,他根据解放后所获得的大量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对我国寒武系、奥陶系各区域特征、划分对比、上界和下界、沉积物和生物群分布与古地理环境,以及矿产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奠定了我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建阶、分带基础。后来,他又发表多篇论文,进一步充实、完善寒武纪地层建阶、分带系统,确立我国寒武系为10阶32个化石带,并作为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的标准分层和对比依据,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1954年以后,他与穆恩之等多次研究浙江西部的下古生界,对寒武系作了精确划分和化石分带,建立了我国东南类型寒武纪地层系统,为解决我国各区域之间及洲际寒武系对比做出重要贡献。

卢衍豪在推动中国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于1974年成立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其目的是选择国际标准的界线层型。我国界线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期,卢衍豪根据国际科研动向,组织寒武—奥陶系界线的专题研究,1979—1987年发表一系列有关寒武—奥陶系界线的论文和专著,通过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寒武—奥陶系的界线的划分与国际对比。这些成果为1985年我国吉林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被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选为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两个候选层型之一创造了条件。

卢衍豪在三叶虫研究方面颇有造诣。中国三叶虫动物群丰富多彩,分布很广。卢衍豪自1939年开始,描述了大量的三叶虫属、种,积累了极丰富的基础资料。1939年发表的“Ptychoparia szechuanensis之个体发育”一文是我国三叶虫个体发育研究的先导,以后又发表有关个体发育、系统演化及分类的重要论文多篇,使我国三叶虫个体发育及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表的重要著作中,《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一书不仅对我国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作了系统分类描述,还深入讨论了沉积相与生物相变化的关系,提出中国南部奥陶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该书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论证缜密,见解独特,文笔清新”,“给全世界古生物学家和科学家增加了大量的知识”。

卢衍豪提出的“生物—环境控制论”,总结了全球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与生物群的分布规律,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赞赏。卢衍豪在1954年发表的“贵州三都上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就注意到对三叶虫动物群分布受环境的控制,在1962年出版的“中国的寒武系”中又指出生物群分布的规律与生活环境和古生态关系最为密切。70年代初期,根据中国丰富的资料及世界各地发现的新材料,在综合分析近100年来围绕世界寒武纪和奥陶纪动物群分区问题的种种观点的基础上,卢衍豪指出“地障说”、“生物—大地构造说”、“水温控制说”、“板块构造控制说”和“纬度控制说”等观点只考虑单一的因素,过分强调外因而忽视内因,因而既不适用于我国寒武—奥陶纪生物群分布的情况,对解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物群分布也有许多自相矛盾的现象。他按照“生物体与生活条件相统一”这一原理,提出控制生物群分布的因素是“生物发源地”、“平行发展”和“自然环境”,名为“生物—环境控制论”。在1974—1979年发表的论文中,对“生物—环境控制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明,为解释世界寒武—奥陶纪动物群的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并运用“生物—环境控制论”的观点阐明了中国寒武纪磷矿、石煤、汞及伴生稀有元素等沉积矿产的生成条件、分布规律,对这些矿产的远景预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卢衍豪开创了我国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是我国轮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卢衍豪于1944年发表的“新疆库车附近库车层的轮藻类”是我国研究此类微体古生物的第一篇论文,1945年及1948年又发表有关轮藻化石的论文3篇。1945年赴美深造期间,他除研究三叶虫外,还学习了介形虫、有孔虫及牙形石等微体古生物,对我国微体古生物学的蓬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已在我国石油地质勘探开发以及其他矿产地质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激励他满腔热情地忘

我工作。1951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在南京成立,任命卢衍豪为副所长。在担任副所长的34年中,他积极参与领导古生物所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发展规划工作,组织重要研究课题,为古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古生物研究所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研究中心之一。同时,他仍然致力于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为适应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卢衍豪先后在东北、山东、浙江、鄂尔多斯等地进行地质调查、测制地层剖面、采集古生物标本,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他与王珏等合作的“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首次颁发的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59年,组织并参加对当时地质生产和地层古生物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各纪地层总结》和《中国各门类化石》丛书的编写,主编了其中的《中国的寒武系》和《中国的三叶虫》,这两套书深受地质生产、教学、科研单位的欢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各门类化石》又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文化大革命”之后,年逾花甲的卢衍豪更加精神焕发,赋诗“莫叹时失历十春,分秒必争扭乾坤。四化征途人不老,八十年代显雄心”,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多次赴野外考察,足迹遍及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各个省区。1982年,他主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的各纪界线地层协作攻关项目,精心筹办1983年在南京举办的寒武—奥陶系、奥陶—志留系界线国际学术讨论会和现场野外考察,倡导出版《中国各系界线地层及古生物》丛书,已出版的《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和《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获中国科学院1986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75年以来,他发表论文和专著70余种,其中用了10个春秋于1964年完成、1975年发表的《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78年以后,卢衍豪应邀到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及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野外考察,访问著名的地质古生物研究机构,作学术报告或讲学,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的国际影响。他分别被选为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奥陶系分会及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的委员。

1959年他被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62年被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第五、六、七界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卢衍豪历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卢衍豪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半个多世纪,硕果累累,成就卓著。1938年到1991年50余年间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完成科学著作150余种,约600万字。到1990年止,培养专业人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30名,并长期被聘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卢衍豪博闻精研,襟怀坦荡。他对中青年同事和学生言传身教,精诚合作。他认为,做学问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他常说,我国地质条件“得地独厚”,要立足于本国的自然条件,不断创新,才能踏踏实实地走向世界前列。

 卢衍豪院士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