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丛斌:提速生态产业发展是化解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


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战争和社会动乱,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全球多处出现严重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已相当严重。因为不合理地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由于过度填海造地,使用于维护海洋自净和物种多样性的滩涂面积越来越小;由于森林或草原破坏增加,水土流失面积也在增加。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中国人群的呼吸道疾病,肝、肾损害性疾病,肿瘤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WHO统计的102类疾病中的85类与环境有关。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树立生态资源是人赖以生存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处理好产业变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它依赖于生态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实现。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以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其中生态产业的发展应属第一要义,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制和基础性工程。

因此,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无疑是解决生态危机关键有效的路径。

如何合理规划生态产业

从目前分析来看,生态产业具有以下4大功能:

一是增大自然资源存量。使自然资源存量增大是生态产业设计与开发活动的宗旨,发展生态产业的最高目标是在求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良性循环,使生态体系产生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提高和扩大自然生产力的水平与能力。

二是提高资源生产率。生态产业系统是为提高生产率而设计的,但这一生产率要用“资源基本生产率”的概念来评价,即从资源的原始投入对生态体系的作用算起,到产品退出使用、回到生态体系为止,通过产业链的链接与转换过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使生态资源在原始投入和最终消费方面提高效率,进而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全面持久地提高生产率。

三是社会性长期需要。生态产业应该具备社会性,即它建立的是依社会长期需要为主体的商业秩序与环境,它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建立的秩序既要使商家及产业链上各方获取利润,而且要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着长期的友善与协调。

四是系统创新活动。生态产业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它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生态经济为约束,通过探讨各产业之间“链”的链接结构、运行模式、管理控制和制度创新等,找到产业链上生态经济形成的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并以此调整链上诸产业的“序”与“流”,建立其“产业链层面”的生态经济系统,再以该系统为牵动,在相关产业内部,调整其“流”与“序”,形成“产业层面”的生态经济系统。最终,生态产业应该是这两个层面上系统的交集,它要通过链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创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

生态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形式,可达到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保证其活动不超过环境容量范围。因此,在规划生态工业园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合理,区域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要合理,要充分考虑物质、能量流动的数量、质量和方向,在保证各条产业链有足够的资源的情况下,不超过资源可利用的阈值。在分析生态系统生态阈值的基础上,对生态产业进行合理规划,使产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结构相适应,以符合生态系统耐性定律。

和谐共生是生态产业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可以说,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这一要求,以更大力气加快生态产业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发展人、完善人之必须。这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更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和谐共生作为生态产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生态文明理论赋予新的内容。和谐共生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在生态产业范畴是不同产业之间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生态文明高级社会形态,使人们牢固树立以和谐共生为价值观的积极实践和重要经济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生态农业发展

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此作出批示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态农业是唯一的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机制和有效途径;二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解除民众心理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促进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助推农村科技文化普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稳定农村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五是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

发展生态工业推动产业升级

生态工业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工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建立互利共生的工业生态网,利用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物质和能量的最大利用以及对外废物的零排放。

它要求综合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一切有利于工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上使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建立宏观的工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微观上要求工业生态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工业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建立微观的工业生态经济平衡,从而实现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发展道路。

生态工业的建设包括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在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商品和“三废”(废气、废液和废渣),结果是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生态工业是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实行循环经济,将“三废”作为生产原料,既节约了资源,又改善了环境。

另外,传统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相互竞争为主,而生态工业实行循环经济,其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整个产业链密切相关。在科技创新方面,传统的生态学是以研究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为主,而现代生态学则拓展了人和环境的关系。传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提高人的物质福利,而生态经济学则研究如何全面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这两个学科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成果。所以,生态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体现这两个学科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发展。  

建立生态工业可以针对工业系统薄弱环节,有选择地进行改造、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促进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多级利用,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逐步完善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开拓物质循环新通道,使生态产业链不断得到强化、网络化,完成由传统的重污染行业到绿色产业的战略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废物排放的开放型线型物质流动过程向整体半开放、局部封闭的准循环物质流动模式转变;促进传统工业的生态经济结构重组和生态经济结构转变,提升生态工业企业建设水平。

建立生态工业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落实力度,使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支柱产业,逐步建立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引导并支撑区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工业逐步从概念走向实践,合理利用和配置自然资源,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生态工业建设,可以引导、辐射、改造传统产业,利用生态工业自身的示范作用,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的潮流,建立起相当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态产业链条,以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或少污染、资源再生、废物综合利用等方式,实现产品绿色化和生产过程清洁化,推动工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推进传统产业生态转型和结构重组,加速工业生态系统进化演替过程,引导企业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让生态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长期以来,服务业一直被视为无烟产业,是低资源消耗、轻环境污染的产业类型,对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重视不够。但研究表明,随着服务业发展,其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因此生态服务业应运而生。在我看来,发展生态服务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改变消费观念有助于政治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刹住公款送礼、大吃大喝等不正之风。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从我做起,身体力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节日效应,对节日期间的不正之风保持高度警惕,加大查处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在逐步培养社会勤俭节约之风。

不少媒体调查发现,中秋节前,过去广受诟病的“天价月饼”在各地市场占比很少,简装并具有传统特色的月饼占据市场主要份额。高档饭店一座难求的风光不再,一些官员两节期间集中“礼尚往来”的现象日渐减少。更多官员远离奢靡享乐行为。

与此相关联的一些不节俭、浪费的社会不良风气也有所改变。“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靡之风除了物质上的浪费,更可怕的是对人精神的腐蚀。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而且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促进了生态服务业发展;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发展生态服务业,又可促进“八项规定”的落实,也降低了某些因饮食过量所患疾病的发生率,既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利于政治文明建设。

二是有助于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生态服务业的内容之一,它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人的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生态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

三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生态服务业是指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发展的服务业。其发展在总体上有利于降低城市经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发展节约型社会,是整个循环经济正常运转的纽带和保障。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制。生态服务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四是有助于社会建设。生态教育是生态产业的内容之一,教育又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教育可提高生态意识,打造生态文明。开展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和塑造生态文明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辐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金字塔”范式,而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生态教育,它为我们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我们要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文明的完善。而要全面地强化生态意识和提升生态文明,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从“物的开发”向“精神的开发”转换,进行全民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状况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资源。生态教育不仅仅能使人们获得对生态系统知识的认知,而且更具有突破“知识本位”,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生态情感的功能。因为只有热爱大自然,才能自觉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 本文刊载于《中国人大》2016年10月5日第19期,总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