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是我国民主党派重要的一支,成立于1945年9月3日。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自发的“自然科学座谈会”
九三学社的源头应该从中央大学的自然科学座谈会说起。
1939年春天,仓促内迁的中央大学蜗居在重庆一隅的松林坡上。中国的出路何在?那些抱着科学报国的愿望,想为贫穷落后、受人蹂躏的中国寻求出路的中央大学的教授,无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潘菽、梁希、金善宝等知名教授发起组织一个“自然科学座谈会”,名曰切磋学问,实为关心国事,自发地将座谈会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连结在一起。
潘菽的胞兄潘梓年时任重庆新华社社长,他们通过这层关系,常去新华社驻渝办事处听抗日形势报告、借阅进步书刊,有时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自然辩证法,树立新的人生观。
1941年1月1日,发生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自然科学座谈会的成员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毅然前往新华社所在地,公开表示他们的慰问、哀悼和愤慨。梁希、金善宝还捐款给抗日将士制作寒衣,受到中共南方局负责人的赞誉。
皖南事变后,形势急转直下,国统区充斥着白色恐怖,自然科学座谈会也就从高潮走向低谷,慢慢停止了活动。然而,“座谈会”犹如火种,深深地埋藏在与会者的心中。
走出校门的“民主科学座谈会”
两年后,梁希、潘菽、干铎等重新聚集到一起,决心将自然科学座谈会推向社会,去团结多数自然科学工作者,开创新局面,并酝酿成立新的组织形式,不久,民主科学座谈会成立了。
1944年6月,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9月,国民参政会召开,中共代表林伯渠在会上提出为挽救民族危机,必须“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响应,给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指出了正确方向。当时,重庆科技、文化和教育界的民主人士对中国的局势发展非常关注,经常以走访、会餐等形式聚会,互相讨论,交换看法,“民主科学座谈会”就是在这种民主运动高涨的大气候下萌生的。原为中国民盟成员的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家就经常聚集着一些进步的科学工作者,中央大学的涂长望、梁希、潘菽、干铎、何鲁等更是许家的常客。
1944年底,抗战胜利的形势日趋明朗,大家认为应把座谈会的形式固定下来,定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性学术团体。
毛泽东说,九三应办成永久性的组织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从此,经过八年艰苦卓绝斗争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人民沉浸在喜庆欢乐之中。民主科学座谈会也就在9月3日。举行庆祝大会,会上有人提出:民主科学座谈会“这个名称政治意义不强,不如改名为“九三座谈会”,以纪念这一光辉的日子,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拥护和赞许。于是,民主科学座谈会正式更名为“九三座谈会”。
随着抗战的结束,内迁的机关和学校即将复员回到各自原来的地方。座谈会成员,来自天南海北的研究机关和学校搬迁后即会各奔东西,座谈会这一组织能否继续存在,成为永久性组织呢?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代表团成员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共商国事,受到山城人民的热烈欢迎。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分别会见部分科技、文化界进步人士的代表。一次,在张治中将军公馆,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了重庆8位进步教授,其中中央大学的梁希、潘菽、熊子容在坐,会见时谈到九三座谈会的情况及面临两难选择等问题。为此,毛主席特地安排会见了座谈会负责人许德珩夫妇,明确建议:九三座谈会应办成永久性的组织。
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鼓励和指导,决定九三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学社”。在成立大会上,九三学社发表了国是主张,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首届理事和监事。中央大学潘菽、梁希分别担当九三学社常务理事和常务监事。
中央大学的九三学社成员,在历次斗争中与全校师生携手合作,并肩战斗,不论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运动,还是“四·一”大惨案,以及在反对学校南迁、应变护校、迎接南京解放的斗争中,九三成员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在北京设址。由中央大学更名的南京大学设立九三学社小组。九三学社成又在新的历史时期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