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8日,九三学社全国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在四川宜宾召开。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杨丹出席会议并致辞。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社会服务部部长徐国权主持会议。
丛斌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历程。他指出,四十年来社会服务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从无到有、尝试探索的“起步阶段”,2002年至2011年的从有到多、上下联动的“整合资源阶段”,2011年至2021年的不断创新、做精品牌的“系统化推进阶段”。四十年来,尽管服务思路、制度依据、社组织发展状况等主客观要素发生了变化,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始终秉持“与时代同行”“坚持科技特色”两大经验法宝,科普、“九地合作”等主要工作实现了传承接续,“智力支边”“对口帮扶”等重点工作始终一以贯之。与此同时,地方组织的活力不断迸发,“亮康行动”“同心康福”等地方原创活动整合跃升到了社中央层面,总结凝练出了“四十个字”的社会服务方针;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交办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任务。九三学社四十年的社会服务工作,充分体现了人民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围绕“新发展阶段,如何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丛斌强调,全面参与乡村工作振兴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学习。一是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把握“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二是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厘清“乡村”“产业振兴”等基本概念,掌握有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法律条款。三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做好定点帮扶四川旺苍、对口帮扶贵州威宁的工作。帮助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布局,利用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性功能,立足地方实际需求,帮助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教育、医疗、农技方面人才的培养,发展集体经济。四是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振兴农民、注重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等8个关键问题。
丛斌指出,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要注重“三个结合”。要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相结合,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自觉实现“四新三好”要求。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结合,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顺利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2035年发展目标。要与九三学社科技特色相结合,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目标。
丛斌要求,要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打造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的“升级版”。一是要有创新。要结合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树立基层治理新风气。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二是要有重点,重视做好农村文化振兴工作。弘扬农耕文化在内的传统农业文化,讲好“中国农业文化故事”。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作乡村振兴专题辅导报告
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刘胜安副司长作乡村振兴专题辅导报告
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河南、湖南、广西、四川、甘肃等10个省级组织围绕“‘十四五’时期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如何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会议主题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刘胜安副司长分别作了乡村振兴专题辅导报告。
会议期间,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沈光明和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关晶波分别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和宜宾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共宜宾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学焦出席会议并致辞。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二级巡视员陈克文及有关同志,各省级组织分管副主委、部门负责人,四川省委、宜宾市委部分机关干部和社员代表出席了会议。(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