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应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邀请,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柳襄怀为该学院师生作题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记分离膜研制的峥嵘岁月》的精彩报告。
柳襄怀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原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长期承担国家973、863项目,从事离子束材料表面处理研究和应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3项。其中一种真空管栅网的处理方法使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军用或航天用的通用栅网上生长一层类石墨碳膜,达到抑制栅电子发射的目的,解决了我国在真空微波器件领域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
报告中,柳襄怀以两弹一星的影视资料作为切入点,将在场师生带回了那个举全国之力攻坚克难的峥嵘年月。原子弹要用纯净的铀—235作为核燃料。为顺利分离出纯净的铀—235,扩散分离膜的研制工作迫在眉睫。1962年春节,柳襄怀所在的上海冶金研究所成立了代号为“真空阀门”的第十研究室,开展针对“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绝密攻关研究。
柳襄怀讲道,为了攻克难关,研究人员们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名利,隐姓埋名,全身心地为国家绝密攻关尽力。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研究者们所诠释的“两弹一星”精神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报告尾声,柳襄怀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的讲话勉励在场师生。
(作者:九三学社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 于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