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这场科学报告会达到“三高”——九三学社十五届二次全会科学报告会侧记




null

科学报告会现场

     迎来了一场大雪的北京,又迎来了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科学报告会,12月15日,会场外白雪皑皑,会场里翻涌着笑声与掌声,暖意浓浓。

微信图片_20231218094824.jpg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卢柯主持科学报告会
     如果说,一场报告会的吸引程度有指标的话,那么这场报告会达到了“三高”,不仅有高参与度,还有高“抬头率”、高“附加值”。

点燃报告会“三高”的,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主讲的报告。




01
把交叉融合刻进DNA中

“科学就像是剪刀,将人类知识拆分为不同的科目,是分科之学”。在此之上,樊春海更关注交叉学科:“在没有被探索过的科学交叉地带,就是产生新知最活跃的区域。”樊春海所作的报告题为《核酸信息材料:BT—IT交融发展带来的无限潜力》,带领着听众站在生物、计算机、化学的交叉路口,领略DNA的奥妙。

null

樊春海在报告中
     “DNA就像柔软的毛线,只不过是直径2纳米的毛线,本质上是由AGTC四个字母编码形成的高分子材料。DNA只有进入细胞中才是有生命的。”樊春海科普时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一条长毛线如何避免成杂乱的毛线团?现在,人类可以利用DNA技术,把AGTC四个字母编织成任何想要的图形。”樊春海研究团队研究的框架核酸,是一类人工设计的结构核酸,为分子识别提供结构支撑、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工具。

“DNA做成何种材料可以代替生物材料,例如器官组织?在体内体外,又如何保证DNA材料的稳定性?”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问道,他关注DNA的医学应用和稳定性问题也是场内很多委员所关注的。

“DNA可以做成凝胶材料,其硬度高,且可调节,在临床实验中效果很好。DNA结构的不稳定性来源是酶的切割,在体外的可见光、电的环境中,反而非常稳定。所以在环境中将酶的问题解决,DNA材料的稳定性就可以保障。”樊春海一一回答。

null

丛斌在提问中
     樊春海提出的DNA的存储应用更是超出了听众的想象。

樊春海介绍,2020年,全世界的数据达到44个ZB,光存储这些数据就需要一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且储存时间有限,耗材高。而DNA存储的优势,不仅在于存储的容量极限可以提高7个量级,如全世界44个ZB的数据可用214公斤DNA存下来,更在于它的寿命可以达到几十万年甚至百万年,解决了人类文明长期存储的问题,且DNA几乎不需要能耗来存储。

“因此,DNA存储技术在政府、科学界和产业界获得极大关注。”讲到此处,场内听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个新奇的“知识点”。


02

把小菊花做成大产业

 “这是风车型菊花,瓣形宛如风车,广受年轻人喜爱”“这是乒乓球型菊花,由六七百个小花组成的花球,如乒乓球一般 ”……陈发棣所作报告题为《菊花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为听众介绍了看似不起眼、实则有大作用的菊花。

null

陈发棣在汇报中

从纳米级DNA 到百亩菊花园,听众们大饱眼福,而陈发棣口中菊花,有不少是自己团队选育的稀有品种。

长期以来,陈发棣从事菊花遗传育种研究,他带领团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菊花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菊花资源5000余份,育成不同类型的菊花新品种400余个,获授权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13个。

好看、好吃、好玩、好用(药用)的菊花拉动的“花卉经济”绽放出勃勃生机。陈发棣介绍了一组数据,园艺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重要支柱产业,每年种植面积4.1亿亩,产值达3.6万亿元,占我国种植业总产值近60%。

“南京农业大学江宁湖熟菊花基地,曾经一年内接待60多万游客,共有5000多份菊花资源。”陈发棣介绍,近年来,在全国的版图上,以菊花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基地已达20余个。

与此同时,扶贫路上也处处飘满菊花香。从贵州“梯田”绽放到青海“雪域”,不断刷新菊花种植的海拔纪录。在贵州麻江、青海乌兰、湖北麻城等地,南农大菊花育种团队通过品种和技术带动当地菊花产业。

“作为从事农业科研20多年的工作者,我很佩服陈教授团队,能够把小菊花做成大产业。菊花不仅在美学观赏、健康医药,甚至乡村振兴发挥巨大作用。”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会副主委,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院长李启云感慨道。


03
一场报告会何以有“高附加值”?

提问环节中,只剩最后一个名额,多位委员争相举手,“最后请这位举手的女士提问。”主持人话音刚落,一位男委员却起身道:“是我吗?”语毕,场内笑声一片。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未命名.jpg

委员在提问中
     “您的报告太精彩了,我还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我们加个微信吧,以后多多联系”……在报告后,委员和代表们把报告人团团围住。与其说这是一场报告会,不如说是一场科普会、交流会。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会主委、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主任朱春云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听了樊院士的报告,颠覆了我对DNA的传统认知。我是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之前的DNA研究仅局限于生物领域,而樊院士把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融合在一起。DNA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站到西部发展的角度上,我希望以后能邀请樊院士,将最新的前沿理念科普到西部来。”她说。

第二场报告会上,朱春云则十分关注本地菊花育种的问题,她提问:“结合青海的生态环境,是否有适合本地的耐寒性、抗逆转性好的品种?”和朱春云一样,李启云关注在菊花在东北的培育。

科学报告会给与会嘉宾们提供了普及知识、打开思路、交流经验的机会与平台。

一直以来,九三学社中央十分重视科学交流与科普工作,举办科学报告会成了每年九三学社中央全会的“保留节目”。自2014年至今,九三学社中央举办过37次科学座谈会。2013年成立的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经过多年建设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网络化科普工作态势以及专家专业化队伍格局。

作者 _ 薛蒙蒙

图片 _ 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