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让农民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发布日期:2017-03-14来源:华夏经纬网 【字体:大、中、小】【颜色:】浏览量...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村群众获得感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为滞后,亟需从经费保障、队伍建设、资源挖掘等方面努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宿州市农科院研究员杨杰说。
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一大表现。 “不少农村地区都有文化站,但很多文化站管理不善、年久失修。”杨杰告诉记者,农村图书室书籍丢失、破损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常年大门紧锁。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也普遍缺乏,有的文化站只有一张乒乓球桌。 “文化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和文化产品不足,也是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杨杰表示。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双管齐下。 “要建立农村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努力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 ”杨杰表示,应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农村文化资源配置,建设集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同时,还应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相对稳定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使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做。“至于文化产品匮乏的问题,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扭转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现象,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杨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