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楷模 | 王俊:中国现代胸腔镜的开拓者


【人物档案】王俊,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著名胸外科学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奖,北京市师德先锋及中央保健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翻开近三十年中国胸外科领域的文献,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重大进展都与王俊这个名字有关。他是我国胸腔镜外科的开拓者和领路者,他开创了绝大多数胸腔镜手术在中国的第一例,创立了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胸部微创外科这一新学科;他发明了肺癌胸腔镜手术新技术——“王氏技术”,促进了中国肺癌微创手术的普及;他培养了中国早期80%以上的胸腔镜医生,对胸腔镜手术走进全国大小医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开展中国首例电视纵隔镜手术,第一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第一例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等。

今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工程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对他在胸外科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最大肯定。今年,他也被评为九三学社中央第五批“九三楷模”,这也是社中央授予社员的最高荣誉,让我们在祝贺王俊主任的同时走近他,了解他从业三十年的点点滴滴。

年少时期和医学结下不解之缘

王俊从小就对理科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高中的时候,仅学了半年化学,便自己琢磨出了副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定位规律。1980年,胸怀满志的青年走上了学医的道路。1985年大学毕业时,愿意面对挑战的他选择了外科中对技术要求最高的胸外科,成为了一名刀尖上的舞者,一名很辛苦的外科大夫。回首学医的道路,王俊说“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要具备最基本的两种素质,一个是要有创造力,要敢于面对挑战不退缩;一个是要有执行力,要坚定信念不放弃,这两样缺一不可。”

青年时期把青春留在了手术室

从那时起,王俊成为了一名临床医生,每天踏踏实实地做手术,并一直干了下去。“成为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不可能投机取巧,必须在临床上去摸爬滚打,因为没有这个过程,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曾经也心有不甘,如今回过头来,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今天,王俊仍然每天坚持做4—5台手术,他说“既然选择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手术将会在工作生涯中持续一辈子。外科医生的基本功非常重要,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仅仅靠读书、做科研是不可能成长起来的,多做一百台手术和少做一百台手术,对于一个年轻医生来说,是可以看出差距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做手术去训练,去实践,才可以不断提高自己。”1995年,王俊凭借着自己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申请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接受培训。1997年他作为中国胸外科第一人获得了美国胸心外科学会最高青年奖——格拉汉姆奖学金。他先后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梅奥中心等著名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学成后放弃优厚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回国。

中年时期在技术上成就自我

王俊在胸外科领域有两大杰出成就。其一是胸部微创手术。

1992年,在美国外科医师Michael Mack的指导下,王俊开展了第一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标志着中国胸部微创外科的诞生。传统意义上的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康复慢,而胸腔镜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胸部微创手术改变了胸外科诊疗模式,可以说是半个世纪来普胸外科最大的技术革命。但在开展初期,王俊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技术问题,这项技术在国内是全新的技术,没有借鉴经验,开创很艰难。当时王俊只是从杂志上看到了美国有胸腔镜技术,只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研究和开展工作。其次是费用问题,1992年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26元,而做手术需要切割缝合器的一个钉仓要2200元,一台手术至少需要五、六个,在当时的条件下病人是不可能负担得起的。再次就是理念问题,这项技术很新,医学又不像其他学科,新鲜的事物往往是不被众人接受的,新技术开发必然对老技术有冲击,有影响。胸腔镜技术在开展初期,病人不信任,同行不认可,那时候王俊看胸腔镜手术的发展,也是感到困难重重。

从1992年到2012年,王俊带领着他的团队,从病人的不信任,同行的不认可,到现在胸腔镜手术95%的普及率,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他记得当年,可能一个月都没有一个病人愿意选择做胸腔镜手术,但是有一个病人,“当年和我同岁,都是32岁,说女儿四五岁了,从来没敢抱过她。抱过她一次,气胸了,再也不敢抱了,他了解了胸腔镜手术后愿意尝试,做完后手术成功了,他高兴地抱着孩子找到我,让我感触很深,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将这项技术的推广坚持下去。”他一方面进行了器械革新,发明了“胸腔镜打结器”“滑石粉喷洒器”等,实际解决了费用问题;研发“胸腔镜器械包”,提升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带领自己的团队推广技术,培训学员,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胸外科医生到王俊所在的胸外科学习胸腔镜技术,先后培训胸腔镜外科医生三千多人次。他主编我国第一部胸腔镜专著,主持制定中国胸腔镜手术规范,提高了理论和技术水平,推动了胸腔镜手术在中国的健康、快速发展。

王俊谈到,他坚信星星之火一定能燎原。20多年前,一个年轻的大夫,作为一个新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展新技术探索应用,其中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现在看来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曾说过“不掌握微创技术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合格的21世纪胸外科医生。”而如今,胸腔镜取代开胸术成为我国胸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技术,王俊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其二是早期肺癌诊治。肺癌作为头号肿瘤杀手,主要原因是病人往往确诊就是晚期。过去体检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只能开胸活检才能明确诊断,病人因惧怕开胸大都选择观察,最后发展成晚期。现在,由于胸腔镜创伤小,病人一发现结节马上同意接受微创手术,所以手术病例中早期肺癌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在肺癌研究方面,王俊有四大创新,一是诊断创新,建立肺癌早诊“北大模型”,国际指南推荐使用;二是围术期创新,肺功能研究被国际肺癌指南及专著引用;三是理念创新,拓展了对多原发肺癌的科学认知;四是治疗创新,创立以王氏技术为核心的肺癌微创诊疗体系。他带领胸外科团队对肺癌的各项微创诊疗技术进行刻苦钻研和大胆创新,显著提高了我国肺癌诊疗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肺癌早诊早治。

从业三十年,他坚守“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默默耕耘、无声奉献;他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服务人民,治病救人;他坚持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导向,引领着中国的胸外科领域不断前行。

 “九三学社,像家一样”

王俊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王光超、严仁英等一批九三老专家都是他的前辈和老师。王俊说到,那时候九三学社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感觉有了一个家,在迷茫的时候,困惑的时候,工作中受到排挤或不被理解的时候,支社里有很多老前辈会主动地帮助他,开导他,给了他很大的归属感。王俊35岁时被前辈们推选,负责组织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各项社内活动,凝聚组织,激发组织活力。“我很庆幸在年轻时加入了九三学社,与这些九三老前辈在一起,让我从思想上有了依靠,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九三人的精神,愿意为社组织做些事情。”

王俊说,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年少时的职业选择,无论是否喜欢,是否合适,都将是一辈子的工作方向。而他现在看来,曾经的迷茫,曾经的失落,曾经的不确定都转化成了对医学的热爱,将热爱变成事业,就是值得的。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 陈克终、惠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