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何怡贞: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


回国后,何怡贞受聘燕京大学教授物理,并结识了丈夫葛庭燧。1941年7月,葛庭燧和何怡贞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一个月,何怡贞夫妇又双双赴美深造。在美国,葛庭燧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金属中内耗的装置,成为世界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葛庭燧在美国牵头组织了“美中科协”,推动了留美学者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高潮。1949年11月,葛庭燧、何怡贞夫妇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带着7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冲破重重阻挠,从旧金山乘船转道香港回到了祖国。

 

1952年10月,葛庭燧夫妇响应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号召,举家离开清华园,来到沈阳,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图为何怡贞在金属研究所做光谱实验(左为张功抒)。

 

1962年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三姐妹在北京相聚。何家小妹何泽瑛致力于植物学研究工作,在种子规划和植物形态解剖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我国颇有建树的植物学家。

 

1978年,同在庐山疗养的何怡贞夫妇与何泽慧、钱三强夫妇合影。左起葛庭燧、何怡贞、何泽慧、钱三强。

 

1937年,27岁的何怡贞拿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迄今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位女物理学博士。学成前,何怡贞绕道欧洲回国。在欧洲她探望了正在德国留学的何泽慧。

人物档案

何怡贞(1910年11月14日至2008年7月31日),1926年至1930年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数学系学习毕业;1930年至1933年接受助学金赴美国蒙脱霍育克女子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3年至1937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何怡贞1938年回国后受聘于燕京大学、东吴大学物理系任讲师;1941年再度赴美国,在霭满斯脱学院、剑桥学院、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新中国刚一成立,为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毅然和丈夫葛庭燧一起于1949年11月离开美国,取道香港,返回祖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返回祖国的科学家之一;1950年在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52年为支援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全家迁到沈阳,参加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历任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等职;1979年至198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在西德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和法国里昂国家应用科学院进行金属玻璃的研究工作;1982年奉调合肥,参加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筹建工作,任研究员,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何怡贞是20世纪我国杰出的知识女性之一,她的一生与现代科学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早在上世纪30年代,她就标定了从可见光到紫外线的钇的光谱线。建国初期,她把自己丰富的光谱学知识应用于当时钢铁工业急需的合金钢与炉渣的分析,不但填补了光谱分析的空白,解决了生产急需,还培养了一批化学分析的骨干,其间撰写了《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中“光谱学”部分。上世纪60年代,她在晶体位错直接观察和电子显微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国内较早地开辟了非晶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参与编写了《非晶态物理学》一书,为我国非晶态物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非晶态物理的学术带头人,何怡贞一直致力于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质和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测定了金属玻璃与晶化有关的完整的内耗峰和晶化的内耗行为,并发现了与金属玻璃转变相关的新型内耗峰,相关成果荣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由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她荣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共同授予的2005年度“李薰成就奖”。

何怡贞一直关心年轻一代科学人才的成长,以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熏陶着学生和青年科技人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获得了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在教育界、科学界深受人们的尊敬。

何怡贞1953年参加九三学社,1957年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辽宁省人大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顾问、参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她几十年如一日,热爱祖国,忠诚于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除了以自己的学识为祖国服务外,还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曾荣获安徽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父亲汇来300美元

不久前,沈阳市档案馆征集到一张1931年由上海汇丰银行汇往美国的300美元汇票。这是沈阳市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张银行老汇票。

“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银行汇票,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位父亲对女儿学成以后报效祖国的殷切期望。”沈阳市档案馆副馆长荆绍福说。正是拿着这300美元,何怡贞在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到祖国,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为中国的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物理学博士。她的丈夫葛庭燧曾为钱学森归国穿针引线,并主持创办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她的妹妹何泽慧院士和丈夫钱三强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她的舅舅王季烈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以“物理学”命名、具有大学水平的教科书;她的外婆王谢长达创办了苏州振华女校(今苏州十中)。她,就是中国著名的物理科学家何怡贞。

何家是一个显赫的家族,苏州名园“网师园”(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何家1950年捐给国家的。何怡贞是何家长女,下有7个弟妹,其父何澄早年曾赴日留学,并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袁世凯夺权后,何澄退出军政界,举家迁居苏州。何怡贞从小便接受新式教育,进入其外婆王谢长达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今苏州十中)。何怡贞舅舅王季烈是清末民初物理学著作翻译家,他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以物理学命名、具有大学水平的教科书,还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中学物理课本,主持编印了《物理学语汇》。耳濡目染,何怡贞从小就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6年,16岁的何怡贞考进金陵女子学院数理系。当时,女子学习物理十分罕见,社会舆论也不支持。

1930年,何怡贞从金陵女子学院数理系毕业一年后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到美国不久,何怡贞便收到父亲汇来的300美元。在家信中,父亲叮嘱说,这笔钱是给她毕业后买船票回国的路费。何怡贞明白,父亲是希望自己学成后尽快回国报效国家。于是,她把这笔钱压在箱底,再没动过。何怡贞获得美国蒙脱霍育克学院化学系硕士学位后,由于成绩优异,她的老师和校长主动推荐她到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7年,27岁的何怡贞拿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迄今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位女物理学博士。她迫不及待地取出在箱底压了6年的300美元。几个月后,绕道欧洲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

妹妹学物理成了钱三强夫人

何怡贞的二妹何泽慧,与丈夫钱三强并称“中国的居里夫妇”。然而,何泽慧当年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初,也曾为留在物理系还是转化学系而犹豫迷茫过,于是写信向大姐何怡贞征求意见,大姐支持她学物理。

原来,1932年,中国高校首次实行全国统考,并首招女生。当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招生50余人中,女生仅11人。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许多人认为,女子是学不好物理的。于是,未及入学,大多女生便被劝改转到其他系,仅何泽慧等3名女生顶住压力,坚持留在了物理系。

而正是留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何泽慧才有机会与同班同学钱三强相识。何怡贞至今还保留着钱三强向她汇报与何泽慧婚事的来信,以及次年两人结婚时寄来的1张12寸黑白结婚照。

科学家丈夫曾经是自己学生

1938年,何怡贞受聘由司徒雷登任校务长的燕京大学教授物理。当时,年轻美丽的何怡贞没有想到,在她所教的研究生中,有一位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葛庭燧,日后会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葛庭燧比何怡贞小两岁半。这个英俊热情的小伙子在清华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参与创建了“实用科学救国会”。此后时局混乱,两人天各两地,但仍保持书信往来。

1941年6月,经过深思熟虑,葛庭燧向何怡贞的父母发出一封长达5页的“求婚信”,字句虽然文绉绉的,但是表达的情感却异常真挚和热烈,何怡贞的父亲被这个年轻人打动了。这年7月,葛庭燧与何怡贞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1个月,何怡贞夫妇双双赴美深造。 在美国,何怡贞夫妇的科研事业进入黄金时期。葛庭燧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金属中内耗的装置,成为世界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邀钱学森回国的信是丈夫转交的

1949年5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同在美国的钱学森,收到葛庭燧转交的一封信,信中,中共北方局邀其回国建设航空事业。葛庭燧80寿诞时,钱学森在贺信中写道,“我永远也不能忘记是你引导我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11月,葛庭燧、何怡贞夫妇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带着一双儿女乘轮船辗转香港,返回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和日夜思念的亲人身边。

1952年10月,葛庭燧夫妇响应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号召,举家离开清华园,前往沈阳,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这是在一片菜园里建起来的中国科学院沈阳第一个研究所,在这里,葛庭隧和何怡贞培养了大量研究生和青年科技骨干。从1952年到1982年,何怡贞在沈阳生活工作了整整30年,从事金属玻璃研究。

后来夫妇俩被调派到合肥筹建固体物理研究所。何怡贞85岁高龄还曾两次荣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项。

2000年,葛庭燧病逝于合肥。两年后,已把父辈藏品及财产都捐给国家的何怡贞,回到阔别30年的沈阳,隐居于沈河区五里河街一栋普通的单元楼里,与女儿一家过着恬淡的生活。2008年7月31日,98岁高龄的传奇女性何怡贞在沈阳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