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生物天然气作为一种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相较于其他新能源产业,占地少、投入小、见效快。据粗略统计,我国年产生畜禽粪便30亿吨、农作物秸秆8亿吨、林业废弃物7760万吨。如果将其全部用于生产生物天然气,不仅能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年生产数千亿立方米生物天然气,远超我国现有的天然气消耗总量。然而,目前国内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原料的大型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投资收益率低,企业积极性不高。生物天然气项目基础设施投资较大,秸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项目原材料收运成本也较高。在国家现有的能源定价机制下,生物天然气深加工项目难以实现盈利,只能靠政府补贴艰难生存。目前每生产一立方天然气,平均亏损1.5至2元,投资数亿元的项目年亏损一千万元以上。受到高投入和高运营成本的影响,难以和石化天然气相竞争。

(二)财政补贴机制的激励效应有待增强。生物天然气项目补贴主要集中在前期的工程建设环节,而对原材料收集和后期运营的政策扶持不足。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天然气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现有的终端产品补贴只有电价补贴,而以秸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为原料的生物天然气产品没有相应的补贴。

(三)原料收储困难,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充足、廉价的原料是生物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国内生物天然气原料收储运体系不完善,收集、运输和储存各环节成本较高,项目原料交易价格不可控。此外,很多地区未形成有机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意识和市场机制,对有机废弃物依然随意焚烧和排放,阻碍了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并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二、几点建议

将生物天然气作为农业、能源、环保“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坚持多管齐下,将其做强做大。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激励,对农村生物天然气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优先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建立绿色审批通道,适度减免土地出让金及使用税,并对相关配套设备与产品的进出口实行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设立政府扶持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农村秸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大型生物天然气项目,并由政府出资补助建设加气站及配套管路。提高民用天然气市场准入水平,赋予大中型企业特许经营权,允许其产品进入民用市场,自主经营民用生物天然气产品。

(二)调整财政补贴机制。与政府煤改气工程相结合,把生物天然气项目纳入我国分布式能源范畴,作为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处置方式,享有同等补贴待遇;以终端市场为突破口,调整财政补贴结构,增加终端产品补贴类型,完善产品价格杠杆,参照生物质发电0.25元/kWh,以减少碳排放量为标准确定补贴额度,对生物天然气产品给与不低于1元/立方米的补贴,推动生物天然气产品的多元化;对于生物天然气发电项目,根据规模设立浮动上网电价,并降低上网门槛;对于生物天然气直接入网项目,制定不低于3元/立方米的入网标杆价格,并根据规模形成入网价格浮动机制,实施配额或合约收购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将沼肥列入有机肥补贴的范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增加生物天然气项目的经济性,使生物天然气更加具有商业价值。

(三)完善原料供给机制。制定农业废弃物处理标准,将畜禽废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加大对秸秆焚烧、畜禽粪便污染的处罚力度,推动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市场化处理进程。完善废弃物处理定价机制,将生物天然气项目纳入政府环保补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生态补偿目录,加大对项目的环保补贴力度,减少企业原料采购与处理成本。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原料收储给予适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