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桃林:“红土地”情结

来源:    时间:2008-07-03

认识张桃林是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基层的一次组织生活会上。有机会与张桃林面对面深入交流是4年后,1999年深秋的一个周末,他即将就任南京市副市长职务。最近的一次与他接触,是在2007年5月召开的九三学社江苏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跨越这前后12年,张桃林不论是在从事科研工作中,还是在担任所、院领导或南京市、江苏省领导职务时,角色和岗位的不断变化,始终没有改变他对“土壤”的眷恋之情。他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把多年来对“红土地”的情感化作丰硕的成果和优秀的答卷呈现在我们面前。

“依着”土壤,家乡造就了他“勤奋自强”的性格

1961年5月,张桃林出生在江苏姜堰的一个乡村。姜堰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这里的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上世纪60年代这里还很贫穷,张桃林的童年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也正是这童年的艰辛使他很早地熟谙了世事的艰难。劳动人民勤劳、善良和坚毅的品格给了他极大影响,铸就了他勤奋自强的性格。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他从小立志、刻苦学习、孜孜以求,用学到的知识振兴家乡,建设祖国。从那时起,他与“土壤”结下了不解之缘。

强烈的改变家乡现状的愿望和决心,促使他高中毕业的当年——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如愿考取了全国著名重点农业院校——南京农业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国土壤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为著名土壤学家赵其国院士的研究生;1986年他又被中国科学院选派赴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吉森李比希大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眷恋”土壤,坚定了他学成回国的信心

在异国他乡学习异常紧张的日子里,大事小事,耳闻目睹,张桃林对民族尊严的体验、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爱国主义的感受真是刻骨铭心。面对国外学习、生活条件好,科学技术发达,他想到的是如何抓紧时间多汲取知识,将来回到祖国能师他国之长,兴民族之邦,扬祖国之威。他锲而不舍,废寝忘食,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在德国一般需要4到5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业,并以总分“很好”等级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农学博士学位。张桃林勤奋扎实的学风赢得了德国导师和同事的赏识与赞许。完成学业时,面对国外无论是物质还是科研条件都明显优于国内的现实,张桃林也曾有过犹豫,但国内科研院所人才奇缺的局面和研究所领导及老师们一封封期望他早日回国的信件和传真,使他毅然作出了回国的选择。他坚信自己的事业在中国、自己的根在祖国这块土地上。1989年底,他携妻儿登上回国的班机,踏上报效祖国的无悔之路!

“拯救”土壤,促使他十年磨一剑

张桃林学习、研究的是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主要从事土壤和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的生态学理论与工程技术以及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他潜心主攻的“红壤”,在我国南方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对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供应、改善食物结构和品质,保护环境及生态意义重大。多年来,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默默耕耘,步步留下坚实的脚印。即便是在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弃科研工作,在他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撰写专著3部、主编论文集5部,1995、1997和2003年先后3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回国后的10年里,熟练掌握英、德两门外语的张桃林先后主持了10多项国家和中科院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1991年,年仅30岁的他作为国家“八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中最年轻的主持人,组织所内外4个单位40余名科技人员承担了“南方红壤退化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攻关专题,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专题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为“红壤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和农业持续发展”重大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5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

1994年后,围绕我国红壤退化问题,张桃林带领的课题组在继续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同时,依托和集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的各类重大和重点项目,历经10余年潜心研究,取得以 “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的重大科研成果。这项成果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土壤侵蚀、肥力衰减、土壤酸化等红壤退化主要类型的时空演变规律、过程与机理,提出了系统“拯救”中国红壤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体系。目前这一成果已在江西、福建、湖南等红壤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成果应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土壤肥力恢复和环境生态建设,带动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这项成果的一些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我国其它地区的土壤和土地退化防治和生态建设工作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张桃林领衔完成的这项重大成果,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扎根“土壤”,为江苏人民多做奉献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祖国培养的知识分子,一个“海归人员”的代表,张桃林的成长始终得到组织上的关心和培养。张桃林回国不久,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就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常务副站长;1992年经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为副研究员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特批研究员;1997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1998年9月担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1999年9月任南京市副市长。2001年10月,刚入不惑之年的他,被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江苏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之一。

担任政府实职后,工作性质改变了,工作范围扩大了,可他奉献祖国、扎根群众的思想作风没有变。几年来,张桃林在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先后分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政府参事、文史、地方志等10多项工作,门类多,范围广,可无论分管哪一方面工作,他都尽心尽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务求实效。

他多年分管的科技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2006年,江苏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370亿元(居全国第二),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4,提前4年完成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双倍增”计划奋斗目标。在最近发布的《中国31省区市创新指数研究报告(2006)》中,江苏与上海、北京、广东一起列为第一梯队,位居第三;在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与广东一起,走在全国最前沿。同时,他分管的信息产业工作也成效显著。2006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9433亿元,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30.5%,成为江苏省第一大产业。其中,软件业完成销售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2%,居全国第三。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非典防治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灾害,面对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作为分管卫生工作的省政府领导和非典防治指挥部副总指挥,他积极协助主要领导和总指挥,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一个多月时间食宿在办公室,作出及时有力的工作部署。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不让非典在江苏流行、不发生一例非典死亡病例、不发生一例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重大目标。

几年来,张桃林坚持深入基层,积极调查研究,关注社情民意,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从基层与群众的智慧和创造中获取创新灵感;坚持勤勤恳恳,潜心钻研,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干工作上,很少有星期天和休息日,更别说带儿子去趟新华书店,陪爱人逛逛商场;坚持严以律己,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他常说: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时间是宝贵的,党和人民已经给了自己一个不小的空间,寄予了殷切期望,自己唯有虚心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尽心回报,为祖国发展繁荣多作贡献,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多做实事。

“感恩”土壤,做多党合作事业传承人

张桃林1994年加入九三学社。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时,担任九三学社土壤所支社主委。担任江苏省副省长后,仍然不忘九三学社社员的身份。他1997年当选为九三学社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2002年当选为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他还曾担任第十二届南京市人大代表,是第十届江苏省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在担任政府实职的党外干部,他合作共事能力强,不仅积极履行好本职工作,也是多党合作事业的传承人。

当选为九三学社江苏省第六届委员会主委的当天下午,在接受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现场采访时,他还是那么平静、沉着,双眼仍然是那么睿智,只是感觉作为科技精英云集、拥有6200多名成员的九三学社江苏省委领头人,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他说:“我们将在中共江苏省委和九三学社中央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长期以来形成的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继续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开拓进取,积极工作,努力开创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言语中透着自信,蕴含着新的愿望,这是他对“红土地”新的承诺和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