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屠鹏飞的“苁蓉”人生


【人物简介】屠鹏飞博士,九三学社社员、男,1963年4月出生。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北京大学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客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清晨 5 点半,从家里出发去首都机场,中午12点钟到达乌鲁木齐,再转机飞和田,再经近 4小时的沙漠公路,晚 7 点左右到达国家级贫困县于田县。

这样的奔波,被学界尊为“肉苁蓉之父”的屠鹏飞一年要飞上近十次,弹指一挥间,他默默地坚持了近26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屠鹏飞每年要多次深入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和田等沙漠荒漠地区。这些地方气候干燥、风沙肆虐,野外条件极为艰苦,而他短则待三四天,长则一蹲就是半个月、20天,手把手地教当地农牧民肉苁蓉种植技术,为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且联系出口事宜,还负责对产品进行免费检测。每一个环节,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屠鹏飞为于田县技术骨干举办管花肉苁蓉栽培技术培训班

2004 年,新疆和田地区授予屠鹏飞“和田地区科技特等奖”。这是该奖项头一次授予非和田地区的科技人员。虽然这个奖级别并不高,影响面也不广,但是,谈及这件事情,他的语气里透着欣慰,眼睛中闪着喜悦。

有人认为,他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一个学者范围。对此他不以为然:“华罗庚当年也曾经亲自推广他的成果!作为一名科学家,光做科研不行,如果我们做研究的目的仅仅是发表一些论文,或者获得一些奖项,甚至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为科研而科研,这就偏离了科学研究最初的目的。有了科研成果,必须想办法推广出去,体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人工种植寄生植物,在国际上至今尚无先例。为了解决肉苁蓉的人工种植难题,屠鹏飞吃住沙漠,带领学生开展肉苁蓉寄生生物学、野生种质的筛选培育和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并组成多学科合作协作组,突破了寄生植物种子萌发、接种寄生、冻害防治、无害化采挖、高品质加工、寄主植物高效培育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简便易掌握的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全套技术,使肉苁蓉的种子萌发率从原来的不到30%提高到80%以上,人工接种成功率达到90%以上,开发了种子萌发诱导剂、肉苁蓉种植农机等配套产品和机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并在于田县建立2000亩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示范基地,为和田地区大规模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提供技术保障。和田地区一位历经肉苁蓉产业发展的领导常说:“屠教授让管花肉苁蓉从草变成了药,又解决了管花肉苁蓉的大面积高产稳产种植技术,没有屠教授,就没有和田地区今天的肉苁蓉产业。”

科技扶贫情系和田

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牵头单位,肉苁蓉产业获得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支持,使于田县肉苁蓉生态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2015年,全县肉苁蓉总产量达到12000吨,实现产值5600万元,亩均效益500元左右,纯利润260 元/亩,帮助农牧民群众增收256元。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被誉为“沙漠人参”的管花肉苁蓉给贫困老百姓带来了脱贫致富希望。“肉苁蓉是著名中药材,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调节免疫功能,通便、保肝等多方面作用。而且种植肉苁蓉,必须先种植寄主红柳。红柳十分耐旱,需水量极少,其种植也十分粗犷,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非常适合于田县这样的既缺水、又缺少劳动力的地区。像这样的沙地,种植红柳 5 年后,就可以将其改造成良田。”屠鹏飞说。

2015年5月,屠鹏飞指导博士生进行肉苁蓉优良品种选育

目前在和田地区已经发展红柳近40万亩,治理了大片沙漠,形成近500公里以红柳为主要树种的特色生态经济防护林带,有效地保护了和田绿洲,10年来该地区浮尘天气减少30余天。

2014年,和田地区肉苁蓉又喜获丰收,仅于田县总产量就超过10000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8000万元,种植农户超过3000户,每户新增收入2.67万元,部分种植大户年收入达到数十万元,其中奥依托格拉克乡的阿不都拉•托乎提老汉,去年秋收收入210万元。另外,生产加工企业近两年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实现销售8000多万元,利税2600多万元,2014年年销售达到8000万元。农牧民对屠鹏飞最好的犒赏,就是不断在沙漠中“圈出”自家的苁蓉地。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聚力脱贫攻坚是九三学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从1990年到现在,26年转瞬即逝。屠鹏飞教授从年轻逐渐老去,虽然现在头发掉得没有了,但是事业蓬勃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对屠鹏飞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2016年9月,韩启德赴新疆调研管花肉苁蓉种植试验基地

屠鹏飞深知,解决了管花肉苁蓉野生变家种和大面积高产稳产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远远不够,必须提升肉苁蓉应用价值,延伸产业链,才能使肉苁蓉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他带领其科研团队开展了肉苁蓉系统的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研究,研制了抗老年痴呆症二类新药“苁蓉总苷胶囊”和便秘治疗新药“苁蓉润通口服液”。发明了优质饮片加工技术和高含量提取物生产技术,使加工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提高5—10倍,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使提取物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并研制了肉苁蓉茶、复方肉苁蓉片、复方肉苁蓉胶囊、肉苁蓉酒等系列保健产品。

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屠鹏飞不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助力和田经济发展,他还为当地教育事业献智出力。

2004年7月,管花肉苁蓉被确定正式收入药典,当地干部群众非常受鼓舞。和田地区破例给屠鹏飞这一个外地人颁发科技特等奖。屠鹏飞没有拿这5万元奖金,反而自己又搭上5万元,一并捐赠给于田县斯也克乡初级中学。这是一所民族中学,受制于多种因素,该中学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匮乏,尤其是缺少能用汉语教学的老师。

经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商量,屠鹏飞提出与斯也克中学建立长期帮扶关系。他陆续资助一些困难孩子上学,动员了几个制药企业老总支援这所学校。同时,他接受中学的邀请担任名誉校长,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随着肉苁蓉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族群众致富积极性极大提高。他们共同劳动、互学互助,拧成一股绳,和谐局面随处可见。和田地区领导无不交口称赞,说屠鹏飞教授牵头的科技惠民项目,是为和田地区“量身定做”的好项目,既节水,又不用脑力,还省劳动力。

“农牧民有事干了,有经济收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社会就稳定了。”

在管花肉苁蓉收入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新闻发布会上,原和田地区党委朱海仑书记给屠鹏飞教授颁发和田地区科技特等奖证书(2004年)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后,作为以科技界人才汇聚为优势的九三学社,十分关注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他对九三学社社员牵头在和田地区推广肉苁蓉产业的发展非常关心,充分肯定这个既能防沙治沙、又能帮助群众致富的好项目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意义,确定了九三学社与新疆自治区开展合作的部署。在韩启德的统筹安排下,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率队到新疆和田,调研肉苁蓉生态产业发展并出席以“全面推进肉苁蓉生态产业,促进西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

2013年11月,举行种植发放仪式

新疆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保障,九三学社将继续以推动肉苁蓉生态产业发展为抓手,为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做出贡献。

对于屠鹏飞来说,治理沙漠、改善生态、带动农牧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明……这一个个奋斗目标,都能从他的“苁蓉梦”开启。(杨琴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