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史工作,韩主席的讲话既肯定了以往所取得的成绩,也谈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强调明确了社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努力方向,讲得非常精彩。韩主席的讲话,使我们的会议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
会议过程中,同志们对参政党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几乎每一位同志都谈了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无论是参政党理论研究还是社史工作,目前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要加快体制和机制建设,使这两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做到有章可依、有文可据,用制度来推动和保障工作的开展。比如有的同志建议要成立社史工作委员会,要明确岗位和职责,出台正式的工作条例,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第二、社中央应该加强规划、指导和培训,通过科学规划来指导全社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的开展,调动全社的积极性,并使地方组织明确任务,行动起来。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全社特别是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员素质,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不少同志提出,人才缺乏是制约我社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通过引进和培养,通过与社会上相关单位和个人建立协作合作关系,甚至可以聘用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整合力量,以保证工作的推进和开展。
第四、还有较多同志提出,要下大力气加强资料建设和史料收集、整理工作。要分工明确,建章立制,特别要把抢救史料的工作抓紧抓实。同时要认真搞好档案管理和资料的整理、使用工作,完善制度,为两项工作奠定基础。
第五、还有不少同志提出,希望社中央和各级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精品意识,打造名牌,有所作为。
我大致概括一下,比较重要的就是这五方面的问题。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提得很好,符合我们的实际。有些在报告和计划中已经谈到了,但确实也有不少问题没有涉及到或者反映得不够充分。所以会后社中央研究室要认真研究,加以采纳,使我们的有关文件更加完善,工作做得更细致。
下面我想就大家提出的若干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
一是制度问题。这是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本次会议的有关文件已经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思路。会后还将形成一个纪要,把会议形成的共识明确下来,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很重要的,正如同志们所建议的那样,尽快就我社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在以往各地工作经验基础上出台具体的工作条例。在条例里对一些问题要进一步加以明确,比如工作委员会要不要设,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社中央曾经在1983年就成立了以许老为首的社史工作委员会,但换届以后没有调整,各省(直辖市)也没有专设。民进中央明确规定了各省都要设立党史工作委员会。我认为这一点可以考虑,中央和各省级组织设社史工作委员会,由主要领导牵头,以加强这项工作。另外,理论研究中心要不要设,目前有的省已经设了,有的叫中心,有的叫小组,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我认为也可以考虑,是否在工作条例里加以规定。当然不要搞一刀切,还是要根据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勉强设,最后就是形同虚设。但无论怎样,至少应该把这件事提上日程。另外,关于设岗的问题,也应该在条例里明确,比如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是不是要设专岗,或者不设专岗如何明确职责,我认为这也不要搞一刀切,各省要根据自己人员、原有岗位设置和有关工作开展的情况,灵活掌握。但不管怎样,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条例里加以明确,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做好规划、加强指导。这也是大家意见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社中央提出了关于社史工作的规划,但对理论研究工作,目前还没有很好地理清楚,所以没有拿出一个规划。通过这次会议,我感到这确实应成为我社今后的一项工作制度。无论是社中央还是各省级组织,在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方面,都应该有一个规划。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有一个五年规划,最好与我们的届期吻合;至少每年应该有一个工作计划。社中央今后要下力气搞好组织协调,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今后社中央在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方面,可以考虑设立课题,组织申报,用这样的办法起到引导作用,并给地方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资源和支持,更好地整合多方面的力量。
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社中央也应该做工作,比如很多同志提出培训问题,无论是参政党理论研究还是社史工作,都有些规范和技巧,稍加培训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组织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编制索引和有关资料,出版内部刊物等,这些都是社中央可以做的工作。顺便说一下,社中央研究室最近准备出一个社史研究通讯,在这本刊物里,既介绍有关社史研究成果,也介绍相关信息,发动全社成员共同参与,大家可以发表自己亲见、亲闻、亲历的一些社史资料等,以此推进社史工作。总之,社中央在这方面可做的事很多,这些工作怎么做,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
三是经费资助的问题。会前会后有些同志跟我谈,说能不能在经费方面、资源方面,对基层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我觉得可以理解。前天的会上我也讲了,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家要把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做出精品来,只要能出成果,社中央就一定给予支持。现在经费不象前些年那么困难和紧张,社中央有条件给予一定的扶持。但问题是我们要有一个机制,不能说哪个人认为你这个成果很好,社中央就拨一笔钱给你。要有个比较科学的程序,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要有一定程序来保证公正、公平,让最需要的人和最需要的项目得到社中央的支持,金额也要比较合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课题申报的办法,凡是经过申报,经过一定程序评选出来的成果,社中央给予一定的支持。支持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支持出版;重点工作需要支持的,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或者提供信息、资料、人员的帮助,等等。但一定要用机制来保证这项工作。这是其一。其二,要有个分担机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个责任的问题。省级组织对于本省理论研究和社史工作在经费上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还要积极向地方党委和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经费。昨天内蒙的同志介绍说,他们从自治区政府拿了10万元搞社史社志,这是个很有成效的做法。经费不能完全靠社中央,社中央不给钱,这个工作开展不起来不怪我们,不是这个概念。
四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奉献精神。这次会议,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全国各省条件不同,基础不一样,但都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工作,地方组织已经走在了社中央的前面,对于社中央进一步开展这两项工作很有启发。比如辽宁省的理论研究就非常好,值得推荐。另外,地方组织有很多很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经验和做法,社中央理应加以总结和推广,从面上推动相关工作。各地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精神,即不等不靠,努力探索新经验,为社中央,为全社的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要提倡奉献精神。在条件比较差,有很多制约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仍能把这两项工作做好。嘉兴的王天松同志在会上介绍了他们20多年坚持不懈研究褚辅成的经历。嘉兴应该说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却做出了成效,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辽宁的杜铁光、天津的王世铎等同志,并没有很好的条件,但他们多年来自己埋头做,付出很多,但是收获也很大。我们确实要提倡这样的奉献精神,才能把这两项工作做好。
最后,我想提两点要求。第一、刚才韩主席已经讲了,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希望大家回去以后,把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特别是韩主席的重要讲话,向各自所在的省级组织领导作一个汇报,传达好会议精神。不要会开完了,回去后信息就慢慢衰减了,一层层衰减到最后,像韩主席讲的,过几年只剩下一句话,再过几年连句话都没有了。
第二、会后很重要的一项具体工作,就是要结合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计划的制定,认真研究,拿出这两项工作的基本规划,有条件的做长一点,条件不够的做一年到三年也可以,但是要做一个规划。通过这个工作,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并且与社中央的有关工作规划相衔接。请各省级组织在12月底前把工作规划报到社中央。不少同志提出,社中央应该把要搞哪些题目,定哪些重点采访人物,以及怎样开展工作,在规划里加以体现。大家可以根据这次会议的有关文件,结合自己的情况自行制定上报以后,有些东西可以整合到社中央的规划里。另外,要加强协商和沟通,社中央可以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上下互动,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社史工作,不怕慢,只怕站。即便力量薄弱、条件欠缺,但只要坚持不懈,10年、8年一定能够做出好的成果。反之,如果条件很好,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不一定能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关键是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