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1946年


1946年1月6日 为促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张西曼等人邀请重庆学术界人士举行“九三座谈会”。会议一致认为: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完全公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会议决定成立“九三学社筹备会”,推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等筹组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筹备会在筹备建立九三学社的同时,为促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做了积极的努力。

1946年1月10日—31日 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者有国民党代表8人,共产党代表7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9人,共38人。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改组政府的协议等五项协议。

1946年1月18日 九三学社筹备会召开会议,发表《对政治协商会议之意见》,表达对政协会议的声援,并提出建议,主张:开放中央和地方政权,大量裁兵,废除保甲,确保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以及经济民主化等,并主张制定具体方案,贡献政治协商会议,等等。23日,该意见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

1946年2月14日九三学社筹备会负责人对“较场口流血惨案”向新闻记者发表谈话,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的残暴罪行。

1946年2月24日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在重庆正式成立,选举张西曼、许德珩等25人为理事,张西曼任理事长,许德珩、潘菽、孟宪章、吴藻溪、张雪岩、王卓然、孙荪荃、谢立惠、雷启汉等人参与该会。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成员与九三学社有较大的重合。

1946年4月8日九三学社再次集会,形成九三学社筹备会《对东北问题的意见》,主张“东北政权应由人民用民主方式自行决定”。10日,该意见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

1946年4月13日—19日九三学社筹备会张西曼、王卓然、张雪岩、许德珩、雷启汉、吴藻溪等人先后向中共致函悼念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乘机遇难烈士。褚辅成撰挽联悼念“四八”烈士。

同日,《新华日报》发表关于《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呼吁停止东北内战》的报导,提出三项主张:(一)东北内战必须停止,政府应给予东北小组以工作上之便利,协商解决一切问题,东北之民众武装应予承认,伪军不应庇护,政府应立即停运军队去东北。(二)任何国家不应替一方面运输军队,接济军火,而使内战扩大。(三)政协决议,停战命令,整军方案必须在全国各地彻底实现。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筹备会经过4个多月的积极工作,在重庆青年大厦召开了九三学社成立大会。到会的有:褚辅成、许德珩、梁希、税西恒、黄国璋、张雪岩、詹熊来、潘菽、黎锦熙、李士豪、刘及辰、彭饬三、涂长望、卢于道、张迦陵、吴藻溪、王卓然等50余人。会议公推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为主席团。在成立大会上,褚辅成致开幕词,许德珩报告筹备经过,税西恒报告社费收支账目。大会发言之后,通过了《社章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及致美国国会电文。会议支持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要求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无条件实行停战协定、政协决议,为促进中国和平民主的唯一有效途径,任何党派不得有任何违反停战协定、政协决议的行为”。会议选举潘菽、张雪岩、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吴藻溪、黄国璋、彭饬三、王卓然、孟宪章、张西曼、涂长望、李士豪、笪移今、张迦陵、严希纯16人为理事;卢于道、詹熊来、刘及辰、何鲁、侯外庐、黎锦熙、梁希、陈剑鞘8人为监事。

1946年5月12日九三学社理监事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社务和时局,决议设总社于京、沪区,设分社于重庆、武汉、成都、昆明、香港、广州、北平、天津及伦敦等地;推举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张雪岩、潘菽、黄国璋、吴藻溪为常务理事;梁希、卢于道、詹熊来为常务监事。

1946年5月24日褚辅成、王卓然接受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专访,主张立即停止内战,并严厉指责“警管区制”与人民基本自由抵触。

1946年5月26日重庆各界人士时事座谈会发起“呼吁和平、反对内战”签名运动,九三学社吴藻溪、王卓然等人签名。

1946年6月12日九三学社上海分社成立。公推褚辅成任主任理事;推禇辅成、许德珩、孟宪章、笪移今、陈乃昌、孙荪荃、徐甫等7人任理事。

1946年6月23日上海10万人民反内战示威,公推马叙伦等11人为和平代表赴南京请愿,在南京下关车站遭国民党特务殴打。26日,九三学社发表致南京受伤人士马叙伦等慰问电,祝“早日康健,继续为和平民主运动努力奋斗,本社同人誓作后盾”。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内战正式爆发。九三学社发表对时局意见,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当局允许外国在华驻军权、内河航行权、公海捕鱼权、放弃关税自主权、国共谈判外国公断权等。

1946年7月3日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一九七次会议单方面作出决定,宣布“于本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

1946年7月8日吴藻溪在《新华日报》上就国民党单方面宣布召开“国大”发表意见,指出“这次国民党有势力的人单独宣布国大召开日期,其目的有二:“一是为转移目前蓬蓬勃勃的人民反内战的民主运动的目标;其二是国民党当局不承认中共、民盟及无党无派人士的意见,所以妄想搞出一个一党专政的国民大会的所谓‘民意’机关来,好作为推翻政协决议、进行内战的好工具!”

1946年7月20日延安《人民日报》刊发通讯,对九三学社6月26日发表对时局意见进行报道。文末对九三学社做了介绍:“九三学社系文教、经济界名流褚辅成、许德珩、王卓然等所组织,成立于今年五四节”。

1946年7月28日九三学社领导人参加重庆人民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大会,许德珩任主席团成员并参加陪祭,褚辅成撰挽联悼念。

1946年9月3日九三学社发表《为国际民主胜利周年纪念宣言》,主张立即全面停战,实行政协决议,解散特务机关,严惩战犯、汉奸。

1946年9月16日重庆各界追悼陶行知,九三学社为发起单位之一并参加筹备工作。22日,“陪都各界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在重庆临江路沧白堂举行,许德珩参与陪祭,参加追悼会的各界人士达二千余人。

1946年10月11日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当天下午蒋介石宣布如期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

1946年10月24日 褚辅成、王卓然、张西曼、许德珩等以九三学社的名义对时局发表意见并刊登在《新华日报》上。意见要点是:“要求蒋主席立即回京,下令停止内战,负责主持和平谈判。马歇尔特使应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对华政策,采取公开而中立的态度,帮助中国人民制止内战,实现民主。”要求国民党政府“恢复和平谈判,下令永远停止内战,以求真正的和平民主之实现”。“马歇尔特使应采取公正的、中立的态度,帮助中国人民制止内战,实现民主,否则无继续留华之必要”。

1946年10月27日九三学社重庆分社成立。推举税西恒、何鲁、吴藻溪、左昂、谢立惠、詹熊来等15人为理事或监事,并通过议案,希望美国人民有效制止美国政府在华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错误行为。

1946年11月5日九三学社重庆分社领导人接受重庆《新华日报》专访,发表谈话,反对召开非法国大,指出“如以国家人民为重,还是遵循各党派签订的政协决议为重”。

1946年11月10日九三学社重庆分社参加渝人民团体集会,呼吁全民制止“国大”。同日,禇辅成、孟宪章与谭平山、李济深等人联名致书国民党当局,要求“国大”开会日期暂行延缓。

1946年11月13日许德珩、周炳琳等教授发表时局观感,反对召开一党“国大”。许德珩称:“此次国大断然召开,政局前途不堪想象,是以深感个人责任之大,故若非各方协商一致参加,我个人不拟赴京。月来此间各方人士均为政局焦灼万分,咸以国大之如何召开,为国计民生祸福安危之关键。我等力主各方应于此时作严正之表示,以对国事前途判明责任。”

同日,褚辅成在上海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发表谈话,认为“依照政协规定,国大召开之期由政协商定,故应由各党派商定一国大召开之日期”。希望国共和平谈判成功,共谋国事。

1946年12月29日 九三学社、民主建国会等11个在沪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联合发表声明,对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并公布所谓“宪法草案”表示坚决的反对,认为“这一宪法的产生基础及其基本精神,彻头彻尾是反民主的,反政协的”,因而不能承认;要求立即停止内战,恢复和平,重新召开政协会议,建立联合政府,在实行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和平团结的国民大会,制定真正民主的宪法。

1946年12月30日许德珩、袁翰青联合北京大学48位教授就北大女生沈崇被美军污辱事件,致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抗议书,抗议美军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