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周 翔


周翔(1934年9月26日—),女。染整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1951年,周翔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第一志愿——华东纺织工学院染化工程系。1955年毕业,在济南某厂见习一年后,调回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在纺织化学工程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

1981年,周翔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赴美国农业部南方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两年的合作科研。她着重进行棉织物防皱整理基础性研究,在美国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同时,她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纺织化学领域的先进研究手段,两年期间掌握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科技资料。

1983年以来,她着重开展纺织品功能整理及整理剂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纺织印染行业中后整理所占比重很低。80年代中期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防皱、阻燃、拒水拒油、柔软、卫生等功能整理以及其他改善纺织品风格的加工开始受到研究者和生产单位的重视,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周翔从美国回来后,黏从事地毯背衬阻燃胶黏剂的研制工作,研制成功地毯背衬阻燃胶黏剂FRA-1,并将成果转让给企业。1985年,“地毯背衬阻燃胶黏剂FRA-1”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羊毛、化纤阻燃地毯研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5年,她承担国家重点新技术开发项目“纺织品阻燃整理研究”中最终用途为装饰布的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子项目。对棉织物,她考虑装饰用布对阻燃效果耐洗性的要求不太高,并考虑原料易得、成本低、毒性无或极低、可利用工厂常规设备进行加工等因素,研制了半耐久的阻燃剂,并制定了阻燃工艺。对涤纶织物,她研究得到的阻燃剂和阻燃工艺使整理品的限氧指数达到40以上,大大高于以往报道的30左右,整理加工工艺合理,节约能源,因而深受工厂欢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于1992年获纺织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

她还主持研制了棉耐久阻燃剂、广用阻燃剂,连同涤纶阻燃剂,都在她创建的科技企业中得到商品化,为我国阻燃纺织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防皱整理或免烫整理、耐久压烫(DP)整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商业上称为不皱整理或形态稳定整理等,可以克服纤维素纤维类纺织品被折皱后难以回复的缺点,提高这类纺织品的附加值,因而是纺织化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防皱整理的研究和生产,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早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81—1983年,周翔在美国农业部南方研究中心合作科研时,亲身体会到防皱整理对于增强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意义,并预计国内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也会增加对防皱整理品的需求。她选择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一代超低甲醛整理剂和整理工艺作为主攻方向。

经过在美国两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她回国后于1984年开始申请立项研究,1986年“低甲醛DP功能整理”被列为纺织部重大科研项目。棉织物经DP整理后,强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整理剂应用工艺优化的目标包括三方面:降低甲醛释放量,提高防皱水平,减少强力损失。其中催化剂是除整理剂以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进行了适用催化剂的研制。为提高工艺优化研究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跟踪合成反应和建立痕量甲醛测试方法,并采用当时在纺织化学界很少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她带领学生最终研制成功超低甲醛DP整理剂SDP和催化剂LFC,开发了最佳应用工艺,整理品释放甲醛量低于100μg/g,达到超低水平,并在断裂强力保留上取得突破。“超低甲醛DP功能整理”技术为国内首创,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国际纺织技术》杂志和上海纺织工程学会都主动约稿。该项成果获得1991年纺织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周翔分析了我国纺织品长期处于中低档水平的状况,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科研成果不应停留在论文和鉴定证书上,要尽快用于生产。而且,在科研项目选题、研究路线、成果考验等环节都要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当获得有应用前景的成果后,应该使成果按原来所应具备的水准转化为生产力,进入市场。

“超低甲醛DP功能整理”成果问世以后,要求技术转让的单位很多,但为了将成果按原来所应具备的水准转化为生产力,她选择了冒较大风险和需要花很大精力的途径——以该成果为技术基础自己创建科技企业。1989年底,她负责创建的上海新力纺织化学品有限公司(沪港合资)正式成立,进行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直至推广应用,并开发其他新产品。现在,新力公司的产品已从创建初期的一个SDP防缩防皱整理剂,发展到6大类16个产品。产品的用户先后达500多家。除有已进入市场和正在进入市场的产品外,还有正在开发应用的新产品和正在研制的新品种。自1992年、1993年起上海新力纺织化学品有限公司分别被连续确认为上海市“先进技术企业”和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月,新力公司的“低甲醛树脂免烫整理”项目获得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颁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中国纺织产业升级重大科技进步奖”。

在创建和管理科技企业的同时,她充分利用所具备的条件,建立研究—开发—产销机制,将培养研究生和科研工作与成果产业化工作结合起来,引导研究生将学位论文选题与科研项目结合,当实验室研究取得成果后,就组织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开发,直至产品进入市场。

1990年以来,周翔进行了无甲醛防皱整理、苎麻阳离子改性、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生物酶应用等研究工作,多项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周翔又进一步开拓研究领域,开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纺织材料表面改性及染整加工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1998年主持完成“超高吸水材料的研制及应用”项目,2000年底完成“高吸水聚合物的后处理”项目。1995年,她在介绍国际纺织品染整加工发展动态时,首先阐明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染整技术更新的主要驱动力。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她着手进行将近代技术用于纺织材料加工的研究,主持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纺织品激光表面处理及聚酯纤维表面改性”,开展紫外激光照射聚酯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或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作),改性后的聚酯纤维染色性和亲水性都有明显提高。2003年完成该项目。

在2003年抗击“SARS”的关键时刻,她承担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抗SARS病毒防护纺织品研制”,开展防护服和口罩外层棉布面料的拒液功能整理研究及其加工、防护服复合面料试验、选用和加工等研究工作,并迅速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抗“SARS”的工作中,受到教育部通报表扬。2004年,她主持完成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高档服装面料的染整加工及用剂”。子课题“新技术纤维素纤维高档面料”研究液氨处理在高档纤维素纤维面料加工中的作用及其与交联处理的结合,为高档纤维素纤维面料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技术。2005年年初,她主持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不同品种纤维素纤维经液氨处理后的结构和性能”,对棉和我国特有的苎麻纤维等5种纤维素纤维液氨处理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国内首次采用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纤维超分子结构范畴的微隙结构。同年,她还主持完成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Lyocell纤维制品染整技术”,这个项目的研究内容是我国纺织工业所急需的技术。此外,她还受大型企业集团委托,主持完成“提高纯棉梭织物易护理性”、“芳砜纶染色”、“节能节水印染新技术”等项目。2008年她主持完成“纺织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是属于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环保总局承担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重大专项中的一个分专题。

她注意开展国际间合作,承担了分别由日本东丽公司和美国英威达公司委托的研究项目、对加拿大IOGEN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工作。

周翔至今已主持完成了4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5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中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国纺织业科技特别是染整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她从事纺织高等教育50多年,为我国纺织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她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有7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

周翔于1984年任纺化系副主任,1985年主持工作,1986—1993年任系主任。在担任纺化系领导的近十年里,她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新意的工作思路,并加以实施。她提出为提高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注意做好教师引进工作,并鼓励开展基础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她认为染整专业课程教学应在引学生入门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扩大他们的视野,以利于他们的迅速成长。她深知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更新的重要,组织协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合理利用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她主张给青年教师赋以重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在她的领导下,纺化系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她以科研和教学上的成绩,以及在领导岗位上为学科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东华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的学科带头人。

1995年,周翔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多次参加中国工程院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开展的“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在营口化学纤维厂、上海石化等企业做技术报告,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与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了多次分赴各地的咨询活动。周翔安排时间积极参加了赴国内纺织印染企业集中的浙江省绍兴、杭州等地和广东省顺德、番禺、江门、开平等地的咨询工作,为这些地方的相关企业在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出谋划策。2010年7月,她冒着酷暑到杭州萧山区,应邀在当地举办的印染行业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做了《纺织印染行业发展与碳足迹》的报告,将行业有关的国际和国内最新信息介绍给企业领导。

周翔对工作有极强的责任心,无论是当助教,还是成为院士以后,她对待工作都是严谨求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担任领导工作期间,她以顽强的毅力不放松教学科研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并在此期间创办科技企业。她承担着十几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一名博士后的指导工作、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从事着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工作。她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她的为人风范,正激励着青年一代。

周翔任东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东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第六、七届副会长。

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巾帼建功”标兵,获1993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1997年度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1—2002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国庆60周年前夕,荣获“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突出贡献女性”和“新中国60年上海杰出女教师”称号。

主要论著

1 Sidney LVail,Jacquellne MSimoneaux,Zhou Xiang,NMR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N-methylol Reactants,American Dyestuff Report,1982,71 (9)and 1983,72 (1)

2 Zhou Xiang,Kaiyin Chung,James HWall,Sidney LVail,Investigating the Reaction Course of N-Methylolation Reaction of Methyl Carbamate by NMR,Book of Papers,Nation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of AATCC,New Orleans,La,October 5— 7,1983

3 Sidney LVail,Zhou Xiang,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tton Modified by N-methylol Agents Part Ⅶ:Influence of Cellulose on Reaction Paths and Rates Involving Intermediate ImmoniumCarbonium Ions,Textile Research Journal,1984,54 (11)

4Sidney LVail,Zhou Xiang,Keith RBeck,Dilip MPasad,Formaldehyde Release from a Model N-methylol System,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84,29 (11) 

5 Keith RBeck,Dilip MPasad,Sidney LVail,Zhou Xiang,Reagent Residues on N-Methylolpyrrolidone Treated Cotton,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84,29 (11)

6周翔,美国后整理研究工作动态,印染,1985,11 (6)。

7 Zhou Xiang,Yu Hua,Ultra-low Formaldehyde-release Resin for Cotton,Textil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1993

8 周翔、俞铧,新型超低甲醛防缩防皱整理剂SDP性能研究,六省二市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 业委员会1993年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会宣读,河南新乡,1993。

9Zhou Xiang,Liu Qing,Effect of N-methylolamides on Fire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Phosphorylated Cotton,Proceedings of the 2nd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Exhibition on Flame Retardants,Beijing,1993,10

10Zhou Xiang,Yang Xilin,Chen Baijun,Cai Linhai,The Application of Fire Retardant DFR to Polyester,Proceedings of the 2nd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Exhibition on Flame Retardants,Beijing,1993,10

11 周翔,国外印染后整理发展动态和趋势(一) (二),印染,1995,21 (9),(10)。

12 胡逊、魏伟书、周翔,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 (一) 纤维改性剂CM的合成,印染, 1996,22(3)。

13 魏伟书、周翔,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 (三) 改性苎麻的染色机理,印染,1996,22(5) 。

14 Zhou Xiang,Hu Xun,Durability of Esterlinkage between Citric Acid and Cellulosic Fibers,Book of Papers,1997 AATC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Atlanta,Ga,1997

15 黄峡宏、周翔,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1998,24(1)。

16  Zhou Xiang,Hu Xun,Wei Weishu,Wu Weidong,Cationic Modification of Ramie,Book of Papers,1998 AATC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Philadelphia,Pa,1998

17 吕家华、周翔,纤维素酶的活力与棉纤维的失重,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25 (1)。

18 Hu Xun,Zhou Xiang,Mechanism of Citric Acid Crosslinking in Cotton Fabrics,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EngEd),1999,16 (2)

19 Lü Jiahua,Zhou Xiang,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ulase Treatment and Dyeing Properties of Cotton Fabrics,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EngEd),1999,16 (2)

20 周翔,免烫整理剂的品质检测,纺织化学品——免烫、柔软整理剂质量及应用技术研讨 会论文集,大会报告,北京,1999,6。

21 周翔,尼龙纤维生产和染整加工的一些动态,中国工程院“院士行”,营口化纤厂技术 创新诊评会,1999,7。

22 Zhou Xiang,Huang Xiahong,Performance of Superabsorbent Influenced by Amount of Crosslinking Agent,Book of Papers,1999 AATC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Charlotte,NC,1999,10

23Lü Jiahua,Zhou Xiang,Cellulase Activities and Finishing Effects on Cotton Fabrics,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EngEd),1999,16(4)

24周翔,国外印花信息与新技术,沪、浙、苏印花技术与信息研讨会,上海,2000。

25Zhao Min,Zhou Xiang,Preparation of HPM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EngEd ),2000,17(3)

26 Ma Haiqing,Zhou Xiang,Effect of Construction on Som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onfinished and Finished Cotton Fabrics,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Ed),2000,17(4)

27 周翔,纺织化学与生态环境,企业创新院士行,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 新院士行报告文集,国家经贸委,中国工程院,2001。

28 Chen Guoqiang,Xing Tieling,Zhou Xiang,Graft Modification of N,N’- Methylene-Bisacrylamide onto Silk in the Presence of Air,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Ed),2001,18(3)

29 Ma Haiqing,Zhou Xiang,Influence of Weave on Fabric Wrinkle Recovery Property before and after Resin Treatment,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Ed),2001,18(4)

30 Zhao Min,Zhou Xiang,Zhang Chunzhu,Kinetics of Maleic Acid/Itaconic Acid In-Situ Polymerization on Cotton,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Ed),2002,19(2)

31 Liu Song,Zhou Xiang,Xing Zhiqi,Post-treatments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Ed),2002,19(2)

32 Liu Song,Jin Yifen,Zhou Xiang,Preparation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with Increased Saline Absorbency,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Ed),2002,19 (4)

33 Zhu Min,Zhou Xiang,Lou Qihong, XeCl Excimer Laser-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n PET Surface,Conference on Lasers in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2002

34 Liang Shaohua,Zhou Xiang,Lou Qihong ,Tu Tianmin,Xing Zhiqi,Surfac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Changes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Fabric Induced by UV-laser Irradiation, Conference  in Lasers in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2002

35 Liang Shaohua,Zhou Xiang,Tu Tianmin,Xing Zhiqi,Lou Qihong,UV-laser Treatment of PET Fabrics:Changes in Fibre Structure and Dyeing Behaviour,Coloration Technology,2003,119(1)

36 徐忠志、周翔、屠天民、赵敏,芳砜纶分散染料载体法染色,印染,2003,29(12)。

37Zhu M,Zhou Xand Lou QH,Excimer Laser-Induced Surface Graft 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roceedings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83rd World Conference (83rdTIWC),Quality Textiles for Quality Life,Shanghai,China,2004

38 Hongru Wang,Xiang Zhou,A New Pretreatment with Glyoxal and N- Thioureidopyromellitamic Acid for High Exhaust Chrome Tannag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Leather Chemists Association,May 2006,101(3)

39 朱洪亮、周翔、赵敏,棉织物高易护理性整理,印染,2007,33(8)。

40 吴亚容、周翔、屠天民、赵敏,棉织物在位法银抗菌整理,印染,2008,34(11)。

41 卜凯旋、周翔,不同交联条件的棉纤维微隙结构,印染,2009,35(11)。

42 丁凤美、周翔、赵敏,汽蒸潮态交联的高易护理性棉织物,印染,2009,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