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市场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3-03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颜色:】浏览量...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战略任务之一,也是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各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运用政策手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对市场机制认识不够,机械地理解“两去一降一补”,在实际工作中仍倾向于用传统的政策手段沿单一路径推动,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将“去产能”片面理解为缩减粮食面积。在当前粮食库存高企、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新粮难储、陈粮难出等背景下,一些地方片面认为产量高、库存多就是粮食生产过剩了,纷纷把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措施。这种做法看似合情合理,但没有准确理解粮食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实质。如适宜生产面包等深加工优质粮食总体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仅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在650-800万吨,而国产总量仅350-450万吨,每年需进口300万吨以上。因此,当前实际情况不是粮食多了,而是低品质粮食比重太大,各地都压缩粮食种植,可能会出现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单纯依靠低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库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去库存”的主要选择,普遍采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模式。由于重数量轻质量,大量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呈现低端膨胀式发展态势。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同质化,难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过度依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降成本”。当前各地在农业降成本多以推动规模经营为主,强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等,推动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将“降成本”这个难题抛给了土地流转经营方。而实际上,由于受粮食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再加上不断攀升的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流转土地从事粮食规模种植的压力逐步显现,相当部分粮食规模种植处于亏损状态。

(四)将“补短板”局限于经济作物和休闲农业。一些地方在削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扩大蔬菜、瓜果和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造成经济作物面积暴涨,且没有特色和区别。受存储条件、上市期、保质期的限制,极易出现经济作物的产量过剩,价格暴跌现象。同时,一些地方以三产融合为口号,纷纷出现以个人、民间资本投资为主的休闲农业热。除具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地域外,大都以采摘、垂钓、餐饮为主要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文化底蕴,已有部分处于惨淡经营、难以为继的状态。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一些地方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仍旧沿袭政府推动、一哄而上的老模式,不注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未能发挥市场在配置农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更好的发挥市场作用,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二、几点建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此建议:

(一)理性定位并实施正确的粮食安全策略。要重新检视过去对粮食安全的理解,由谷物安全聚焦至口粮安全,并将国际市场看作保证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加积极稳健的粮食安全策略,在对国内粮食供给情况有较为清晰判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干预范围和力度,给市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留出足够的运行空间。

(二)依靠价格信号优化调整种植结构。逐渐减少对农产品价格补贴,缩小农产品收储范围,针对不同品质采取不同收购价格,更多的发挥价格信号对农产品供给的调节作用。在稳定水稻小麦等口粮种植的同时,大力去除低品质的粮食生产,对不适宜粮食种植的地区大幅削减粮食生产,扩大马铃薯、杂粮杂豆、油料等作物种植规模,试点耕地休耕,给土地休养生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三)通过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是开展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和集成应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农牧结合循环利用。二是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农业社会化综合配套服务。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烘干、冷库等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产后损耗严重的问题。

(四)弥补制约农业生产整体效率的短板。一是以发展电子商务、品牌农业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倒逼农业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保障和服务。三是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加大科技研发,扩大有地理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顶部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