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周(1902——1983)出生于江西萍乡,物理化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是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创始人之一,长期
担任九三学社长春市委员会主任,并于1956—1983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第二、三、五、六届代表。
吴学周,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28年回南昌参加了江西省教育厅的公费留学考试,并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公费赴美留学。同年11月,吴学周来到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1931年7月获化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在国立中央科学院任研究员。1942年,他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吴学周被任命为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冬,带着郭沫若院长的嘱托,来到长春组建了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并任该所所长。
吴学周为我国物理化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确立学科方向和科研课题,先后组织建立了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半导体化学、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并亲自参与研究工作,指导科技人员攻关,修改论文,为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解决自动氧化和老化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他与有关同志一起创办了长春化学学院及附设中专、技工学校,并在化学学院开设了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波谱、X射线等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研骨干。1980年,他受中国化学会的委托,举办了全国分子光谱学习班,探讨了分子光谱简正坐标计算的新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在分子光谱上应用等新技术,推动了我国分子光谱学的发展和应用。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59年长春应化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光谱实验室,6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超纯分析基地。同时他还领导应化所不断扩展新的学科,开辟了原子能化学,低聚物化学,定向聚合,高分子物理等学科,在国内首次分离出15个纯稀土氧化物,完成了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新流图,制备了纯硅半导体,为我国确定了第一个自行研究与工业生产通用合成橡胶的镍系列顺丁橡胶。在他的努力下,长春应化所成为一个拥有22个研究室的大型研究所。该所在有关单位协助下,成功地制造了国内第一台激光拉曼光谱仪,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还建立了激光同位素分离室,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多次受到国家的嘉奖。1979年该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吴学周为发展祖国科学、繁荣学术做了许多组织领导工作。自1939年开始,曾10次被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或常务理事,并担任过该会物理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年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化工专业组副组长,1978年由国家科委聘为化学组成员,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又当选为吉林省科协主席、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主编,《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和《应化集刊》等出版物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