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刘忠范:大科学装置建设要把握好“度”


本报讯 (记者 高枝)在怀柔科学城建设规划中,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套大科学装置建设是重中之重。针对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昂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在与李景虹、王元青、王先进、赵宇亮委员共同提交的九三学社联名提案中建议,耗资巨大的大科学装置建设要把握好“度”,既要考虑科学依据,也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的顶层规划。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来完成,并瞄准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基础研究设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目前全国在建和运行中的大科学装置近40个,已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北京市正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怀柔科学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刘忠范表示,大科学装置建设和维护投入巨大,需要慎之又慎,不能盲目上马,在目前的国情国力下,不能贪大求全,好大喜功,搞成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展览馆。应当有国家规划,把握好“度”。其次,投资巨大的大科学装置涉及国家有限的科技经费分配问题,不能单纯从科学和技术角度论证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需要政治性的决策。政府决策者在充分考虑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需求、当年度经费预算的轻重缓急,以及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政治意义上的最终决策,以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此外,刘忠范建议,大科学装置建设应与国家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同步进行,让科学家们回归科学精神,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好奇心,做点真正有意义的科学,而不是忙于追逐“文章”和“帽子”。在政府管理层面,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软环境建设,营造一个创新性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土壤,摒弃当前过于急功近利的“数字化”评价机制,让大科学装置真正产生与其巨大投入相称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变革性技术突破。

科研设备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对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科研队伍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刘忠范建议,大科学装置建设对振兴我国科研设备制造业是一个重大机遇,国家应从政策层面给予引导和倾斜支持。“例如,在科学城和大科学装置建设规划中,设置配套仪器和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专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打造科研设备产业链,助力中国制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