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大道同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九三学社一直响应党的各项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做党的挚友诤友,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949年9月,九三学社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九三学社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九三学社和中国共产党的联系交流十分密切,既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又是各自的良师益友,而九三学社发展至今,不仅在于共产党领导人与九三学社领导人之间的密切合作,还有历史上那些怀揣着赤子之心爱国爱民的九三先贤,他们是一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颇大的科技巨擘,以及大量刻苦钻研、勇攀高峰、有情怀却深藏功与名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
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先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我国的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先生是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程开甲先生,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赵九章,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他们为国家的富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九三先贤们不仅有个人的卓越成绩,甚至很多人身后的整个家族都是九三学社最值得敬佩的榜样。如我省的九三先贤“乐氏家族”,整个家族都体现了九三学社最为核心的精神“爱国为民”。在妇产科界曾有“北有林巧稚,南有乐以成”名声的乐以成教授,十年苦读进入了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她是华西协合大学医科第一位女博士、四川首位医学女博士,中国妇产科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她的哥哥乐以伦教授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是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奠基人,曾获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终身贡献奖”获得者,也是九三学社社员;乐以琴烈士是中国空军著名的抗日英雄,他曾击落日机八架的中国航空史上的首位王牌飞行员;受乐以琴爱国、救国、报国拳拳之心的激励,乐家老四乐以纯、老十乐以斌和八女婿杨仲德前赴后继地走上了抗日救国战场。
风雨同舟 肝胆相照
一百六十多年前,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国沉重的大门,中华儿女一腔热血没有放弃顽强的抵抗;一百年前,俄国革命的开始让马克思主义思想传进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奔走相告,让新思潮带领无数革命志士朝着正确的新方向拼搏前行。
1921年,在浙江嘉兴的一艘小船上诞生了红色的摇篮,我们的革命先辈互相谈论着未来的蓝图,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让“红船精神”永世传承;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在蒋介石的五次围剿中,我党秉持正义,不断斗争,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我党的深明大义开启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49年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激动人心的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从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到而今的全面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的誓言告白从不会延迟,他们用“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执着,攻坚克难,为这美好盛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的国家就像浩瀚的星辰大海,每个人都是一颗闪烁的星星,中国共产党是炽热的太阳,而民主党派仿佛是那轮明月,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巩固和发展,贡献了属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九三学社的前身为民主科学座谈会,诞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当时重庆的科技界、教育界和文化界的民主人土秉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怀,梁希、潘菽、税西恒、黄国璋等人时常在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劳君展的家中相聚座谈,在每一次的座谈中,每个人都深感有必要进一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于是便把这一座谈形式固定下来,命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其宗旨就是为了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的光荣传统,为团结抗战、争取民主而奋斗。
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早年参加同盟会,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起草了《五四宣言》,我时常觉得一个有理想的人应该早早就有远大的抱负和一腔热血,而拥有共同理想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向着光明奔跑。
1935年,许德珩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并与杨秀峰、张友渔等人组织和领导了华北各界救国会,提出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一代人的友谊在此时建立起来,而这友谊也牢牢奠定了我们九三学社和中国共产党深厚的友谊基础。
1936年的“西安事变”,北平文化界对中共主张释放蒋介石发出了不理解的声音,许德珩了解中共避免内战,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后,积极协助中共做北平文化界的思想工作,为团结抗战积极工作。
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为纪念这伟大的日子,民主科学座谈会为此改名为九三座谈会。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正式成立。
1948年3月29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华北学联为中共“策动组织”,“应立即依法严禁”,当日数万北大学生在沙滩民主广场举行纪念黄花岗烈士演讲大会,国民党派遣军警特务5000余人,在北大红楼对面架起了机关枪,许德珩与九三学社的袁翰青、樊弘教授临危不惧,如约演讲,许德珩在大会上挥动着双手,铿锵有力地号召,“今天的中国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在这里纪念黄花岗烈士,就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精神,与广大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前进!”前进!这是我社领导人最铿锵有力的宣誓声。
1949年1月,九三学社发表宣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和毛泽东主席的八项和平主张,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百年前的宣言穿过了时光的隧道,一直延续至今,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许多事件。
坚守初心 携手前进
每一位先贤都是国家的英雄,而每一位英雄心中都怀着大无畏的进取精神以及最真挚的爱国情怀,在那些动荡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坚守自己为人民为国家的初心,也始终记得自己是九三学社的一员,在缅怀先贤的过程中,我明白不管是战火纷飞的时代还是和平美好的时代,每一个时代缺的都不是那些最完美的人,而是那些从心底给出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的人。
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先贤,每每翻看着过往的历史,仿佛能听见那些激昂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而心里面荡漾的微波久久地回旋不止,在那些动荡的岁月里,有些人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发图强,一直坚守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始终记得自己是九三学社的一员。
历史的车轮从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蹉跎半分,而历史洪流中的一切困难,因为党的砥砺前行,现在的中国是涅槃重生的火凤凰,翱翔在东方的天际,世界大国的风姿令所有人不敢小觑,百年韶华逝去,而这盛世美景定能抚慰每一位英雄与先贤。
新的风帆已经飞扬,此时此刻我们在这个创造梦想的伟大新时代会更加出彩,作为新时代的九三学社社员,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深深地明白,个人的珍贵是因为国家昌盛,我将乘着九三学社的翅膀,铭记党的光辉理念,与全体社员一起肩负起使命继续发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程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