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市政协专题会上,多名社内政协委员积极发声


 市政协专题会上,多名社内政协委员积极发声

125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多场专题会议,围绕强化“四大功能”、全力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专题,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8位社内政协委员也作了精彩发言,他们关注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五个新城”的规划和配套问题,建言青少年科技能力培养、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

一起来听!这些用心用情履职的“九三”声音。 

强化“四大功能”,服务新发展格局

马洁华

下面我提两点关于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加快航空货运口岸的数字化转型。航空枢纽是大量资源要素集散的中心,在上海四大功能和五个中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上海的航空货运量在全球城市排名第三位,其中85%是出入境的口岸货物,这些价值非常高、时效性特别强的货物在机场口岸面临着位置和状态没有办法实时查询、处理效率比较低等情况,这当中的关键问题是信息化跟不上。

从两个角度看:一个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看,出入境货物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口岸查验合格,目前上海已经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所以便利化程度比较高,第二是对于出港的货物还要满足航空安检合格的条件,这个环节仍然以纸质单证、手工操作为主,效率比较低。从现场生产运行角度看,航空物流链的各方主体都有在线联合办理业务、减少纸质单证、实时查询货物位置和状态的需求。但是,航空货物地面处理环节由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企业之间业务不相关或者存在竞争关系,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的意愿较低,自发形成合作的难度大。总体来看,整个上海航空货运地面处理链上的信息系统开发零零星星、功能参差不齐、数据标准不一致,数字化程度较低。

为打通各环节、各主体间的“信息孤岛”,建议请市政府的主管部门牵头,发挥现有上海电子口岸的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上海航空货运的整体数字化转型,通过理顺运作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推动各类企业加快各操作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对分散的系统和信息作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最终实现“统一平台、一点接入、一体化服务”。

这样可以提升四方面的功能:一是便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一门式服务;二是便于生产运行企业提高效率和安全水平;三是当前情况下更好地防范口岸疫情风险;四是为增强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开发国际货运中转等增量业务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建议是建立航空运输企业疫情防控补偿的长效机制。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血脉,在疫情中,航空运输肩负着保通、保运的重任。作为疫情防控的前线,航空运输企业按照最严格的要求来执行防疫措施,新增的成本既是企业自身经营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承担的责任。

经过摸底,2020年,机场、东上航、中货航、吉祥、春秋、金鹏等上海本地航空运输企业防疫成本支出超过20亿元,2021年仍将有所增加。

当前情况下,考虑到这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打好疫情防控的持久战,建议上海市对这些航空运输企业建立疫情防控补偿的长效机制,在疫情结束之前,持续对防疫设施建设、防疫物资采购、员工隔离、场所和飞机消毒给予资金扶持,支持航空运输企业做好保通、保畅、保供、保运工作。

 

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不断提升“五个中心”核心功能

徐大振

我围绕如何高质量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四点建议。

1. 准确把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涵变化。从宏观上看,在新发展格局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内涵发生了变化。因此,进入“十四五”以后,就航运中心建设本身来说,新发展阶段意味着提升服务能级、完善功能集聚和聚焦内涵建设,初步要形成以数字化手段支持的集贸易链、港口+航运+物流链、金融链乃至环境友好的“绿色航运”于一体的“航运生态圈”。

2. 前瞻性地思考作为双循环战略链接的航运新业态和新需求。就外部发展环境来说,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推进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以及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都给作为满足派生性需求的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环境支持。航运与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承接的货物流向流量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贸易、金融、法律、物流分拨配送等增值服务在新发展格局下会产生新的业态和需求,因此在改单一出口导向为双循环战略链接导向的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要有前瞻性思考。

3. 致力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个“量”,要说量,则还要考虑国际水水中转的量。影响力的扩大还是要聚焦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系统优化、业务功能拓展方面建立符合国际航运运作惯例的中国标准、中国规则,质量的提高体现在支持航运业发展的高端服务要素的整合能力上。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市场吸引力,决定市场吸引力的关键是:制度建设是否更加开放、要素流动是否更便利,从业者是否更宜居,以此来集聚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二是人才。要加大对基于政府间、国际院校间、行业协会间交叉合作的高端人才培养以及类似像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这样的智库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

在具体细分航运业态方面,结合2020年市政协港澳台侨委的调研课题,建议通过扩大沪港合作,在船舶、飞机的融资租赁方面有所突破,与世界著名航运中心如新加坡、伦敦在航运法律、金融、保险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同时创造条件,依照国际惯例的管理办法,在功能性机构引进方面加大力度,这一点可以结合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高度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予以先行先试。

 

徐玉芳

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现代绿色物流体系,支撑上海双循环发展”。

“十三五”以来,上海物流业快速发展,年均增加值约10%,每年对全市GDP的贡献值在15%左右;上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航空货邮量世界前三,全球首个智能化集装箱洋山港码头等。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物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有三个方面:物流发展总体布局和区域布局需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推进缓慢,公铁海铁联运成为短板,部分物流堵点(洋山港海铁联运)影响航运中心建设;供应链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为此,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和完善对全市物流的宏观管理。机构改革后上海的物流牵头管理部门出现空白,为进一步推进上海物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迫切需要市政府明确本市物流业的牵头部门和所对应的机制;随着国家倡导的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行业亟需市政府继续加强对物流业的顶层设计,为发展指明方向、路径和措施;随着城区功能扩展、旧改拆违的推进,本市物流企业纷纷向市郊及周边城乡迁移,造成物流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明确本市物流业区域布局,引导物流资源和市场主体有序流动、稳定发展。

二是进一步优化集疏运网络,提高物流运输方式及衔接效率。积极发展海铁联运,提升港口集疏运条件。目前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缓慢,其中港口、铁路基础设施分离是制约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关键瓶颈,亟待实现铁路+港口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缝衔接。完善海铁联运顶层设计,优化发展体制机制,建议政府要统一协调、部署海铁联运的顶层设计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利用沪通铁路规划建设契机,铁路直接进外高桥港区;合理规划芦潮港中心站的功能,研究港区联动+海铁联动一体化方案。

三是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物流能力,完善供应链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区域物流的风险评估、应急体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物流能力,逐步建立集风险识别、登记、评估、控制、准备为一体的物流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应急物流一张图”基础框架,实现物流风险隐患数据空间化管理。建立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预警体系。加强供应链安全建设,制定和实施供应链多元化发展战略,着力在网络布局、流程管控、物流保障、应急储备、技术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增强供应链弹性,提升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促进供应链全链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有利于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供应链动态应对风险的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做出快速反应。

 

全力推进“五个新城”建设,重塑城市空间格局

王训国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了“五个新城”的布局和基本建设要求,“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它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过去,我们曾经推动过“一城九镇”的建设,取得了预期的成绩,但我们做“一城九镇”的时候也花了不少精力。今天我们要同步建设“五个新城”,这是十分艰巨的任务。除了要有强有力的市、区组织领导、组织机制来保障,还要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新城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方法。

一、建议把“五个新城”建设成为新时代国际示范城市。“五个新城”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提出的,是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谋划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中推进的。在这样的特定时空背景下,目标还是要定高一点,能否以建设成为新时代的国际示范城市为目标?比如国际绿色生态示范城市,或者国际智慧智能示范城市,或者国际社区共享示范城市等等。按照这些目标,来细化下一阶段的目标、内容、项目、资金,挂图作战,相互之间比学赶超,用15年时间基本建成。

二、深化细化五大城市鲜明个性和特色亮点。建设五个城市不是比规模大小,而是比相互之间的特色,我们可以以功能为特色、以产业为特色、以环境为特色或者以管理手段为特色。比如说嘉定突出产业新城智能智慧,青浦推出滨湖城市等。

三、把产业新城和产业特色作为门户。借鉴国内外经验,新城建设中与产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咨询等,要和新城配套同步进行。聚焦新城产业特色和制定差别化的人才政策,做到产城融合,让新城真正吸引人、发展人、留住人。

四、鼓励知名科研院校积极参与新城建设研究。新城建设是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我们建设新城要避免过去出现过的“城市病”,建议邀请知名的国内外科研院校积极参与新城建设的课题攻关研究,在新城定位、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智慧城市、交通互联、生态宜居等方面,充分借鉴科研院校的专家智慧。最后,我们不仅要关注新城建设的形态,更要关注新城建设的灵魂。

 

李昕欣

上海要建“五个新城”,全世界都瞩目,上海市民反响尤为热烈,今天,我想围绕规划和配套提一些建议。

首先,在规划布局上,建议发扬江南园林文化,借助交通干线、河流小径,展现曲径通幽的特点,引导人群流向,可以像江南园林那样进行精细化设计。

其次,“五个新城”的建设风格要根据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形成差异,建设得各有特色。比如松江地区的天马山还有待开发,建议不要围山或依山而建,因为那样会使山的四周被封闭,又变成只有一个进出口的公园了,不利于山景四周向民众自由开放和与周边形成一体化休闲地带。又比如奉贤处于避风杭州湾内,适宜开发人造海滩,前期已有人工浴场的试验,可进一步扩大开发,在一定远处隔离并治理水底结构,建成一段沿海风景,使上海能有一片自己的优美海景。

最后,在居民的生活区和商业配套上,则不希望千篇一律,建议借鉴苏州金鸡湖建设,依据人文景观开展规划。

 

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我就数字化城市转型如何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谈一些想法。

随着市民对于便捷、安全、精细化城市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已经将很多资源和服务下沉到基层,形成街道片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基层管理服务模式。近两年来,政府通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在信息化、数字化对接上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完善相应流程和效能,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现在大部分社区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由于建设当中功能系统是分割的,互相之间缺乏关联,信息化改造目前仅仅在起步阶段,接下来的持续运营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智慧社区建设的内涵不仅仅体现在硬件方面,应该更多关注老百姓和广大市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有了硬件和场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体验,而这些问题都是今后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为此,我就抓住推进城市信息化转型契机,针对当前社区管理和社区治理中不易解决的难点和痛点,通过数字化推进过程当中的流程再造和规则重构,用创新思维打造社区共管共治新业态和新生态,谈一点个人想法。

第一,要联手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如何做到多方参与立体化配合,将现有信息数据的资源转化为真正有效的服务资源,通过规则制定进行安全可控的使用,从而发挥市场价值和调节作用?这不仅仅是政府也是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这方面有几个切口可以考虑:

1、研究将数据资源的转化进行安全可控的民用、商用和政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或者其他贴补的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此项行为,从而调用一部分资源和数据为日常社区管理及公共安全服务。

2、服务市民可以从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切口,注入社会力量。政府可调用相关资源,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这些基本服务如老年关爱、幼儿入托、便民就医、科学普及和特殊帮扶,从企业参与的角度做一定的投入,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和回报。

3、通过打造增值服务品牌获得持续收益和盈利模式。鼓励线上线下联合,不断拉长社区生活服务半径,打造一批高端定制产品,在社区中进行一些增值产品和服务链的拓展,有效增加增值收入,并随着居民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服务模式。

第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市民对于智慧社区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老百姓的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获得感。要以需求为导向,将社区内人口、房屋、车辆、设施、维保和公共收益等老百姓最关心的数据公开化、透明化,做到数据共享。通过这些操作解决现存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流程再造,构建新型业委会、居委会、居民和物业关系,从而实现社区共治和共管。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颖洁

众所周知当前“卡脖子”技术根源是原始创新不足,国家已经开始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科技教育要为未来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筑牢力量,上海取得的基础教育的成绩有目共睹,实践多年的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初现。

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体系建构还没有形成,已有的模式也已经到了升级换代的节点。热热闹闹的中小学科技竞赛背后是受众有限的真实现状。如何向更大范围的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技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是我们“十四五”期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我非常高兴地注意到昨天下午讨论的上海“十四五”规划的草案中也多次提到这方面,我结合前两年调研课题谈谈师资方面的问题。

参与市政协专委会调研中发现,上海具有跨学科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跨学科的通道设计不完善,上海教师面对差异化、多元化、跨学科主题的发展活动比较少,也不擅长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而这些都是与科技教育息息相关的要素。去年我又参加了九三学社的调研课题,调研中发现了与此相关的师资队伍的问题。

第一,从事科技教育对老师的吸引力不高,普通学校优秀的师资都集中在几门传统学科中,对青少年活动中心而言,现行的评价体系中相关教师的上升通道非常狭小,待遇一般,后续的师资供给堪忧。第二,师资培训的匮乏,我知道上海师范大学已经开始做了一些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师范类院校没有专门的科技类教师的培育学习,科技素养教育还停留在探索上。第三,合格的师资匮乏,现有的师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真正需求,很多学校的科技老师都是副科老师。第四,大多数的科技专家还游离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之外,主体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更多围绕科技竞赛来实现。

还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处境非常尴尬,为了通过升学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少年时期的大量精力被知识型的选拔考核占据了主体,孩子们还没有被科学点燃就已经被题海“浇灭”了。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浙江大学举办的一个拔尖学生培养论坛,论坛中有一个专家就不无苦涩地说,我们接收的所谓拔尖学生,其实只是比别人多做对了一两道选择题,并无特别差异。昨天也有高中高级教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的学生理科的基础越来越差。可以看到,科技素养的训练还是只针对少数学生、少数学校的锦上添花,科技素养教育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地位。因此我们课题组提出这样几点建议:

第一,制定相应的标准指导社会的认知走向。发达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标准可以参考,建议出台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标准,示范引领国家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风气,为上海市整体战略发展制定人才教育的“三C”标准,逐步完善和制定标准评价体系,尤其是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聘用,这一条九三学社已经作为提案提出来。

第二,要重视学校内部老师的培训。科技类教师的培训不应该只是传统的听报告做讲座,完成知识点的考核,而是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培养模式,通过实操,通过科学的项目化训练提高科学素养的水平。

第三,建议通过政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科协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区域性学习中心,将学校和社会打通,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社会团体企业,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科技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线教学的方式,探索资源共享,放大优质师资的辐射效应,缓解一线师资的需求压力,充分释放出数字化城市的活力和力量。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的建议”。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是社区健康服务保障的重要前端,这里先说一个现象,因为新冠肺炎的发生,许多专业人员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疫情防控做得好就是公共卫生做得好,把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划了等号,实际上是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也模糊了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的因果逻辑。在重大的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方面,上海是远远领先于国内很多省份,但是早年的甲肝疫情和红眼病疫情、近年的禽流感、青少年的近视率的提高、孕龄妇女疾病的提高等,不能不说我们公共卫生的服务保障还存在很多的缺陷,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总量严重不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属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服务,少有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可以调节。其中公共卫生医师从事的工作也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绩效考核。薪资收入与临床医师甚至全科医师都远远不能相比。这就造成了公共卫生医师相关技术岗位缺乏基本的吸引力。

第二,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医师的专业性也不够,在社区承担越来越多公共卫生任务的情况下,原本应该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负责的工作,现在相当一部分由全科医师和临床医师来临时帮忙承担。由于公共卫生方面的专业性不够,以及知识储备和经验的积累也不够,这个“帮忙”造成了实际工作的效果也打了折扣。

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标准滞后,截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仍然是参照2006年中央编办等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来执行的。我们上海市随后也有一个实施意见。随着社区卫生健康体系的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赋予了更多的健康服务保障的责任,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功能也大幅度的增加,而且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展,商务楼宇的剧增,城市社区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刚才说的文件,辖区居民数量的标准不足以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服务的人口。

第四,社区卫生服务不能新增绩效收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部分的经费是财政按照公共人员的数量拨付,而不是按照工作任务拨付,在已经缺编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的工作绩效还有额度限制。经过连续几年任务的累加,工资绩效额度早已到达峰顶,再累计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却不能有相应的累计收入,造成了多劳不多得的情况。

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希望将隐性的职能部门推到前台,因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乃至民生保障领域都离不开财政的强力支持与人力资源编制的核定。而这些都不是卫生健康委、民政局等业务部门所能解决的。我们希望关系民生保障政策落实的一些卡脖子部门能够像业务部门一样,站到前台,直接跟政策惠及的受众接触,倾听和体察民情,以改变固有思维和特殊审视的眼光,大力支持业务部门落实政策。

第二,希望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全员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按照2006年中央编办文件中所指出的工作职责的最基本的要求,将工作的重心偏重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预防、健康教育、保健等,建立全员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机制,全科医生必须承担、相关临床医师部分承担专业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将公共卫生服务作为职业岗位的一部分,而不是临时帮忙性质的工作。当然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专业的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

第三,实行动态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调整机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健康服务的综合功能、服务内容等,不断扩充新的功能和不断提高新的定位以及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不断变化的新的情况,在中央编办文件不能及时调整的前提下,缩短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调整周期,最长时间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一致,顺应社会服务的发展,保证数量足、质量高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队伍。

第四,放宽乃至取消薪酬额度限制,以保障全方位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为目标,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为基准点,增强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合理的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绩效评估体系。健全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激励机制,放宽乃至取消薪酬绩效额度的限制,切实遵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价值实现。(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宣传部 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