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接力,两位“九三人”的脱贫攻坚日志
从“大学副教授”到“挂职副县长”,从“一线城市”到“贫困山区”,从“机械工程专业”“应用物理专业”到“脱贫攻坚主战场”……
2016年和2019年,两位在上海工作的九三学社社员前后奔赴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并与盐津县结下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
他们是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范金辉和东华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卢洪伟。
一边是学校的信任,一边是盐津县委县政府的重托,而让他们背负最深的还是贫困群众的期盼和希望,“困难多并不可怕,我们就是来解决困难的。”
范金辉:找准“病根”,精准“靶向”
戴着眼镜、头发斑白、体型消瘦,整个人看上去儒雅而平和,这是挂职副县长期间,范金辉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上任后,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了解掌握县情,范金辉把下乡调研作为第一“功课”。在脱贫攻坚期间,他累计下乡300余天,走村入户200余次,了解情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迅速掌握了盐津县经济社会发展、农产品产业经营、中小学教育和村(社区)发展规划以及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初到盐津时,我人生地不熟,空闲之余难免想家。”因此每次去乡镇调研时,他都要去看看村里的老人、特殊贫困户,去附近的学校看看孩子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那样亲切。
“记得第一次入户走访时,我看了十几家贫困户,坑坑洼洼的泥坯房、歪歪斜斜的房梁柱、破破烂烂的旧棉被、简陋的摆设、昏暗的灯光,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是这样子……”范金辉告诉自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2019年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打响时,范金辉驻村抵乡已达100余天。通过广泛接触群众,他进一步摸清贫情信息,分析汇总,找准“病根”,精准“靶向治疗”,加大了对农危改、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的指导力度。
教育培训,点亮技术之光
盐津县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利润微薄,青壮年劳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范金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确保农民增收致富,他深知,技术加持是关键。
范金辉依托东华大学资源,主动牵线搭桥,邀请“三农”专家、肉牛养殖专家、电商专家,九三学社专家,东华大学营销专家,通过集中讲授、实践教学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向县、乡、村三级干部开展了政策宣讲、农业发展、肉牛养殖技术、虫病防控、电商技术、营销策略等培训。
“我们养牛虽然有积攒起来的土方法,但还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养牛,以后要在养殖技术、注意事项上多加学习,这个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培训后,原滩头乡新田村副支书石林说。
范金辉还推动开设东华大学学历提升教育盐津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到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行跟岗培训和行走教育提供机会,还组织了基层干部到上海进行专题培训。
师者仁心,搭建育人桥梁
青山环抱,云雾缭绕,盐津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水田新区第二小学校内书声朗朗。“我们学校老师用平板电脑上课,就是那种小小的、亮亮的,什么都可以看,好厉害!”就读水田二小的五年级学生蒋晓丽说起漂亮的新学校和新奇的教学设备,圆圆的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蒋晓丽家在庙坝镇黄草社区,2020年易地搬迁至水田新区,是东华大学的结对帮扶对象。
像蒋晓丽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范金辉通过东华大学积极开展“一个教职工党支部对接一名困难学生”活动,启动点对点关爱机制,通过捐资助学、心理疏导、朋辈教育等方式,关心关怀困难学生,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要发展,硬件条件提升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是关键。”为此,他积极推动捐赠物资工作,发动东华大学校友向盐津中小学捐赠电脑、图书以及衣服等爱心物资,捐资改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筹款改进黄草社区贫困卡户生活环境,确保孩子们在设施完善、秩序井然的环境下接受教育。
育强电商,助力山货“出山”
快递进村、直播带货、电商助农……盐津县东胜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海说:“自从电商销售进入轨道,我们的中药材就不愁卖了”!
产业扶贫要见效,打通销路是关键。盐津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绿色无公害产品。但受信息闭塞因素的制约,这些土特产待在深山无人知晓,卖不出价钱。范金辉想到了将土特产品快速变现产生经济效益的方式——电商。
范金辉通过电商与贫困户精准对接,打通了盐津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并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通过与京东、阿里集团深度合作,推出了一批网络品牌产品,有力提升了本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配合东华大学,筹划建立了东华大学盐津农产品展示专区和盐津线上销售电商平台,并利用上海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东华大学的展区帮助销售,提升了消费扶贫成效。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如今,盐津县的特色农产品天麻和乌骨鸡从简单的原材料供给,升级为高附加值的生态美食,远销海外。
卢洪伟:扶贫也要有“专业能力”
卢洪伟在盐津县的挂职在范金辉之前。挂职期间,经过不断深入的调研,卢洪伟撰写了二十多篇调研报告,其中涉及农业产业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污染物处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全域旅游等方面。通过这些工作,他对盐津县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除了协调物资援助、干部和教师培训等常规工作,卢洪伟还特别重视盐津县的教育发展问题。
盐津县有几所国家支持建设的小学,但是在单体教学楼、食堂、校舍楼等建设完工后,已闲置多年没有使用。这是因为县政府财政紧张,学校没有资金进行配套附属工程的修建。卢洪伟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县政府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为盐津县普洱镇河咀小学和兴隆乡大田小学申请到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的120万元,用于两所小学的校园附属工程建设。目前,河咀小学的300余名小学生已入驻新校园,结束了3年来租住民房进行教学的历史。兴隆乡大田小学相关教学设施设备也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挂职期间,卢洪伟还策划组织了一项别有特色的“行走教育”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支持,他组织了盐津县的孩子们到学校参观学习两周,也将上海的学生带到盐津县进行生活体验。在活动中,孩子们结下了别样的友谊。
另外,在校团委的帮助下,东华大学累计有3批次暑期学生社会实践团,共计30余人次奔赴盐津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国情宣讲到互联网+等各个方面,助力盐津县脱贫攻坚工作。
盐津县的孩子们,是卢洪伟最牵挂的群体,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他最想要实现的。东华大学作为部属学校,每年都有面向贫困地区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他多次前往盐津县高中学校,积极宣传东华大学这项招生计划,鼓励当地学生报考。经过他的沟通协调,学校还派面试专家组前往盐津,使那些因费用、交通等问题无法前往上海的学生们有了面试机会。通过卢洪伟几年的努力,目前,东华大学共招收了50多名盐津籍的学生。
“盐津县的挂职锻炼使我认识到,领导干部只有‘专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在挂职扶贫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卢洪伟认真负责、全力投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这也是他自始至终对扶贫工作的态度。
2020年,盐津县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实地评估脱贫摘帽。回首在盐津的挂职经历,范金辉、卢洪伟这些工作在扶贫一线的“九三人”,内心也为盐津的脱贫摘帽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相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盐津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图1:卢洪伟(左)和范金辉在盐津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前合影
图2:2019年1月,范金辉(右二)到普洱镇箭坝村慰问贫困户
图3:范金辉(左二)看望村里的孩子们
图13:卢洪伟在海子实地查看建筑工地
图14:普洱镇河咀小学整修前后
图15、16:兴隆乡大田小学整修前后
图18:卢红伟(右三)指导东华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盐津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图19/20:做好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宣传动员工作
图20:东华大学招生工作组在盐津县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