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

关于在游牧区实施“半定居点”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 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至2015年底,我国已全面完成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目前,牧区老人和小孩基本上常住在定居点,成年牧民冷季生产生活在定居点,暖季一般在高海拔、偏远草场游牧。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主要草原牧区,游牧生产方式所占的比例较大,新疆阿勒泰、伊犁等地区还需长距离转场。牧民在暖季居住条件差、用电及安全饮用水保障困难等成为草原牧区民生的突出“短板”,全国约200万牧户在游牧点仍以牲畜干粪为主要燃料,牧区安全饮用水覆盖率仅为73.99%。今后一个时期,有必要在游牧区逐步实施“半定居点”建设,促进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牧区生态环境双改善。

暖季游牧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牧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差。一般的帐篷防雨、防风、透气性能差;即使有所改进的新式帐篷,遇到夏季大幅降温乃至霜雪天气,防寒效果也不佳。一些牧户虽使用移动式光伏太阳能,但大多仅能满足照明需要。很多牧民看不上电视,文化生活贫乏。

二是牧民患慢性病和感染疫病的风险大。高海拔地区夜间气温低、湿气重、生活条件差,风湿等疾病多发。牛羊粪可能携带布氏杆菌、炭疽、口蹄疫、包虫等,长期接触牲畜干粪和受污染水源,对牧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包虫病在我国流行县有350个,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和宁夏7省区的农牧区以及云南、陕西的少数县,受威胁人口约5000万。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开水不开”加重包虫病等水介质传染病流行风险。西藏全区74个县均有包虫病流行,人群患病率1.66%,远高于0.34%的全国人群患病率。

三是草原生态受到影响。牛羊粪用作燃料,产生两方面突出问题。其一,造成草原养分流失。其二,加速冰川融化。燃烧粪肥产生的炭黑细小颗粒,飘落在冰雪上,使冰面颜色变深、吸收更多辐射热;飘散在空气中,使气温增高。

综合现有相关技术、设备和多地的探索看,目前解决牧民游牧期居住和用电、安全用水困难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逐步为牧民“量身定制”移动型轻钢装配式住房,并以太阳能光伏板作为屋面和外墙板,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在高原牧区,配套安装高原新型100℃常压开水机。实施此举,不仅能明显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综合效益明显。

一是生态社会效益突出。减少粪肥捡拾量,明显增加植物生物量,增强植物群落稳定性;增加草原有机质,减少氮磷流失、改善生态循环;增强草原水土保持能力、改善土壤、减少炭黑颗粒排放,产生较大的生态价值。改善饮用水质,提升牧民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提升牧民生活质量。电视甚至电脑进入暖季牧区,便于宣传贯彻党的方针和民族政策,促进文化传播,丰富牧民文化生活。

二是经济效益可观。一方面,若每年减少粪肥燃烧650万吨,能增产1200~1600万吨的优良牧草。另一方面,减轻财政医疗支出和牧民医疗负担。单以包虫病一项为例,2010年至2014年,中央转移支付包虫病项目累计投入5.8亿元,省级累计投入0.79亿元;中央财政2015年、2016年用于包虫病防控的应急经费分别达到4.4亿元和4.7亿元,财政负担大。常压开水机采用三段灭除虫、菌工作方式,可在高海拔地区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1分钟以上才出水,开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彻底解决了人畜安全饮用水问题,有效切断寄生虫传播通道。此举可以逐渐降低人畜患病率,逐步减轻财政医疗支出和牧民医疗负担。

三是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在暖季牧区大面积应用光伏发电,相当于建设一个特大光伏电站,对化解光伏产能过剩具有重要作用;牧区建设装配式住房,亦可化解钢材、水泥等过剩产能。

游牧区半定居点建设应统筹规划,稳步实施,建议:

一是将游牧区半定居点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已执行完毕。经过评估,若继续编制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规划,可增加游牧区“半定居点”建设内容;若不再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可单独编制游牧区“半定居点”建设规划。

二是组织技术攻关和进行技术规范指导。由农业、住建、能源等部门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牧区调研,重点对住房的耐久性、便捷性、舒适性等进行研究;因地制宜地指导移动型装配式房屋建设;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等部门对开水机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予以规范指导。

三是给予财政支持和社会资助。由中央财政安排适量补贴资金,支持若干地区进行试点,边试点、边完善;鼓励对草原牧区进行对口援建、扶贫的地方、单位和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给予资助;制定牲畜粪肥还草的奖励政策;将高原常压开水机的推广应用纳入高海拔地区脱贫攻坚重大民生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