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8)|无悔的人生 党派的典范——缅怀原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主委、名誉主委何浣芬同志

来源: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时间:2020-10-17

1998年8月13日,时任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名誉主委何浣芬同志因病逝世,享年73岁。她在武汉干了46个春秋,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出一句话:“我没走错路,我不后悔”,用无悔的人生经历和毕生精力谱写了一位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履职风范和精神典范,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政策落实的范例。

我当时在九三学社武汉市委机关宣传部工作,听到何浣芬逝世的噩耗,心情十分沉重。时任社市委主委周开金同志交待我一项紧急任务,撰写一篇记述何浣芬同志的文章。因何浣芬同志为人很低调没有留下许多事迹材料,我费了好多心思四处调查采访、查阅档案、收集材料,撰写了《何浣芬,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一文,分别被《武汉春秋》杂志,纪念市政协成立50周年征文集《辉煌岁月》采用刊载。

值此九三学社建社七十五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回顾何浣芬同志无悔的人生史实,仅仅通过她在几个不同年代的片断故事情节,缅怀她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情怀、爱国精神、崇高品德和党派领导人的风范。

何浣芬,祖籍广东番禺,1925年11月26日出生于香港,童年时代颠沛流离。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她随父母到澳门,青年时代就读于执信女子中学、协和女子高中。1943年与几位同学一起奋不顾身,越过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区逃到粤北后,考进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专业。1947年毕业后又回到澳门在父母身边谋职……

“决不走回头路”

何浣芬的人生曾经面临过三次无怨无悔的关键选择。1952年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要建筑专业科技人才。她怀揣赤子之心第一次选择了抱效祖国,应聘来到武汉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50年代末,她工作业绩优秀、贡献突出,被推选为全国妇联执委和湖北省政协第二届委员。

60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生活非常艰苦。随同何浣芬一起来汉的华侨劝她离开武汉,也有一半回港澳去了,就连在香港的父母也发电报催她回去。面对艰苦生活和家人劝说,她没有退缩,再次毅然选择了继续留在武汉。1963年,她被选为全国第二届青年联合会委员、省市“青联会”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谈及此事时她自信地说:“那时走的人中有的当了老板、经理,物质享受虽比我好,但精神匮乏。我没走也不后悔”。

1967年“文革”初期,何浣芬因为海外关系复杂,一度被“造反派”打成“国际特务”挂上黑牌批斗,失去人身自由,非常苦闷。她的母亲曾两次千里迢迢从澳门来汉看望并劝她回去避风头。此时的何浣芬面临着第三次也是最艰难的选择,经过几天冥思苦想后对母亲说:“我坚信回国无错,跟党走无错,爱国无错,我决定继续留在武汉”。她也曾两次去港澳探亲时,听到老同学们劝说:“香港建筑业兴旺,你们夫妇俩都是高级建筑师,在香港赚钱不成问题”。她笑着并坚定地说:“武汉有我热爱的事业,我所获得的乐趣比起物质东西丰富得多,决不走回头路”。

“有中国气派”

何浣芬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30余年,是武汉颇有名气的高级建筑师,先后主持和参与过150余项建筑工程设计。武汉剧院就是她的杰作之一。

1956年夏,国家文化部决定拨100万元人民币在武汉新建一座大型剧院,听到消息的省市领导十分高兴。市委书记宋侃夫亲自指示:“好事要办好”。文化部领导也叮嘱:“设计师一定得内行,千万别搞砸了”。设计任务落到中南建筑设计院并通知几位建筑设计师作准备。设计院领导决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择设计方案。

当时,国内没有大型剧院建造经验。何浣芬翻阅了20多册国外剧场设计资料,心想:一定要设计有中国特色、有国际水平的剧场。1957年春,3套设计方案送到市领导面前,图纸上只有编号,没有署名设计人。经过议论、挑选,大家公认:第一号设计方案“设计式样庄严、大度,内部结构适用、合理”。这个方案设计人就是何浣芬。1959年8月,总投资220万元的武汉剧院工程竣工验收时,国家文化部基建处及艺术局领导十分满意赞不绝口地说:“有中国气派”。

“到工农群众中去”

在武汉较闻名的原武昌火车站、湖北广播大厦、二七纪念馆等各具特色的建筑都留下何浣芬的心血。

“二七”大罢工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事件。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二七烈士纪念碑”。1976年,省市领导决定在原址新建“二七”纪念馆和纪念碑。何浣芬接受了这项政治任务,带领设计组苦战了3个月,拿出20多种,共四大类型的设计方案,等待她最后拍板决定。何浣芬当即决定:“到工农群众中去”。她带领设计组深入走访群众,广泛收集意见,综合分析研究。最终,设计方案和模型得到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审查通过,非常满意。庄严肃目的“二七纪念馆”至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何浣芬一贯保持着深入基层和现场的设计作风,也早已尝过与工农结合的甜头。1975年,她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标准》时,深入农村两年多与农民打成一片,亲临各地施工现场调研,收集工农群众中创新经验,反复计算数据,设计图纸,千方百计考虑为国家节约土地资源、施工资金和人力。她经常对身边工作同事讲到:“到工农群众中去”。

“干两个月试试看”

80年代初,何浣芬加入了九三学社,开始多党合作的政治生涯,曾担任社中央委员、常委,社湖北省委副主委,社武汉市委主委。

1983年7月,“何浣芬要当副市长了”消息不径而走。有人祝贺、也有人好心劝她“年过半百还图什么”?当市领导约谈征求意见时,性格耿直的她说:“我说话不知轻重,已经57岁了,当副市长非同儿戏,我不合适”。在那位领导晓之以理地劝导下,她说:“那就干两个月试试看吧?”。 “开什么玩笑,这事哪能试试看?”那位领导笑着对她说。至此,何浣芬是社市委领导中唯一的一位副市长,也是武汉市首个由党外人士担任的女性副市长。

上任不久,她第一件事抓了长达30年困扰市民的黄孝河水患问题,为解决渍水灾害、改善城市排水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她亲自到市民中动员,勇于改革、实事求是、雷厉风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将昔日污水横溢的黄孝河建成为一条宽阔大道,深受广大市民赞扬。

“决不能得罪几百万人民”

80年代中期,何浣芬主要负责分管市政规划建设工作。由于经历十年“文革”,城市规划蓝图失去权威性。全市乱搭乱盖现象累见不鲜,违章建筑高达83万平方,也有不少人为违章建筑出面说情。面对一桩桩“顽症”和“骨头案”,何浣芬经常白天深入现场,晚上调阅群众来信,短短几个月跑遍三镇掌握总体情况,与同志研究统一部署整治方案。

中山大道上有一栋四层楼房超过“红线”属于违章建筑。规划管理部门三次下达拆除通知,但有人却扬言:“谁拆就和谁拼命”。市规划局的同志对何浣芬说:“这个硬钉子不拔掉,我们就不是政府,而是‘豆腐’”。也有人劝她算了,就连与她朝夕相伴的丈夫也劝她:“不怕得罪人吗”?她坚决地说:“怕什么?认法不认人!”经过深入现场调查,认定违章建筑,报请市政府批准“限期半月之内拆除,否则采取强制措施”。由于何浣芬敢于碰硬,违章建筑最终拆除。市民称赞说:“铁市长动真格,硬钉子也敢拔”。 她语重心长地说:“我宁肯得罪少数人,决不能得罪全市几百万人民”。从此,“铁市长”的名声在全市传开了。

“要为民着想为民说话”

何浣芬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第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位高了、权利大了,她对党的忠诚信念和依法办事的作风没变,对不正之风总是“铁”的,对待人民群众总是“热”的。

1989年,她路过龟山电视塔,发现塔身绘制“KENT”字样的外国香烟广告。在强烈的民族自尊和高度责任感驱使下,她一连找几位相关领导或新闻单位谈自己的想法:“龟山电视塔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不能因追求经济利益破坏了武汉的形象”。几经周折,她的意见得到采纳。

1996年夏天,何浣芬负责督察江南防汛工作,虽年逾70岁仍坚持到抗洪一线视察,每次经过洪山区左岭地方有一段2公里长的土堤总要多巡察几遍,担心出危险。她多次通过政府相关会议反映,反复陈述利害关系,最终争取到300万元,促成左岭土堤加固实施。她常对周围工作人员说:“我不为名、不图利,只要为民着想为民说话,多为民办点实事就高兴,就是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职位”。

1998年盛夏,身患重症处在弥留之际的何浣芬仍然惦记着武汉防汛抗洪工作,对守护在身边的子女和工作人员说:“防汛抗洪重要,不要照顾我,请市领导不要为关心我而分心”。在生命最终时,她留下遗言:“不要举行任何仪式,将骨灰一半撒到东湖,一半撒在长江”。

何浣芬同志虽然永远离开我们,她爱党、爱国的情怀和对武汉人民的热爱,对武汉城市建设的贡献精神永远留在武汉的山水天地之间。

作者:吴杰峰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机关退休干部、原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