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社北京市委首都科学沙龙——“人工智能+新材料”科技主题议政会成功举办,与会专家聚焦问题、激发智慧,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真知灼见。社北京市委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社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一级巡视员左小兵,社北京市委秘书长郭艺出席。会议由社北京市委科技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彭海琳主持。
刘忠范指出,社北京市委打造的“首都科学沙龙”品牌,旨在定期策划主题,引导关注政策层面的相关问题,提供交流互动、思维碰撞的平台。当前,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既要避免漠然视之,也要避免一拥而上。对于材料学领域,要聚焦政策、技术和产业生态等问题。人工智能与新材料的融合,不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一场思维的重构。九三学社作为科技界参政党的代表,要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政策落地、凝聚创新合力。希望以此次议政会为起点,共同书写“人工智能+新材料”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沙龙邀请中共海淀区委相关部门出席,以“监督+协商”双轮驱动,实现专项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深度联动。作为科技专委会“人工智能”专项委员会成立后的首次履职实践,体现“专门委员会统筹+基层联动”的协同工作模式。
座谈交流中,与会专家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出发,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的底层算法、打造“智慧加工”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与冷门学科、AI4S产业洞察及推进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专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各自在材料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心得与体会,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意见建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新材料的深度融合,正在颠覆传统研发范式,催生新材料发现、测试和应用的革命性突破。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率先发布《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以“人工智能+新材料”为核心抓手,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这一布局不仅是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关键一步,更为全国提供了“技术策源+产业落地”的示范样板。九三学社的专家要持续发挥智力优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技术转化搭建桥梁。
中国科学院院士、社北京市委科技专委会“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专项委员会主任陈春英,中共海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王选革,社北京市委教育专委会主任刘磊,社北京市委企业家联谊会会长许莉,社北京市委科技专委会“科技政策与科技评价”专项委员会主任杨延莲、“科技产业与企业创新”专项委员会主任刘涛、“人工智能”专项委员会主任王震军,科技专委会委员王浩、刘志博、吕华、刘莹、李五妍,医卫专委会委员刘会师,城建专委会委员吴垠,九三学社社员韩萌、孙靖尧、景治铖、张坤、刘欧、王暘,北京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伍大勇等20余位社内外专家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