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健敏:执着创事业 锐意创新绩
来源: 时间:2009-11-05在九三学社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姒健敏当选为九三学社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了“接好班、举正旗、依法履行参政党职能”就职宣言。宣言充满求是精神与创新意识,赢得与会代表一致公认:“看来新主委是一位做事非常认真的人……”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姒健敏就是一个踏实为人、认真干事者,从他的经历可以清楚看到他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因此每每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当农民也要认真学习
1957年重阳节的黄昏,一名男婴在杭州市西湖区人民医院出生了。父亲希望儿子一生健康而聪敏,取名姒健敏。姒姓是大禹的后裔,立健字辈的姒健敏系大禹第一百四十三代长孙。母亲自幼给他灌输 “学而优则仕”的儒学思想,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由于家居浙江大学的求是村,从小就受到“求是”精神熏陶,少年的他学习格外用功,立志要上大学。
事物的发展往往要考验人的意志。1975年12月,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政治任务,大量城市“知青”到山乡农村去“插队落户”。刚高中毕业非常想继续读书的姒健敏被安排到浙北临安于潜公社棠公山大队三小队插队落户,开始过着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农村生活。
这是一个交通闭塞,生活贫困,教育、卫生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年仅18岁的姒健敏在这里经受了生活的磨难。他同千百万知识青年一样,白天顶烈日、迎风雨参加繁重的农业劳动,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天黑回来还需做饭洗衣自理生活。他第一次上山砍柴就吃足了苦头,手中的柴刀总是不听使唤,往往一刀砍下去,柴枝没有被砍断,一不小心,就被反弹回来的刀尖割破了手,鲜血直流;把砍好的柴火背下山,背脊梁上又被磨得皮绽血渗。他刚开始干农活时,因为没有掌握好劳动要领, 肩挑粪担上山施肥,常常滑倒甚至摔伤脚膝;插秧时,水田中蚂蟥成堆,附在他的双腿吸血,为此还曾经出现皮肤溃烂,有一次,差点因毒败血症而丧命……至今,在姒健敏的身上还可见到当年的创伤疤痕。
虽然,农村的生活单调艰辛,但姒健敏没有虚度时光。白天,他认真学习,吃苦耐劳,很快就熟练了各种农活,耕田、插秧、割稻、砍柴、种菜、施肥、晒谷、育种、治虫样样都会。心灵技高的姒健敏,成为知识青年中农活高手,在生产队评工分,他一直得9.5分(正劳力最高10分),在农村这可谓是“高级职称”的农民了。农闲和晚上,好学的姒健敏借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自学苦读完了高三数理化全部课程,又补习了中学由于“文革”没有设置的内容。他还争取机会到当地中小学校去当代课老师。在下乡的两年里,非但没有消磨去他继续求学的理想,而且锻炼了他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与认真执着学习和工作的精神,磨练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性格,也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事后,姒健敏把这段农村生活总结为:“当时的我就是一名农民,而且是一无所有。我与农民打成一片,认真参加劳动,但我没有忘记学习,而且是认真学习。经历了这一段人生难忘的时光,有益于自己的成长,有的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这话一点没错,1977年,是我国在“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姒健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医科大学,也圆了他多年来的大学梦。
做学问不得不认真
姒健敏回到了杭州,跨进了浙江医科大学学习医学。这时的姒健敏时常会回想起与农民在一起生活的那一段岁月,贫困山区的农民吃的差、穿的差、住的差,医疗条件就更差了。现在自己是医科大学的学生,学习条件这么好,惟有努力学习,全面掌握好医学知识,才有可能成为“仁术大医”,为百姓解除病痛。医学基础知识量多面广,需要不断温习,融会贯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大学的5年里,姒健敏充分利用休假日系统温习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和图书馆度过,很少回家。当问及他为什么要那么认真时,姒健敏说:“想不做庸医成名医,做学问就由不得你不认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2年底毕业时,姒健敏在医学系400多名学生中学习成绩名列第十(平均成绩89.9分),留在了母校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工作。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业务突出、医德高尚,得到了病人信任和好评,工作不满五年(1987年)就被破格晋升为主治医师。
姒健敏在认真做好医疗工作同时,刻苦钻研疑难病诊治技术,深得医院老专家的器重。1989年,他被医院派往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研修消化内镜介入治疗胃肠病的技术。当时,日本这方面的技术才刚开始,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在日本期间,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研修,很快地掌握了这项技术,提前回国。回国后,他立即在浙医一院消化科全面推动消化内镜介入治疗工作,当年他在国内首先开展的內镜下“胃粘膜全层剥离活检”技术,至今仍然是对胃癌前期病变癌变阻断技术中最有效的微创手术。
在医学实践中他不断学习。1991年他通过在职学习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此后,他执着地去研究解决临床上的难题,将消化系疾病的诊治难题确立为攻关目标。他以渊博的医学知识和创新的思维,用科学和人道的方法,使这些疑难病诊治技术取得明显改进和突破,硕果累累。诸如:1.研制定标活检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且应用于临床,国内外首开对胃癌前期病变进行定标活检监测技术(MTB技术),解决了胃癌前期病变癌变准确判断及有效干预阻断治疗难题;2.国内外首先发现中药云母对胃肠黏膜炎性疾病的药用价值并研制出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准许用于临床试验;3.首先在国内发现了一组“感染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填补国内空白;4.引入并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胃镜下胃粘膜全层剥离活检”技术,开辟了胃镜下对胃癌前期病灶及早癌的全黏膜层切除治疗途径;5.首先开展了中国人群溃疡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胃食管返流病人生活质量调查和治疗成本效益分析,填补国内资料空白;6.提出提高溃疡病人医嘱顺从性方法及注重溃疡愈合质量的治疗方案,解决溃疡病难治和复发问题;7.首先报告“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改进报告及首创体外胃起搏治疗贲门括约肌功能低下的胃食管返流病,提出了对反流性食管炎高效新疗法;8.在国内外首先发现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异常,并提出用微生态制剂治疗IBS且首先发表了疗效观察报告等,这些建树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实用医疗技术。在行医25年的过程中他也逐渐成为了一位全国有名的消化病主任医师和消化病学学术权威——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教书育人不敢不认真
姒健敏自从1987年担任了大内科总住院医生兼医学系内科学教学秘书以来,他的医学教学工作已有20年了。无论是带医学生见习和实习、给本科生上小班课或大班课,还是自1992年起带硕士生、2000年起带博士生,他备课和指导学生都是格外认真,用他的话说,“教书育人不敢不认真,否则教不好师之过,不但误人子弟,还可能草菅人命。”
姒健敏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未来的接班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他们要努力学习,除了言授医技还身教医德。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他还定期召见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安心学业,钻研医学,服务病人。在召集研究生开会或教学过程中,他与学生们一起研究和探讨学术问题,交流心得体会和对问题的看法;他喜欢那些认真的、有主见的、提出问题并善于思考的学生;他对教学要求非常严格,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他都亲自指导;他亲自备课授课、做技能操作示范、批改毕业论文等等。他还自筹资金将自己历年来的学术论文、科研计划、研究成果及疑难病症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编辑成书供学生学习参考。严师出高徒,经他悉心培养的学生现已遍布浙江,有的在上海、南京,北京及国外大学任职或研究,有不少已成为消化病学科的技术骨干和领头人,还有的担任了大医院院长或副院长、医学科研院(处)长。当然,学生们都把他看成是最值得信赖的好教师。
业务管理不容不认真
姒健敏于1996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分管医疗、教学工作。2001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全面主持医学院和6家附属医院管理。自2005年2月起,又任浙江大学副校长,分管全校本科教学和继续教育工作。至今从事管理工作已有10年多,他的体会是:从头开始,不容你不认真学习和工作。管理科学合理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但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邵逸夫医院是一所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直接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新医院,姒健敏就任时,医院新开张二年不到,已经是美国院长换任的第四位业务副院长了。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将美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与中国医院的管理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中方医务人员医疗素质,使其能与美方医务人员合作共事,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获取病人信任。姒健敏担任副院长后,他以一贯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创新的思路,去寻求既能吸收美国医院管理先进经验又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他组织各个医疗活动相关的委员会,经过中美双方医生充分讨论,制订出“邵逸夫医院医疗管理条令”、“门急诊工作制度”、“医生资格审查和主诊医生负责制”(Attending负责制)、“医疗权限允许制度”、“质量推进制度”、“医疗缺陷事故讨论制度”、“药品、治疗品、医疗器械申报采购制度”、“院内感染监控制度”、“医生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等等。所有这些制度的制订和有效执行,使医院在短时间内理顺了管理秩序,业务量也大幅度地上升,医院几年业务发展超过了同类医院十几年的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也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行列,医院管理也成了国内一流医院的示范窗口。
2001年姒健敏出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当时医学院并入浙江大学已有两年,但整体状况仍然停留在原浙江医科大学时期的建设思想和办学理念,与中央和省委要求建一流的新浙江大学相差甚远。医学院虽然是浙江大学22个学院中最大的学院,但是各办学指标和教学研究成效和产出均处在倒数1、2位,更谈不上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在管理上由于没有作相应的调整,与学校的政策矛盾较多,师生员工抱怨声颇多,教师待遇低下,人心不稳。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下,姒健敏紧紧依靠学校党委,大胆负责,行使了引领、决策、指挥职责,宣传并组织发动建设一流医学院的大讨论,统一思想,使“奔一流”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一致要求,从而确立了学院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行动计划。适时调整了学院机构和管理队伍,建立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委员会,全新制定了教育、科研、人事、财务、行政管理等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同志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使学院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医学院在短短三年内,综合实力跃居浙江大学22个学院前三强,各项指标均名列学校先进水平,并进入全国医科院校前10 强。其中,临床医学从以前全国第20位左右上升到第6位;科学研究指标更是上升到了第2位;口腔医学全国第5位,公共卫生学全国第6位。获得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姒健敏的工作受到浙江大学党委和同志们的肯定。2005年经民主推荐和教育部批准,他上任浙江大学副校长。
进入大学最高管理层的姒健敏继续了他一贯以来的工作作风,对他所分管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多次深入23个学院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向校党委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建立符合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工作目标。他还组织和带领教职员工就教学和学生管理机构的整理建设、大类招生和优质生源工程推进、普通和特殊学生培养方案制定、2006-2008年教学计划修订、专业和课程的改造、质量监督保证体系的健全、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奖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完善等作了大量创新工作,并使各项工作顺利付诸实施。在平稳合并成教学院和远程教育学院及计算中心后,又实施管教分离,成立了学校继续教育和培训管理处,制定了以建设国际远程教学中心和国家高层次执业资格认证中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为目标的“十一五”建设计划和规范办学的工作制度。
现在的姒健敏作为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医学教育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国家医学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医药管理局咨询专家,经常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了。
参政议政必须认真认真再认真
姒健敏于1988年7月加入九三学社。他说:“我当年是因为敬佩老一辈‘九三’人的学识和人品,亟盼能得到他们的人生指点而加入了九三学社。而在过去的近20年中,除去获取了大量科学知识和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之外,主要还是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深刻了解了九三学社优良传统,懂得了崇尚“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知晓了参政党的社会责任和如何积极地去履行职责。”
入社后,姒健敏认真学习社章社史和统战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各种学习班,且热心社务工作。他历任基层支社委员、副主委、主委;基层委员会委员、常委、常务副主委;省委委员、常委、副主委;2002年,在他当选为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副主委后,又担任了浙江省政协常委、文卫体委副主任等职,真正开始了他的参政生涯。虽然他的双肩要挑起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参政党建设及参政议政等重担,但他深知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重任非同一般,必须认真、认真再认真参与其中。近5年来,姒健敏就“艾滋病防治、农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血吸虫病防治、公用事业单位信息披露社会化”等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写成提案提交政协会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今年5月,姒健敏在九三学社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委。让我们读一段他的决心,从中感受他的率真和执着吧:
“当我从老主委手上接过牵头建设九三学社浙江省委这项事业后,倍感责任的重大;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中共浙江省委对我的器重和要求;也着实体验到九三学社前辈及社员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非常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培养和同志们的信任。”
“我将永远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亲密合作关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且高高地举起不断赋予新时期‘民主与科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内容的这面旗帜,凝聚广大社员、感召那些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关心政治,水平高、层次高、品质高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人士加入九三学社,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我会牢记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六条政治准则,遵循社章,依据宪法和法律开展政治活动,不断地深入学习执政党在新时期的工作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服务大局,团结并带领广大社员、充分发挥我社的特长和优势,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