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规划“云中心”建设和云资源配置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3-03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颜色:】浏览量...

当前,云计算被公认为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云计算技术将大大提高社会计算、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建设、应用好云数据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我国“云中心”的建设和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合理规划“云中心”建设和云资源配置。

一、主要问题

(一)“圈钱”“圈地”现象突出。据统计,从占地情况看,“云中心”远远超过了原来分布式的数据中心,从投资来看一般也不比原来少。“云中心”占地动辄数百亩、数千亩、甚至数万亩,投资从几十亿元到几百亿元不等,到底是建“云中心”,还是以建“云中心”名义占地圈地、圈钱花钱呢?

(二)“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仍不同程度存在。在政府、IT企业的联合推动下,各地的云计算中心建设风起云涌、争先上马。在政府层面,首先,建设“云中心”是一件“倍有面子”的新兴产业,可瞬间使地方的形象“高大上”;其次,“云中心”建设是招商引资的最好抓手,一些地方还顺带搞活了房地产。在企业方面,能够使IT企业销售大量的设备、软件,并且还有可能获得政府的大量专项资金补贴、土地支持。

(三)标准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标准体系尚不能满足相关产业对“云中心”服务质量、评估评测、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无论是服务本身、服务质量和方式还是调用接口,不同的云服务商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导致服务的可迁移性很差,不利于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云服务商对用户使用资源和保存的数据管理程度不一,缺少明确的安全标准和措施,缺少第三方监督和审核,出现问题时难以厘清责任。

(四)低水平重复建设。云计算在世界范围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凭借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云服务实现了跨越发展。从调研和资料查阅情况看,我国云计算项目遍地开花,很多地方都在通过政策或示范项目建设“云中心”,但大部分存在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投入,重建设、轻应用服务、缺少规划和统筹等问题,可能出现资源闲置、浪费。

(五)对云计算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关心的核心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云计算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云计算主要涉及用户数据和应用安全、云计算服务平台自身安全、云计算资源滥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在云计算的大规模、集中化的环境下变得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些安全问题,是云计算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云中心”建设顶层设计,合理规划“云中心”建设和云资源配置。在开展云计算建设之前,政府要做好整体布局和统筹规划。厘清“云中心”建设的目的和应用范围,确定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绝不能盲目花费大量投资到处建设云计算中心,建成后却得不到有效应用,否则将和互联网发展初期一样产生大量“泡沫”,不利于云计算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快制定“云中心”建设国家标准,防止“云中心”成为新的信息壁垒。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我国的信息化基础和应用环境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如果套用国际标准,会对国家战略安全造成威胁。我国应建立自主的云计算标准,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云标准制定。通过建立“云中心”国家标准,推进云计算在服务可用性、服务接口、质量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三)设置“云中心”建设准入门槛,防止低水平重复。现在几乎谁想建“云中心”就建,没有准入门槛,没有服务标准,没有价格许可机制,这或许会给将来的服务选择与服务安全埋下隐患。

(四)加快制定“云中心”服务法律法规,防止“云中心”成为网络和信息安全“热点”。“云计算”在颠覆原有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公民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不积极采取措施,发展自有的“云计算”设施,那么我们得到的恐不是便捷的“云”服务,而是一个国家安全、公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黑云时代,“云中心”也将会成为安全“热点”。

(五)充分整合利用已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各级政府部门多数建设了部门内部的数据中心,有些刚刚建成不久,有些正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如何处置和再利用、如何对这些传统的数据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使之适应云计算发展的问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