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盛瑜委员: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凉山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

发布日期:2020-06-08     来源: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在尚未完全脱贫摘帽的地区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央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两会召开在即,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政协委员、四川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处获悉,她拟向大会提交一份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凉山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的提案。

“教育的落后是凉山最大的落后。”贺盛瑜指出,解决凉山当前的绝对贫困和将来的相对贫困,从根本上需要加大对凉山高等教育培养本地人才的支持力度,破解凉山人才荒的问题。

“近三年来,凉山州17个县市流失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42名、占同期引进同类人才的52.5%,流失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253名、占同期引进同类人才的108%。” 贺盛瑜表示,凉山目前仍面临着人才政策含金量低、人才基础薄弱、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引留困难等突出问题。

贺盛瑜介绍,凉山本地有西昌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三所高校,每年为凉山培养的人才不足3000人,无法满足凉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从整体上看,存在着办学规模小、条件差,人才培养层次低的突出问题。

“凉山教育事业尤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进一步导致凉山基础教育师资和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科技支撑乏力、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卫生健康事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贺盛瑜认为,当下凉山的发展身处“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交织、“看得见”的贫困与“看不见”的贫困并存的困境,亟需提升凉山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提升高层次人才本地供给能力。

针对凉山的人才培养现状,贺盛瑜在提案中提出了三点建议,力求筑牢凉山精准脱贫和长远发展的人才保障,助力凉山脱贫奔康和永续发展。

一是多渠道加强凉山高校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力度,优先解决一批亟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坚持解决当前急需和服务长远发展相结合,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紧缺专业大学生、双语人才、乡村实用人才等定向培养工程落地落实。

此外,贺盛瑜指出,要加大对凉山高校的资金倾斜力度,提升高校培养地方人才培养需求。

她以自己所在的西昌学院为例,指出硬件条件和办学经费与发达地区的高校还有较大差距。

作为贫困地区的高校,贺盛瑜坦言,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用好省内外的各种帮扶资源,也与多所高校签订了对口帮扶的框架协议,但多数协议还是停留于框架,无实质性推进。她建议教育部门,对此类协议进行量化考核,以切实促进凉山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钟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