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虹:创建无烟校园 保护青少年健康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吸烟在我国青少年中十分常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学生守则》都规定未成年人和中学生不许吸烟,但据专家估算,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少于4000万,遭受二手烟雾危害的人数高达6500万。吸烟及二手烟提高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医学家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发育成熟,烟草中很多有害物质更容易让青少年吸收,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因此,吸烟与二手烟对青少年有着更大的危害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青少年遭受烟草的危害。
一、创建无烟校园的必要性
1、保护学生以及教师的身体健康。创建全面无烟校园的最大好处是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弥漫在空气中的烟草烟雾会给不吸烟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二手烟中含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包括污染物及刺激物,其中约70种为致癌物质。二手烟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质”。二手烟中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会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长期吸入二手烟会导致肺癌和冠心病。二手烟还会直接刺激眼、鼻和咽喉,引致咳嗽、喉咙痛、头痛及眩晕等症状。由于青少年的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其对二手烟的危害就更为敏感。二手烟可以导致各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哮喘、中耳炎以及肺功能下降。此外,吸烟会造成缺氧,加重心脏负担,损害青少年智力发育,导致心血管疾病,造成青少年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
2、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不良心里品质的滋长。长期吸烟会导致注意力和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还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对青少年的智力、个性、心理品质、学业等都有害。实际生活中,一些不肯刻苦学习的中学生,思想空虚,常在吸烟中消磨时间。而那些沾染逃学、赌博等不良行为的学生多数也会抽烟。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其他不良行为的媒介。
3、保证师生安全。落实学校的防火工作,保证学生和教室在校的安全是校方的头等大事。无烟校园的创建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烟不慎造成的火灾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进而保障在校师生的安全。
4、保持校园清洁。创建无烟校园可以避免因吸烟而造成学校内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各类场所空气污染,减少到处散落的烟灰和烟蒂,维持良好的卫生状况,降低清洁的成本。同时无烟校园可以避免学校的办公设备、仪器、文件资料等办公用品免受吸烟而造成的烟熏或烧损,降低相应的更换成本,也可减少空调及通风设备因烟灰等污染物进入造成的损耗,减少维修费用。
二、创建无烟校园的策略
1、制定符合全面无烟校园标准的法律制度。当前现有的无烟校园标准包括《中等及以下教育机构全面无烟校园标准》、《高等教育机构全面无烟校园标准》,还需要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并严格执行。各中小学在创建无烟校园的初期也要针对本校特点制定本校的无烟校园标准,包括明确校内各部门职责、制定无烟政策的具体内容、确定控烟宣传的策略和途径、如何对吸烟教师及学生提供戒烟支持以及如何开展监督与评估。
2、对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开展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培训。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长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吸烟与二手烟对健康危害的宣传,开展控烟知识讲座,特别是禁止校内吸烟相关规定的背景和要点的讲座。
3、学校内安排专人负责控烟工作。成立一个以学校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并设立举报电话,充分调动教师及学生的控烟积极性,设立控烟监督员。
4、通过媒体对全面无烟校园进行宣传、报道。对学校领导层进行宣传动员,获得领导的支持。对学校教师及学生进行宣传动员,获得教师及学生的支持。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面宣传,让教师和学生知晓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校内的无烟规定等。通过宣传,让公众知晓无烟校园创建工作,欢迎公众监督。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追踪亮点活动,并接受媒体监督。各学校还可以根据情况创建各自合适的方式进行宣传,包括张贴各种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控烟宣传海报、发放控烟指导手册、撰写戒烟体会等。
5、加强监督与评估,确保无烟校园的实现。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广泛报道,让公众知晓,社会监督。通过媒体报道学校的无烟环境创建启动的新闻,向社会宣布正式建立无烟校园,向社会发布《承诺书》,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欢迎社会监督。承诺书应该放在学校入口处、宣传栏和醒目位置。(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李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