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利用大舞台 展示好形象

——邵鸿接受《团结》杂志记者专访


2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在机关接受《团结》杂志记者专访。2017全国“两会”大幕即将开启,民主党派如何利用人民政协舞台更好发挥作用,党派成员期待,人民群众关注,也是此次专访的主题。

邵鸿认为,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俞正声同志担任全国政协主席以来,为提高工作效能、加大建言质量,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如重启双周座谈会、每年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压缩提案数量强调提案质量、开展监督型考察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也“传导”到民主党派。这些年,民主党派围绕政协开展工作数量显著增加,议政建言质量逐年提高。随着政协制度的逐步完善、工作机制的逐步健全,民主党派组织愈发重视在政协平台发挥作用,党派成员更加积极参与在政协的各种履职,而这种广泛热情参与进一步促使政协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二者的良性互动使得政协活力大大增加。

邵鸿认为,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建设方面虽然有许多创新,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什么问题可以拿到政协协商?在什么时间点协商?以何种方式协商?协商之后如何落实等。这些都需要用机制来明确和保障。

邵鸿认为,民主党派要利用好人民政协舞台,就要做到“三个三”。一是议政建言要具备有调研、有见解、有胆量等三个品质;二是要重点关注本党派优势领域、民主政治建设领域、政府不同部门利益冲突领域等三个领域;三是用好党派机关专干、党派组织整体和社会等三方面力量。

政协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最高平台就是在“两会”上提出自己的提案。作为一位有15年“协龄”和曾经担任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的老政协委员,对于为什么有的提案会被社会诟病,什么样的提案才是一份好的提案,邵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些年全国“两会”期间收到的提案质量逐年提高,但仍然有一部分属于低水平重复。究其原因,主要是情况不准、调研不深、对策不当。一份好的提案就是要克服这三个缺陷”

邵鸿还就如何发掘提案线索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文/侯艳华 摄影/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