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Document
关于立项建设甘宁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3-03-19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 【字体:】 【颜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紧缺的资源。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多灾,降雨稀少且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极度短缺。同时甘宁两省区中部地区有大片平坦的宜农耕地,且濒临黄河,具有发展为灌区的有利条件。依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和“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精神,建设供水工程,对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扶贫开发区脱贫致富步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目前,白银市兴电工程的建成,为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甘宁两省(区)甘宁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位于甘宁两省(区)中部的六盘山特困扶贫开发片区,涉及两省2市5县区的22个乡镇135个行政村。区内土地面积180.77万亩,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其中经济林及农田94.61万亩,生态林7.39万亩),该项目不但可解决灌区内现有29.44万人缺水问题,还可以向灌区生态移民24.83万人(甘肃12.39万人,宁夏12.44万人),同时解决海原县城10万人生活用水,受益总人口达64.24万人。

工程规划总干渠1条,干渠3条,共设9级泵站提水,最大提水高度688米,总装机容量26.5万千瓦,设计流量30.12立方米/秒,加大36 立方米/秒,干渠、分干渠、支渠渠系总长度683.35公里,规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甘肃51.6万亩,宁夏50.4万亩),年供水总量3.67亿立方米(其中甘肃1.75亿立方米,宁夏1.92亿立方米)。

总干渠从黄河右岸的平川区水泉镇取水,东北方向布设,6级提水至靖远县贺寨柯,长35.55公里,提水高度464米,总干沿线发展灌溉面积1.31万亩。

北干渠从总干渠小红门分水,南北布设,长22.95公里,共设3级提水泵站,提水高度219米,提水流量2.46 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8.61万亩。

东干渠由西向东至宁夏兴仁堡后转向西北方向布设,长88.1公里,设计流量15.11 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51.36万亩。

南干渠由北向南布置,至宁夏海原县城结束,长88公里。共设3级加压泵站,提水高度225米,提水流量12.24 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40.72万亩。规划匡算投资99.66亿元。

项目全部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渠道输水至项目区后,采用管灌、喷灌、滴管等灌溉方式。土地经营权流转至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枸杞、早熟洋芋、制种玉米、硒砂瓜、文冠果等特色作物。通过政府引导或招商引资建设相应的加工基地,使农户不但在土地流转中有收入,还能在当地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就业,可稳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项目实施后,灌区将发展为高效节水示范区,特色经济集中区,逐步成为中宁中部经济高速增长点,六盘山片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带动周边山区快速发展。达到设计规模后,灌区年产值达到24.5亿元,经济效益明显。生态环境效益方面,本地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增加102万亩绿洲,可有效抵御沙漠侵蚀,改善区域小气候。社会效益方面,本工程实施后,可加快六盘山特困片区54.24万人脱贫致富步伐。

建议将该项目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尽早列项实施,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六盘山扶贫片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