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宏正: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胶体化学家、物理化学家

来源:    时间:2009-09-21

 

虞宏正(1897年10月5日—1966年11月11日),出生于福建闽侯。胶体化学家、物理化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虞宏正于1897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中、小学随家迁动,就读于广州、南京、上海等地。1916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当时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虞宏正切身体验到当时政府的腐败,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爆发了“五四运动”。虞宏正关心国家存亡、民族命运,强烈的救国、爱国心激发他放下手中的课本,投身于“五四运动”之中。他立志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1920年,虞宏正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南下天津在天津棉业专科学校任教,讲授与棉花种植有关的化学课程。他特别注重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1923年1月他受聘于北京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1924年被聘为北京农业大学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讲师。他对自己教的课程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广泛参考相关书刊,使学生尽可能获得最新知识,颇得学生们的赞

誉。由于教书育人的良好成效,1926年,他被破格晋聘为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28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虞宏正精力充沛,勤奋刻苦。为实现“科教救国”的愿望,他精心教学,一丝不苟。他为全校有关的系开设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等多门化学课程,还兼任预科主任,工作十分繁忙,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为了加强专业化学人才的培养,他更加关心化学系的各项工作,如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方法的交流、实验室建设等。

1936年,虞宏正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胶体化学部进修,并加入德国胶体化学学会。1937年春受教育部委派,转赴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化学部进行考察。“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下,他放弃在英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于1937年10月回国,参加了民族救亡的斗争。后又随同北京农业大学师生,开展护校西迁活动,辗转来到陕西沔县。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筹办“西北临时大学”,任该校农学院教授。1938年11月,虞宏正被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直至抗战胜利的7年中,他除了出色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做了大量的有关热力学和胶体化学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虞宏正一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热力学的研究方面写出过具有较高水平的论著,在胶体化学方面也有著述并与石声汉教授等合译了卡布路考夫《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等著作。他曾三次出国进修和进行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及热力学的研究考察,并访问过多所农业院校、农业实验研究站,收集有关资料三四百种。回国后多次为师生和研究人员做学术报告,热情指导传授新的实验研究技术,为我国胶体化学、热力学的高等教学和科学研究建立了初步基础。

1945年5月,虞宏正赴英国剑桥大学胶体科学部进修,11月由英国赴美国,在美国布鲁克林高分子研究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化学部进修考察。1947年春回国后,京沪多所大学聘请他前往执教,但他深感西北地区十分缺乏专业人才,急需培养物理化学教师,仍留任西北农学院,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多年为几所大学兼课。西安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强令西北农学院南迁,同时诱迫一些知名教授去南方高校任教,虞宏正义正辞严地予以回绝,他向学校共产党地下组织表示,“决不跟国民党走,决心同全校师生共患难”。他积极投入护校运动,鼓励一些学生参加支援解放战争的活动,还亲自赴西安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他的独生女儿俞建,在他的薰陶教育下,于抗日战争后期,放弃学业从北平奔赴解放区,投身革命运动,成为一名革命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虞宏正继续在西北农学院任教。1954年筹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现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他曾多次参与组建新的化学研究机构和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为祖国的大西北、为黄土高原的建设而忘我工作。直至1966年逝世,虞宏正在祖国的大西北工作了将近30年。

虞宏正为发展祖国的农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开拓西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博学多识,教学艺术精湛,深受教育界的称赞。他对教学工作一贯高标准、严要求。认为“治学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教师应通晓本门学科的全貌和发展趋势,对本专业应当有所建树,但只有经过不懈的刻苦努力,方有可能苦尽甘来”。他的一生正是如此实践的。他总是虚怀若谷、学而不厌、刻苦钻研。曾先后三次出国进修深造,除了专长理论化学外,对数、理、文、史也有较深入地研究,还能熟练运用英语、德语、日语、俄语4种外国语言。

虞宏正在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他从不照本宣科,满堂灌输,而是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每堂课他都充分备课,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动态,特别介绍不同学派及有争议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判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方法。虞宏正在教学过程中一贯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法。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还进行演示实验,教学生亲自操作和观摩实物或模型;无论教物理化学还是胶体化学,都尽量和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及农业生产联系起来。

他为学生设计制作了“热力学公式转动盘”,还经常到实验室或田间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和论文研究。他严于律己,也严格要求学生。每当发现学生操作不当时,随时给以纠正,并讲清楚“不当”和“纠正”的理由,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还经常告诫学生:“

学习任何一门科学,不仅应掌握其中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总结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为了多给国家培养一些物理化学人才,长年奔波于杨陵、咸阳、西安之间,为几所大学讲课。为了尽快提高青年老师的业务能力,他经常利用课余或寒暑假开设新的课程,讲授教学法和做学术报告,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有几位青年教师教学效果较差,他便立即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认真的帮助指导,使他们很快得到较大进步,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他教学育人成绩卓著,1948年西北农学院曾专门举行了庆祝虞宏正教授任教25周年纪念活动。1962年陕西电影公司还为他拍摄了《辛勤教学40年》的新闻纪录影片。

20世纪50年代后期,虞宏正指出:“当前国际上土壤科学发展迅速,教学、物理化学都渗透到土壤科学,形势需要我们向边缘学科迈进。”于是,他提出建立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土壤热力学,并积极筹划,组建起一支研究队伍,亲自为他们介绍国内外热力学在土壤科学方面的应用;同时还拟定了一个研究纲要,要求首先做好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给研究造成一定困难,但他为开创“土壤热力学”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受到国内外有关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虞宏正在科学研究中主张理论必须联系生产实际,十分重视科研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目睹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贫瘠、干旱多灾,水土流失严重,便一心为改变黄土高原的面貌而努力,并亲赴陕北考察。他领导组织科技人员,认真规划,调查研究,开展了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科学研究,做出了许多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成果。虞宏正在20世纪50年代就注意把自己的专业渗透到各有关应用学科中去。在他主持下,开展了新型细菌肥料的研究,如微生物固氮,同位素在农业上的应用,地方病与生化微量元素的研究等。虞宏正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年,付出大量心血的杨陵地区如今已成为联合国农业研究中心之一,是全国著名的第一个农业科学城,虞宏正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永远值得纪念。

1954年,虞宏正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所长兼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和陕西分院副院长。1956年,虞宏正以60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党委委员。在担任行政、教学、科

研工作的同时,他还参加了人民政权的建设和创建学术团体的社会活动。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他于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山地利用、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科学研究组副组长等职。他还是中国化学会北平分会的首届理事,以后又担任过中国化学会总会理事、陕西化学会理事长,西安科联常委。

  虞宏正院士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