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守望光明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时间:2014-12-07
杨佳同志是我国新形势下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从她身上能够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她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由此带来的美好心灵、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韩启德
“九三楷模”杨佳心里有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世界,这个世界闯进了许多人的心灵。
冬日的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中央统战部组织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2万多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把目光聚集在会场上那鲜花簇拥的演讲台。
“我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我和大家不同的是,大家能看到我而我不能看到大家。但我还工作在岗位上,还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履行着我的职责……”娓娓的讲述和着冬天的暖阳,点燃了听众们内心深处的激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杨佳质朴而深情的演讲被掌声一次次打断。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她对生活的火热激情燃烧着台上台下。会场上静得像一个人一样,许多听众潸然泪下。
(一)
1978年,15岁的湘妹子杨佳考上郑州大学,她是班上最年轻的学生;19岁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24岁成为该院最年轻的讲师……一路走来,阳光灿烂。
她不曾想过,命运之手会将这一切全部夺走。1992年,杨佳眼前的世界变得朦胧起来。先是讲课时读课文读错行,到后来,书上的字变得越来越模糊。更可怕的是,视野也变得越来越窄,就像舞台的大幕徐徐向中间靠拢……医生的诊断是: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
她无法接受这一严酷的现实,西医、中医、针灸甚至最痛苦的球后注射,她都尝试了,但无济于事。终于,在一个早晨,杨佳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片漆黑。那一年,她29岁。随之而来的是婚姻家庭的破裂。……他走了,还带走了心爱的女儿。
“一次,坐车的时候,有人提醒我:“杨佳,那儿有个座”!她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拼命想:她说的 “那儿”到底是哪儿呢?再想,一个生活中连“这儿”、“那儿”都分不清的人,那她生命位置又在哪里呢?”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拥有什么。
像孩子一样,杨佳在父母的帮助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用吸管喝饮料,一低头,吸管却戳到了眼睛;用盲杖探路,走着走着,竟把自己绊倒了……不能看书,她就听书,录音机用坏了一台又一台。不能写字,她就学盲文。30岁的她,盲校都不收了,只有通过电话向老师请教。从ABC摸起,用手指尖摸来代替眼睛看,实在是太难了。一个简单的单词cabbage,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每个字母-a-b-b-a-g-e摸得清清楚楚,就是不解其意,堂堂一个英语教授尽然不知道“大白菜”这个词,过去的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二)
阅读关过后,她要重返讲台。
从家到学院要坐公交、挤地铁,横穿北京。当时她家住10楼,而电梯的开动时间是早6点半到晚12点。为了赶上早8点的第一节课她必须6点之前离开家,也就是说她每天早晨都要在狭窄的楼道里从10楼走到1楼。对于一个盲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后来家搬到没有电梯的6楼,一上一下又是100多级台阶。多亏妈妈那双手,那双把杨佳从幼年拉到童年、又从童年拉到少年的手,而今又拉起而立之年的杨佳,上下于楼道之间,奔波在人群内外,保证女儿在上课铃声响起前走进教室。
爸爸退休之后,尽管腿有伤病,仍然从妈妈手中接过女儿的手,这三双手20年链接出了浓浓亲情。
为了站稳讲台,为了准确无误地板书,趁教室无课无人,杨佳让妈妈领着自己一步步丈量从门到讲台的距离,讲台到黑板两边的距离;多媒体教学的触摸屏上,杨佳请爸爸帮着贴上一块块作记号的胶布,提示她准确无误地操作;为了提问时不张冠李戴,她必须把每位同学的声音存进记忆……几周课下来,学生们居然没有察觉他们的老师是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人。
又是一个平静的早晨,杨佳像每天一样走进教室,同学们全体起立,一道道目光透过睫毛下的蒙眬,目送着老师走上讲台,班长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轻轻送到老师手里。
突然飘来的芳香,让杨佳明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一切。她把鲜花抱在怀里,声音很轻:“谢谢同学们,谢谢!”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同学们异口同声。
声音落下,教室里变得很静,仿佛能听到眼泪夺眶而出的声响,清晰而激越……
(三)
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中科院研究生院提出创建国际知名、亚洲一流学院的目标。为了适应学院的发展需要,杨佳决心继续深造,再读书,而且去世界最好的大学,去学最新的专业!
2000年,已失明8年的杨佳报考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准备攻读公共管理硕士。
杨佳从容不迫,凭借熟练的英语、敏捷的才思和丰厚的知识储备,对答如流,完美发挥。当考官听完杨佳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满意地笑了。
在肯尼迪学院最后审定录取名单时,庞大而严格的录取委员会,要重点听取面试考官对杨佳情况的汇报,因为这个考生太特殊了!
面试考官认为全面介绍毫无必要,她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这位中国考生优秀得让哈佛除了录取别无选择!”
5月,杨佳收到录取通知书,北美洲7月的阳光拥抱了这位风尘仆仆的东方学子。
肯尼迪学院二楼的教室里,杨佳总是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
哈佛大学这座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府,授课从不照本宣科,学生全凭笔记。杨佳用学校专为她提供的特殊键盘不停地打字。一堂课下来,她的笔记已是一篇完整的讲义。她每天学习到凌晨,不仅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还多学了3门课程。
领导艺术是肯尼迪学院的权威课程,讲的多是美国总统的领导艺术。这让杨佳心里暗暗不平,卓越的领导人西方有中国也有!于是,杨佳开始撰写自己的论文:《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
导师为杨佳的论文破例打了哈佛最高分“A+”。
毕业典礼是学校的节日。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亲自为杨佳颁发毕业证书。全场的目光聚焦过来,约瑟夫.奈的声音洪亮又充满磁性:“congratulations jia, you're China's soft power!” (“祝贺你!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
哈佛归来,中科院研究生院支持杨佳开设《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等新课,并把她所授课程评为“优秀课程”,又把她从优秀教师再评为杰出贡献教师,并授予她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在任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她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制定了“NP3S”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她还担任《科技助残全球化与标准化》科研项目负责人,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一位盲人女性。
2008年杨佳第一次参加两会,就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邀请,用英语直播为期两周的“杨佳日记”,把自己两会间的独特感受传播到全世界。北京奥运会期间,她再次主持“杨佳日记”专栏,有声有色地推介奥运、介绍北京。
(四)
2008年10月下旬,杨佳随全国政协视察团去上海视察,一份急电中断了她的行程,要她立刻赶赴纽约竞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是监督、审查《残疾人权利公约》执行情况的机构。按照公约规定,委员会由12名专家组成。目前已有23名候选人,由当时的41个缔约国投票选出,竞争相当激烈。
11月3日投票开始。联合国总部,副秘书长亲临会场。41个缔约国派出高级代表,23名候选人所在国更是派出大使和大使级的官员。
投票结果,杨佳在第一轮就高票胜出!
2009年2月,委员会首次会议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召开。主要议程是选举产生主席团。
杨佳发现候选人中唯独没有亚洲代表,这无疑是对包括中国在内亚洲国家的歧视,对未来履约也极为不利。
在听到几位委员自荐的发言后,杨佳举牌要求发言:“我们委员会是全球残疾人维权的监督机构,当今世界哪个洲残疾人最多?亚洲!哪个国家残疾人最多?中国!因此,这里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区域,这里工作优劣决定着我们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全球工作的成败……”
杨佳的一席发言引起强烈共鸣。杨佳面带微笑用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与各缔约国代表热情问候交谈。角逐无声而又激烈,几轮选举中,她在第一轮就高票胜出,被提名为候选人,并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在2010年选举时又获连任,成为4名官员中唯一的连任者。
紧接着中国又当选为任期4年的国家。
北京,杨佳的家。新闻联播正播送青海玉树地震消息,又一批健全人在一瞬间进入残疾人行列,杨佳心急如焚。
在她的请求下,两天后,全世界看到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为青海玉树地震发表的近千字的深情而感人的声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与蒙受地震灾害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谨此向灾区表达深切的同情与关切,委员会感谢中国政府在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所作的种种努力……”
(五)
2011年是杨佳相当繁忙的一年。她两度赴美,三赴日内瓦,还去了一次韩国。
3月10日,杨佳收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贺信,祝贺她获得该院校友成就奖提名。
校友成就奖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1997年设立的,“旨在表彰在某领域作出重要贡献、成就、创新及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的杰出校友”。目前包括杨佳在内的120名校友被提名候选,他们个个都是全球精英,被提名就是一种荣耀!
过去14年间,仅有18人获得此项奖励,而且宁缺毋滥,14年中有4年空缺。在获奖的18人中15位是美国人,他们有副国务卿、美联储主席、州长等,多为政府高官。中国大陆尚无一人获得此奖。
由院领导、教师、毕业校友和在校同学组成评委会经过层层选拔、多轮淘汰,杨佳在12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校友成就奖2011年度唯一得主,同时也成为中国大陆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成为全世界获此奖励的第19人。
评委会的评语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残障女性代表,杨佳长期从事保障残疾人人权的工作,不只是在中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作出了杰出贡献……”
手捧奖状的杨佳有些激动,在掌声稍微平静时即兴感言:“亲爱的老师、校友们,亲爱的哈佛肯尼迪学院,时光过得好快,记得10年前,我就是坐在这里参加新生入学第一天的培训,一位老师对我们说,学校对你们充满信心,甚至超越了你们对自己的信心!这话让我温馨至今……”
热烈的掌声长时间响起。一双双蓝色、褐色的双眸不无敬佩地投向这位卓越而坚毅的中国姑娘。
(六)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一位盲人委员,杨佳认真履职,积极建言,《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等提案被有关方面采纳。她还就“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残疾人权益”等问题在政协大会上呼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担任北京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制定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中国盲协副主席,多年来,她积极参与检查、督导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亲身体验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为保障盲人出行安全付出了努力。
2013年以来,杨佳提出“加强“失独家庭”心理关爱与救助的建议”、“关于重视部队听力保护 增强我国硬实力的建议”、“关于遏制抢夺人工耳蜗体外机新形势犯罪的建议”等提案,以自身经历和独特视角,关注并提出涉及人身安全的相关问题。她还提出了“关于化解“脚下之危”的建议”、 “小产权”背负大问题、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建议”、“关于破除信息公开‘玻璃门’ 打造‘阳光政府’的建议”、“严惩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性侵犯罪、治理空气污染刻不容缓”等等建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七)
2011年9月,中央统战部作出《关于在统战系统开展向杨佳同志学习的决定》。
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教育部联合开展学习、宣传杨佳同志的活动。中央各大新闻媒体都在重要版面、重点栏目,以人物通讯、消息报道、音视频板块、配发评论等多种形式,对杨佳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
杨佳事迹报告团分赴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宣讲杨佳同志先进事迹;并在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等部分高校作报告,共计30余场,引起了高校学子的广泛关注与强烈反响。
杨佳,缔造了一个励志传奇。她守望着属于自己的光明,更为他人燃亮一座心灵的灯塔。一场场事迹报告给予听者人生的启迪。
杨佳质朴而深情的演讲经常被掌声一次次打断。她身残志坚、以顽强意志演绎精彩人生的事迹,她的身上集中体现出的责任、自信、乐观、奉献和自强不息精神, 感动着中国,震撼着人心。
“感谢命运让我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
面对着台上台下无数关注的目光,杨佳用一如既往的微笑着展示她的心声:“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不能停住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只要我们坚持奋斗,就一定能战胜昨天,超越今天,迎接阳光灿烂的明天。”(戴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