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回忆父亲二三事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前辈既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又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他们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过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振兴中华、国强民富,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创建设新中国的伟业。

解放前夕,南京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为获得蒋介石和美军更多情报,受中共地下党领导人习仲勋的委派,我的父亲涂长望打入美国大使馆工作。父亲英语好并胆大心细,在朋友的帮助下,冒了很大的危险将情报转交给地下党,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任命涂长望为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当时,身为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的涂长望既不是中共党员,也不是军人,可见党中央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尽管涂长望的下属和同事们大都是中共党员和复转军人,但他们相互尊重、团结一心,为开创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气象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的最高国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涂长望及各方面的专家经常被邀请参加商讨国家发展经济和科学的大事。有真知灼见的科学家们畅所欲言,实事求是地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党中央在建国初期对知识和人才是非常尊重的。遗憾的是这一优良传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左”倾路线所干扰。

1961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在显眼的版面刊登了涂长望的科学论文《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的问题》,为我国在气候变暖的研究方面开了先河,并被20多个国家的报刊转载。涂长望是世界上最先关注气候变暖的少数科学家之一,是中国的第一人。20世纪中期,社会上对气候变化是有争议的,涂长望早有意从事这项研究,只因在局长这一领导岗位上事务太忙,政治运动又多,未能如愿。

1959年,涂长望患脑干瘤病倒了,病休中他有了时间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恰逢《人民日报》科技部编辑向他约稿谈有关气候变化的问题。重病在身的涂长望虽然双眼不能聚焦、嘴歪舌硬、说话困难,手也写不好字,但出于中共党员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他深知自己在世时日不多,决心再搏一次,把有关国家和人民需要知晓的气候变暖问题通过党报尽早告之国民。这是执政党和负责任的科学家共同关注的大事。他找来气象局资料室的谭冠日和宣传科的陈少峯两位青年协助。据谭冠日回忆,涂局长先口述提纲,再由谭冠日查阅有关文献和统计气象资料,写好草稿交涂局长审阅,经多次修改最后由涂先生定稿,历时近三个月终于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后的科学论文。

他就像一枝蜡烛燃尽自己,将光明照亮人间,为党和人民,为世界科学作出了最后的贡献。(涂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