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社史人物--潘菽


潘 菽(1897-1988),江苏宜兴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之一, 九三学社成立时为理事,后历任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从1958年起一直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曾任南京市和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1897年7月13日,他出生在一有着“耕读传家,不入仕途”祖训的书香之家。1920年,潘菽大学毕业,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考取了官费留美。 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潘菽学成回国,应聘到建立心理学系最早的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潘菽先后任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校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直到1956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所长,在大学任教长达30余年。在30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为我国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同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南京大学心理系并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担任所长。他的基本思想是:我国的心理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要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服务。他是中国心理学工作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研究者。他认为心理学必须对人的本质有一个符合科学的理解;认为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具有二重性质的中间科学,是跨于两大科学门类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他特别指出,心理学研究必须贯彻生活实践的观点,而不能采取把心理现象孤立化的观点;要对人的地位有一个恰当的理解,而不能把人的心理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以至人兽不分。他把整个心理活动分为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两个主要范畴,认为心身问题是一个体用问题,即身体是心理的主体,人脑是心理的主要物质器官,而心理是身体,尤其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作用。在他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古代心理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潘菽不仅是一位有渊博心理学思想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早年在北京大学就读时即参加了“五四”运动,是被捕的32名爱国志士之一;抗战时期1939年,潘菽与梁希、金善宝等人在周恩来、潘梓年的支持下,组织了“自然科学座谈会”,讨论时局,阅读《新华日报》,学习马列主义代表著作,成为中共的亲密战友。在周恩来、潘梓年的授意和中共党组织的赞助下,1944年,潘菽与梁希、金善宝、涂长望等人,联合了包括竺可桢、李四光、严济慈等著名科学家在内的100多人,共同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为发展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广大的科技界知识分子,壮大抗日民主运动的阵容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座谈会”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不少成员后来都加入了九三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