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宁:中国音乐文化的使者

发布日期:2016-12-26来源: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字体:】【颜色:】浏览量...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人物档案:刘月宁,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益阳。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东欧分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2004年李斯特音乐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德里大学音乐系美国福特基金“亚洲学者”;2016年密歇根大学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

符号• 中国扬琴第一人

1978年,12岁的刘月宁在中国100多个驻外使领馆播放的新闻纪录电影《春蕾》中以一曲优美、动听的《映山红》名闻海内外,并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2004年,38岁的刘月宁成为中国扬琴界最年轻的正教授。

2005年4月—7月,刘月宁在北京举办的六场师生扬琴专题音乐会系列《悠扬琴声通南北•师生情深贯东西》,在中国开创专题系列音乐会的先河;刘月宁在海内外发行18张专辑,出版教材系列10余套,发表学术论文、专著10余篇;2010年翻译出版中国第一本世界扬琴领域译著《东欧扬琴音乐文集》;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与泰戈尔全集翻译家白开元合作翻译出版中国第一本《泰戈尔歌曲精选集》。因为对扬琴演奏、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建树及在中外人文艺术交流领域中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刘月宁已成为一个“中国音乐”符号。

内涵• 立体化“孔夫子”

2012年6月,在孔子学院总部和中央音乐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刘月宁率领的中外团队共同努力,由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立的全球第一所音乐孔子学院在哥本哈根揭牌成立。适逢时任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首访丹麦,当地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盛赞音乐孔子学院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音乐孔子学院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坐标”。

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孔子学院逐渐成为全球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而孔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书礼乐,不仅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源泉。因此,音乐成为了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成为立体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位于哥本哈根的音乐孔子学院,先后有25名中方院长、教师和志愿者来此任教,为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开设了三门中国音乐和乐器演奏学分课程;开设多种音乐文化讲座,注册学员460名,各类学生总人数累计达3456名;先后举办了三届“音乐孔子学院音乐节”、20场丹麦音乐博物馆“中国音乐文化系列工作坊”等品牌活动,在欧洲10余个国家举办中国音乐文化讲座和演出,成为以丹麦为中心,辐射欧洲的一张“中国音乐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在刘月宁的领导下,位于北京的全国唯一由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更是为孔子学院的中国音乐教育和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积累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外国人学习中国音乐的中英双语系列教材《中国音乐轻松学》和普及性读物《百首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填补了中国音乐国际教育教材领域的空白,创造性地开展了四项音乐文化品牌活动,一是连续三年在北京、天津、云南和湖南举办了三届“国际音乐夏令营”,来自五大洲7个国家的8所著名大学的105名音乐专业优秀学生到访中国,学习中国音乐、体验民俗文化;二是连续3年开展中国音乐海外“巡演、巡讲、巡展”,先后到访欧洲、北美5国13个城市,举办19场音乐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受众达14200人;三是举办两届“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国际高端论坛,32位中外知名文化传播专家、学者及56位演奏家参与;四是举办“基地”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有来自非洲、印度、罗马尼亚、美国和捷克的15位著名艺术家来基地展示本国音乐文化,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刘月宁认为,中国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并且“走得好”,首先要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充分自信心,同时,以尊重与分享的心态与外国交往。其次,探索一种既适合外国国情,又能积极有效地发挥我国政府和民间多方力量的运作模式,对于文化成功“走出去”至关重要。刘月宁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朋友们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把音乐孔子学院建成植根丹麦、辐射欧洲的中国音乐文化中心;把基地建成联结全球的世界音乐文化综合交流与分享平台。”

外交• 以弦为桥,助推国际间对话

在刘月宁看来,音乐有一种“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力量。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使者,刘月宁的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努力开拓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新路径。

“Madam Liu”

2009年,刘月宁作为福特基金“亚洲学者”在印度德里大学音乐系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学术研究,她对桑图尔(印度扬琴)的研究整理,填补了印度桑图尔艺术理论的空白。期间,她还带着中国扬琴与印度扬琴在加尔各答进行了世界范围内扬琴大家族的首次“中印对话”,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几乎所有印度媒体,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她对播撒和平友好种子的美好愿景。

印度的夏季,气温高达 50 多度,“门摸着都烫手”。作为第一位中国音乐家初到克什米尔地区,正赶上发生宗教冲突事件,当地因维持治安设制的路障并没有让刘月宁退缩。9 个月的时间,刘月宁到访了印度多个城市,举办数场中国音乐讲座和音乐会, 成为首位开启“中印音乐对话” 的中国民乐演奏家。加尔各答听众说,“融合的音乐把中印两国人民的心拉到一起,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好”。他们亲切地称刘月宁为“Madam Liu”—— 刘月宁用她的音乐打通了中印人民之间的心桥。

2009年12月,刘月宁从印度回国后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当东方与东方相遇”——刘月宁和她的印度朋友们》主题系列音乐会首场演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等出席。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全程录制了专题纪录片,《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此次中印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交融与对话。

《泰戈尔歌曲精选集》来到中国

2011年,刘月宁与泰戈尔全集翻译家白开元联手出版《泰戈尔歌曲精选集》,这不仅填补了泰戈尔中文版歌曲的空白,对泰戈尔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演出与研究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成为中印两国音乐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泰戈尔歌曲精选集》共选择了50首在印度广为流传的泰戈尔歌曲,内容涉及爱国、虔诚、爱情、大自然、节日等各个方面。泰戈尔的作品一直感动着刘月宁,为了诗集能在中国出版,刘月宁不顾高烧,从金奈飞到德里,专门找到国立音乐出版社。当听到因高烧导致脸部浮肿的刘月宁表明心意后,国立音乐学院出版社负责人为她的执着和真诚而动容。最终刘月宁用2000元人民币买回了《泰戈尔歌曲精选集》的中国版权。

复兴“洋”琴

中国扬琴与欧洲各种名称不同的扬琴都源于中东地区,虽然经过历史上的演变,它们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外形、大小、音色和音乐风格等的不同特色,但仍然属于同一个乐器家族。因此,2016年4月底,刘月宁率团赴欧洲三国寻访“亲戚”,开启中国扬琴的“破冰”之旅:在布达佩斯音乐中心和赛格德影剧院举行了两场公演,在维也纳“欧洲时报”文化中心、李斯特及布加勒斯特音乐大学举办了三场“中欧扬琴”学术交流音乐会。

早在2006年时,作为首位在匈牙利举办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刘月宁曾与匈牙利著名扬琴演奏家鲍罗格•卡尔曼合作一曲《索特马尔舞曲》。这场音乐会直接促成了李斯特音乐学院钦巴龙(匈牙利扬琴)专业在中断60余年之后,于2007年在新建立的民族民间音乐系中回归专业教学课堂。10年后的2016年,当刘月宁率领“中国扬琴获奖师生欧洲巡演团”再赴匈牙利,两位音乐家在李斯特音乐大学再度重逢,各自带领团队交流分享,钦巴龙艺术已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随后,中国扬琴首访罗马尼亚,首在布加勒斯特国立音乐大学与罗马尼亚著名扬琴大师Marius Mihalache举办“中罗扬琴之夜”交流音乐会。校长迪安娜•莫什说,在布加勒斯特,中国扬琴的专场演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布加勒斯特将记住这来自中国的声音!她说她为中国扬琴艺术的表现力感到震撼,而坦巴尔(罗马尼亚扬琴)与扬琴的合奏为这两种同源乐器同台演绎增添了美妙的感染力。她表示,布加勒斯特国立音乐大学或将考虑正式开设坦巴尔专业。

履职• 为音乐传播拓宽道路

“我从不把音乐局限在一个固定空间里,也不希望中国的民乐只是在小圈子里孤芳自赏,我希望所做的事情可以使中国民族音乐的视野越来越宽、平台越来越大。”——刘月宁

至2016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月宁已经连续四年为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去”奔走。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新委员刘月宁提出关于“设立海外传播专项艺术基金”的建议,同年年底,文化部就推出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随后,刘月宁就音乐人才相关问题不断提案,比如建议鼓励留学人员在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体制内—体制外”的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同时,拓宽来华奖学金资助的专业范畴,鼓励更多外国人来华学习中国音乐文化等等。

从2014年开始,首个体制外留学人员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外派丹麦音乐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教师;今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又率先在全国专业艺术院校开设《孔子学院国际教育与实践》学分课,为国家文化战略发展培养后备专业艺术人才。

公益• 为残障音乐才俊点亮心灯

2011年11月2日,我国首次举办以关爱残障音乐群体为主题的“网明之夜[表情]点亮心灯”大型公益音乐晚会在21世纪剧院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盲人音乐才俊们以歌、舞、乐及戏曲等形式,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作为艺术总监的刘月宁,为了这场晚会每天自己驾车往返五环以外的排练场,车子在路上开锅、抛锚,她自己花钱去修车,然后继续奔波在塞堵的路上。很多人不理解刘月宁的行为,认为这些工作对她个人的艺术提升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消耗时间和精力。但刘月宁从不在意这些议论,在她的心里,音乐是纯粹、平等和温暖的,她始终相信“尊重与分享”就是音乐的真谛。演出结束后,年轻的盲人音乐家们动情地对刘月宁说,“我们看不见您,但能感觉到您。”“听您的声音就知道,您一定很美”。

信仰• 只要生命没有停止

刘月宁也曾经软弱过。在从德里飞往孟买途中遭遇恶劣天气,飞机几乎失事,坐在她旁边的印度夫妇已经开始做最后的祷告,刘月宁有过一瞬间的惊慌和后悔: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图什么啊。但是几乎就是一瞬间,她想通了:我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一切都是上天给我的历练和考验,是帮助我完成音乐使命的。如果我没了也就算了,如果还在,我还要继续前行。

那次“考验”没有夺走刘月宁的生命,只是给她的额头留下了一个疤痕,就像是一个“开窍”的纪念。

在印度,刘月宁的高烧几乎要了她的命,室外50摄氏度的高温也给她的皮肤造成了伤害,至今都需要格外小心不要被烈日直射到,否则皮肤就会出现过敏反应。但刘月宁说,她再没有过丝毫的动摇,或者恐惧。

歌德曾说“我们为祖国服务,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刘月宁的使命,就是以音乐为桥,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中国知音。

刘月宁的中国音乐文化使者之旅还在继续……(孔瑶竹)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