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才委员:建议实行乡镇公务员与村党组织书记双向融通培养机制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 “撤乡并村改革后,村级版图与人口规模不断扩大,3000人口以上的村比较普遍,这对村级管理服务是一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建议,乡镇公务员与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双向融通培养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能力,打通农村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
“党要管党,农村基层尤其是村一级党靠谁来管是决定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李云才通过调研发现,一方面,当前乡镇部分职能已削弱,机关内大量较高素质的干部尤其是部分年轻又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工作相对空闲,但缺乏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村里选党组织书记采取的是“现有中选高子”,特别是选举中存在“家族关系”、“裙带关系”、“山头主义”等现象,导致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难以确保。
“乡村干部一头过剩,一头紧缺,在农村基层,镇村上下人才融通机制存在制度性障碍,造成人才资源配置严重失调。”李云才认为,实行乡镇公务员与村党组织书记双向融通培养机制可以有效打通其中“梗阻”。
他建议,村党组织书记可以从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从现有培养潜力的乡镇党员干部中直接任命下派依法选举任用,二是在现有优秀村干部队伍中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渠道选拔任用。同时,介于对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要求的特殊性,其人选拟为公务人员,经济待遇与绩效挂钩但与所在工作村脱钩,并且作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后备干部队伍重点培养对象。从根源上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智力和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强化基层组织领导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 刘洋 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