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议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当前,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与视听服务的主战场主阵地,广播电视台已不再是第一媒体平台,其平台功能和影响力传播力不断下降。要继续保持其主流媒体地位,提高影响力传播力,必须加快改革,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一、广播电视台面临互联网平台严峻挑战
(一)传媒已进入互联网新时代。一是互联网已成为汇聚超大规模用户和内容的媒体平台。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网络新闻用户为6.25亿,使用率为83.1%;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5.65亿,使用率为75.2%。2017年新增备案网络剧555部6921集,网络电影5620部,网络动画659部,网络栏目2725档。二是互联网传媒已呈现平台化寡头化资本化发展格局。如,在社交领域,腾讯微信日活跃用户达9亿,微博日活跃用户达1.65亿;在新闻资讯领域,腾讯新闻月活跃用户达2.4亿,今日头条月活跃用户达1.2亿;视频网站基本形成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足鼎立的格局。上述互联网企业多为上市公司,具有巨大的资本运作能力。三是互联网传媒已实现移动化智能化国际化。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达7.24亿,手机上网比例为96.3%,且随着5G网络商用,手机作为第一互联网应用终端的地位将更为巩固;随着互联网传媒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广泛使用,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观看、人机互动成为常态;同时,一些领军企业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如今日头条以“资本+技术”方式全资收购了北美短视频应用flipagram。四是付费点播业务基本成熟。2017年,付费网剧占全年新上线网剧的比例为85%,42.9%的国内网络视频用户曾为视频付费,腾讯视频会员用户超过4300万;全国知识付费用户达5000万户;爱奇艺与500多家公司进行付费分账合作。
(二)广播电视台努力推进融合发展,但难以突破平台化瓶颈。广电系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但由于并未从传统的广电技术向互联网技术体系转型,难以突破平台化发展瓶颈。央视移动新闻网到2017年底才突破100万用户规模,日均活跃用户仅18.7万。只有湖南芒果TV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互联网新媒体平台。
(三)广播电视台努力推动内容升级,但内容生产优势难保。央视、江苏台、浙江台、湖南台等实力雄厚的广电机构,都在试图通过内容升级,提高内容主导权、市场竞争力以及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播力,但已不能保持优势地位。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内容生产能力已经十分强大。比如,2017年,全网上线网综节目达到197档,其中视频网站独立制作的网综节目占所有上线节目的46%,参与制作的节目占比达到72%。
(四)广播电视台努力提升经营能力,但平台整体影响力下降。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广电作为最大的传媒平台这一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电视观众和内容资源大规模向互联网迁移,广电整体竞争优势急剧下降,经营收入大幅下降。部分省级广播电视台的广告收入降幅已达50%,一些省级台已难实现收支平衡。
二、推动广播电视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对策建议
(一)频率频道资源以市场化配置为主,促进广电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变目前广播电视台和频率频道无退出机制,资源按照行政级别实行无偿划拨的现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允许广电机构之间进行跨地区跨层级的频率频道收购并购等投资经营行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化发展。
(二)抓住广电改革窗口期,实施总台+分台发展模式。当前,中央和省域广电仍具有丰富的资源、较强的经营能力和公信力以及一定的发展空间,而市县广电普遍面临生存危机,一些市县级广电基本失去发展动能。建议以省域广电改革为突破口,参考国际上“总台+分台”的主流发展模式,变省域广电播出机构三级办为一级办,变垂直竞争为省域合作,实现全省广电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未来,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模式,提高集约化水平。
(三)以新媒体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资本运作。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可以汇聚大规模用户和内容资源,突破平台化发展困境。同时,新媒体平台大多为市场主体,可以推进广播电视台突破传统事业单位身份限制,向企业化转型。建议各广播电视台尽快统一新媒体品牌、入口和管理,整合各种分发渠道和平台,节约资金和人力物力,实现内容和用户在一个平台汇聚,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加强资本运作,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收购最新关键技术、实现市场扩张,提高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