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蒨:“肝胆真情”筑就“数字医学”梦想

来源:人民政协报    时间:2015-05-12

今年山东省两会期间,董蒨委员与小患者帅帅在委员驻地为其检查身体后合影。

董蒨站在手术室里的一个显示屏前,轻轻挥动双手,屏幕上一个三维肝脏模型随着他的手势时而旋转,时而放大。他仔细地查看肿瘤病灶以及每一条血管……

一旁,医护人员寂然待命。手术台上,一个1岁7个月的幼儿在麻醉的作用下酣然入睡。3个小时后,在这个“神奇设备”的“导航”下,董蒨完成了这例非常复杂的肝中叶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睡梦中的小生命还不知道,自己已成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启用这个设备以来的首位受益人。

轻轻挥动双手,就可以操控屏幕上的图像。怎么看,这都像科幻大片里的一个镜头。“神奇吧?”4月23日,董蒨一边播放电脑里的视频,一边有些得意地问记者。

至此,董蒨已经站在我国“数字医学”在小儿肝胆临床应用领域的前沿。他那双赋予许许多多个孩子新生命的手,这次开启了该领域的新高度。

“数字肝脏”的诞生

2013年1月6日。

时隔两年多,董蒨对这个日子依然记得非常清楚。那是新年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位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办公楼里略显简陋的办公室内,他接待了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见面快结束时,两个人的交流“拐了一个弯”,董蒨向周厚健提出了求援:运用计算机技术,把人的肝脏信息数据化。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早在2003年,“中国数字人女1号”在南方医科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韩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本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国家。两年之后,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人”———“中国数字人男1号”诞生,轰动了世界解剖学界。至此,我国“数字医学”发展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数字人研究的对象是死人,我们临床医学关注的是活人”,董蒨设想的是把活人的肝脏变成“数字肝脏”,运用于临床医学。之所以提出这个设想,是因为他承担着一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课题设计要求不仅要实现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将肝脏病患的CT数据变成三维的数字肝脏以指导临床手术,最后还要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由于难度大,又缺少高水平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支撑,因此课题立项一年半之后,仍然进展缓慢。这成为董蒨的一个心事。周厚健的来访,激发起他一个想法:借助海信集团强大的科研力量,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听了董蒨的思路,周厚健略一沉吟,说回去帮他问问。一个半小时后,董蒨收到周厚健的电子邮件,为他推荐了海信集团的一位计算机专家——留美学者高川。又过半个小时,高川联系董蒨,说应该可以做这个课题,但需要他详细介绍一下情况。后来董蒨到海信与科研人员见面,至此拉开了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合作的序幕,也为我国小儿肝胆领域临床数字医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2013年10月,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共同成立了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半年后,那次会面的成果Higemi———海信双子3D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开始在董蒨的手术中应用。

Higemi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系统呢?

“这是一个肝脏的CT片”,董蒨指着电脑里的一个图片向记者讲解:一个肝脏的右上部包着一个大肿瘤,如果肿瘤靠近肝脏边沿,可以很轻松地切除,但是这种被包在其中的肿瘤最让医生头疼,因为必须把它从肝脏中“挖”出来。但是CT都是平面截图,医生做手术时只能在脑子里“还原”成三维的肝脏,因此这种手术有极大的风险。

Higemi简单地讲就是“三维画肝脏”,将近千张原始CT片中的数据输入系统,电脑会自动建立虚拟的立体肝脏。因此不用开膛破肚,医生就可以精确了解肝脏和肿瘤的各种情况,甚至连一根微小的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

董蒨调出第二幅图片,一个“数字肝脏”跃入眼帘:淡褐色的部分是肝脏,橘红色的是肿瘤,紫红色和蓝色的分别是门静脉和肝静脉。借助这一系统,医生可以三维观察病变与血管、脏器的关系,可以精确计算脏器、病变体积和门静脉、肝静脉各分支的供血区域,还可以实施虚拟手术切除,确定最佳手术切除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极大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的风险。目前,Higemi已成为董蒨手术中的一件神奇法宝,助他创造了更多医学奇迹。

很快,另一个神奇法宝也问世了。这就是董蒨为记者展示的那个“神奇设备”。“在确保我的手没被污染的情况下,我可以随时向它发出指令,让它显示出我想看的部位”,董蒨说,不同于以往需要护士帮助调整画面,这个新设备能够“读懂”他的手势。他将这一系统初步命名为“手势控制全智能手术室医用三维显示器”,这一“神器”为Higemi的显示添上了翅膀。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学科,其出现和快速发展,改变了近百年来疾病的基本诊断和常规治疗模式,极大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作为产学研合作典范的Higemi的成功研发和广泛临床应用,将为我国切实推动现代医学向个性化、精确化、微创化和远程化发展,为我国数字医学技术的大踏步前进作出贡献。”董蒨说。

一名外科医生的“悲愤”

“目前我国大医院的高端医疗设备70%-90%都是进口的,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这是让我很痛心的一件事!”据董蒨介绍,不用说大的医疗设备,就连一枚小小的特殊缝合功能的缝合针都需要进口。“我们有的国产针在做小婴儿手术拔针时会撕下一块小肉来,而我做的好多手术都是针对婴幼儿,每次看到这些都让我很悲愤!”他用“悲愤”两个字来形容这种状况带给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制造高科技的医疗产品呢?”他在很多场合问过这个问题,并积极探寻突破路径。

早在1999年,时任青岛市政协常委的董蒨向青岛市两会提交了一件《关于鼓励我市企业涉足医疗仪器设备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提案,建议全市有实力的企业能有一家涉足医疗仪器设备。青岛市政府召集相关企业座谈,最终答复是企业“目前没有涉足医疗领域的计划”。“2000年我的这件提案获得优秀提案,奖励500元钱。”他笑谈自己当年的“收获”。但事隔16年的今天,该提案提出的愿景终于变成了现实,一个新的产业正呼之欲出。

2013年11月4日,在第五届中国PACS大会上,董蒨第一次展示Higemi,获得全国业界重量级专家的关注和好评。在大会演讲结束后,他收到了一家国外大公司有关负责人的一条短信,“我参加5届大会,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透彻和真实的三维影像应用于临床手术计划的研究案例,展示了未来多学科影像协作诊疗的发展方向。”

这条短信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3年前董蒨承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后,苦于缺乏相关设备,课题进展缓慢,曾向该公司求助,希望购买他们的一套设备。当时就是这位负责人与他对接,答应卖一套设备给他,但后来却不了了之。看到Higemi之后,该负责人认为:“错失了一次合作机会,感到非常惋惜!”并表示愿免费赠送他一套设备。这个迟来的“善意”,被董蒨婉言拒绝了。

2014年3月,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数字医学”正是该公司重点攻坚的课题。2014年11月,海信召开成立45周年庆祝大会,大会上的一段视频专门介绍董蒨与海信结缘的故事。那一刻,坐在台下的董蒨感觉“非常荣耀”,既为自己,也为中国“数字医学”取得的成就。

立志建全球最大的“数字肝脏”数据库

2013年12月3日,被国内多家大医院判定“无救”的两岁济南男童帅帅,在青医附院接受了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孩子肝脏的2/3几乎被肿瘤“吞噬”,情况十分凶险。董蒨接下了这台难度在国际上都属罕见的手术。借助于Higemi,经过4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切除了大小为12×12×10厘米的肿瘤,出血量仅为30毫升。董蒨说,之前这种手术的确不敢做,“是数字医学救了他的命!”

出院那天,帅帅一家人和董蒨告别。董蒨抱起帅帅,孩子嘟着小嘴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并开心地做出胜利的手势。当天,董蒨发布了一条微信,“(被)即将出院的可爱懂事的孩子亲吻,是医生感觉最幸福的。”

2015年1月28日,董蒨参加山东省政协全会。当天,省长郭树清参加了医药卫生界委员分组讨论,董蒨汇报了Higemi和数字医学的发展成果,得到省长的重视。会议结束后,董蒨在驻地再次见到了帅帅。原来帅帅的父母得知他在济南参加两会,特意带孩子来复诊。他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身体,并查看了孩子最近的CT,一切安好!

据了解,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儿童的主要死因,而“数字医学”将为无数个像帅帅一样的孩子带来福音。“我现在已有不少‘数字肝脏’,不能让它们只储存在我的电脑里,要让整个医学界分享。”董蒨立志做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数字肝脏数据库”,以便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这次,百度成为他的合作伙伴。

2015年3月27日,董蒨代表青大附院与百度、海信医疗就“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项目正式签署三方合作协议,促成国际性重大成果———全球最大数字肝脏数据开放平台落地。数据库免费向全球开放。在协议中,董蒨还特意加上一条,“百度和海信不能在上面做任何广告。”

2015年4月15日下午,郭树清省长主持召开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业转型升级座谈会。作为受邀参加的8位发言者之一,董蒨再次在省长面前为“数字医学”鼓与呼。“你谈得很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高新医疗科技的窗口,这项工作不单纯对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我省的产业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郭树清对他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也许不久,“数字医学”就会进入党政决策。

回顾10余年来为推动我国小儿肝胆外科学和“数字医学”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董蒨倍感欣慰。25年前,他在日本留学,师从当时世界小儿外科与肝胆外科学权威古味信彦教授,恩师的一句话影响了他一生:“我们的大学不能说是世界最好的,但是在某些专业领域,每个教授都可以做到一流。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小儿肝胆外科领域做到全国一流。”

看着自己编著的《小儿肝胆外科学》和恩师作的序言,作为连任中国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的董蒨说:“我觉得自己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他也知道,在“数字医学”这条路上,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董蒨简介

董蒨,山东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副主委,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现任青岛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1992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胰胆合流异常致癌机制新假说,引起轰动。2014年12月6日,他牵头成立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本报记者陈小艳 代桂云 通讯员 夏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