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王卓然先生教育实践活动述略


王卓然先生(1893——1975)奉天(今辽宁)抚顺人。字回波,号梦白。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19年入北京高等师范。1923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教授、张学良咨议及其家庭教师。1931年后,任北平师大教授,东北外交研究会秘书主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行校长职务等职。抗战中任国民参政院参政等职。1945年加入民盟, 1984年侨居日本。1951年回国。1955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1975年1月31日因病去世。

教育强国理念之萌生

王卓然少时家贫,其父认为穷的原因皆为没读过书,故忍着穷也要让独子卓然上学。靠着亲友的资助,王卓然由小学而初级师范,而高级师范的英语专修科。在这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中,他非常用功,寒暑假也不回家,留在学校补习功课,不论月考、期考还是年考,甚至毕业考,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王卓然在他的《自传》里谈到他的社会思想来自两个源头:一是幼时受俄日帝国侵略的刺激,在他八九岁时,生他的村庄,是帝俄与日本争夺的战场,他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凶残,有一次其父险些被日本兵打死;另一个是受梁启超学说的影响。读了梁启超的《新民论》和《新民丛报》,使他增强了探索兴邦富国的意识,面对现实生活中不断增加的内忧外患,他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等爱国活动。从梁启超的言论中他体味到要想强国,必须“振兴教育,发展科技”,而要达此目的,先要向洋人学习。一天,王卓然在报纸上见到一则消息说,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要到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讲学,高等师范要设立一个教育研究科,转收各省高师毕业且有教育经验者来听杜威讲学。王卓然喜出望外,认为留学之愿难偿,姑求其次,乃跑到北平报考,作了杜威的及门弟子。在此学习期间,他还兼任高师附中的英文教员。

《中国教育之一瞥》探索教育出路

民国初年,中国的学制因袭日本的模式,多有与国情不符之处,教育改良呼声日高。期间欧美教育家曾频频来华考察,使中国教育界得以全球视野与多元参照系来审视自身教育的发展。

1921年,美国教育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孟禄教授,应中国实际教育调查社之邀来华考察。晓庄师范的教育科主任陶行知、南开大学教育主任凌冰等人任翻译。王卓然和汤茂如全程陪同,分别担任翻译文件、打字、会计事务以及中文文件、记录和其他庶务,不领薪水。自1921年9月至12月,历时七十多天,考察了九省的上百所学校,在17个大城市进行了讲演和座谈,积极传播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期间他曾两次来天津,先后到直隶第一师范学校、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扶轮中学校、南开大学等校考察。

1923年,王卓然出版了记录孟禄来华考察全程书——《中国教育之一瞥》,并对其来华价值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孟禄“有很好的科学的社会背景”,中国“教育上的毛病,非请一个有声望的外国大夫来治治不可”“西国的文化势力把中国摇撼的马仰人翻,我们于奋斗的过程中,请个友邦的朋友来帮忙,也是无伤的。” 孟禄是旁观者或许可以看清中国教育的优劣所在。

任奉天教育厅视学有魄力

1922年,王卓然从北平高师范毕业后返奉,任奉天教育厅视学。在此期间,王卓然经常深入学校,详细考察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形成详细的书面报告呈奉天教育厅,对推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1923年9月他先后到省立第四师范和附属小学视察后,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读书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要求,指示省立第四师范:要设立学生图书馆,以便学生自动学习;于操场边空地应鼓励学生的作业,如种植与理科有关系的植物;力改讲演式的注入,教法应注意自学辅导主义;添置理科仪器,以便学生学习科学时人人皆得试验与练习。指示附属小学要设立儿童图书馆;改良习字、图书、算术、修身等教法。

王卓然的工作得到奉天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在《奉天教育厅呈省长公署为派员驻美调查新教育》中谈到:“驻美调查员任满回国,拟遴员接替,恭请钧鉴事。”“查有北京高等师范研究院毕业教育学士、省视学王卓然学识优长、操行高洁,办事亦有魄力,堪以派往。”

执掌东北大学校政

1923年,王卓然获官费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留学专攻教育哲学、教育行政、教育心理,在该院学习四年获硕士学位。假期他到各地做工或作有偿讲演,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1927年6月,王卓然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8月他离开美国,赴欧洲考察教育,间作文化讲演,足迹遍及英、法、德、意大利、奥地利、瑞士、丹麦、荷兰、苏联诸国。1928年7月底,经西伯利亚返回奉天。让他感觉触目惊心的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深,日军炸死了张作霖,进而逼宫,向少帅张学良索要东北的森林、矿产、铁路的权利。张学良不为所动,他一面力抗强权、一面积极延揽人才,励精图治。听说王卓然学成归来,马上约他恳谈,说出他抵抗日军侵逼的决心,邀其帮忙做事。当时就约定王卓然到东北大学任教授,同时作他的咨议。不久张学良又约他做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师,教授英语和国际常识。9月1日,王卓然在东北大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代表教师讲话。1931年3月然被任命为东北大学教育学院代院长。东北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委员制,设11位委员,4月王卓然被选为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大片土地沦陷,东北大学迁往北平王卓然随张学良住在顺承天府,照顾张子女,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讲师。

1933年春,热河失守,张学良被迫下野到意大利考察,临行前嘱咐王卓然:一定要复土还乡,武要保存东北军,文要办好东北大学,多培养干部,并任命王为东北大学秘书长,代行校长之职。按照张学良的指示,王着手东大校务:管训上超越党派、不论学生的思想是左还是右,要一视同仁,启发大家的团结力与爱国心,注重学术、注重军训,使学生能拿笔也能拿枪,在复土还乡的目标下忘我团结。他还建议为将来联俄抗日需要创立俄语学系和日文班,以培养联络与通译人才。首期俄语班招收40名学员,为与苏联交往培养了骨干。为严格管理学生,王卓然公布了《惩戒条例》,共8章45条。为抵御外侮,壮大力量,他还曾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和接济困难学生。

1936年6月,王卓然由东北大学去职。

关注幼儿教育事业

王卓然曾以社会贤达身份与毛泽东、董必武等同为南京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二届参政员。1941年,他因向蒋介石提时政意见而触怒了蒋,后被当局认为是中共的外围。从1941年起,王卓然改为从事经商活动,但他并未停止民主活动。1945年他加人民主同盟并与许德珩等,共同发起九三学社,他是第一批九三学社理事之一。1948年初,他因受到当局迫害,不得不赴日经商,他特意托章士钊捎信给周恩来.明确表示“欲为将来建设、收购物资上努力。”解放后,他受组织委托.继续留在日本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服务,常做进出口贸易。他的爱国行动受到了在日反动势力的注意。1951年5月.他乘船脱险回到天津,与住在河北区博爱道28号的家人团聚。

该住宅为意式建筑风格的地下室三层小洋楼,该楼分为两个门栋。其中28号的居室共8间,使用面积160多平方米,按一户居住设计附属设施。1951年后在津生活期间,他投身公益事业,王卓然除在此撰写回忆文章、与旧交书信交流之外,还投资创办了幼儿园和儿童文化服务馆。1952年9月,“和平幼儿园”正式成立,年底即开始招生,初为四个班,后增加到五个,投资5万元,招收儿童150人,到1956年,交天津第一轻工业局接办。1953年开办儿童文化服务馆约有万册图书供中小学生阅读。还买了电视机供孩子们观看,组织了航空、航海模型、半导体制造小组。购置了麦克风、舞台幕布、幻灯机、幻灯片供中小学无偿借阅。

周恩来总理得知王卓然回津继续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十分高兴,请他担任国务院参事,并同意他提出从事科普活动的要求。1956年,他在天津考察科普工作后,还特意给天津科普协会负责人写来信,提出加快科普发展的建议,此举有力地推动了天津科普工作。不久之后,天津科普协会就发展会员近一倍,达到近3O00人,并召开了科普工作积极分子大会。

1961年交天津市文化局接办。1968年,幼儿园和儿童文化服务馆均停办。

1957年,王卓然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中小学生校外教育,于儿童节在北京成立“少年儿童教育服务馆”,服务对象时11岁至15岁的中小学生,目的以此作为一块实验田,在少年儿童中普及科学知识,年逾花甲的王卓然,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一是设立少年儿童科技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科技图书;二是设立工艺室,教孩子们组装无线电矿石收音机和三灯至五灯机,拆装机器和自行车;三是举办科学学习报告比赛会;四是组织科学问答;五是组织学生到天文馆参观,看月亮和宇宙旅行;八是利用黑板报公布科学新闻;九是举办科学小实验;十是结合中心问题向全体学生提供同一本科普图书,阅读后集体讨论。此外还添置了电视机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现场学习,还到野外采集矿物质,教学生们作小动物标本。他还总结出十六字经验“统筹需要,集中设备、计划使用,高速流通”。

王卓然先生终身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临终还留遗言,让子女为故乡建图书馆。死后,他的骨灰一半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半送回故乡安葬。现在他的遗愿已变成现实,由其子女捐巨资建成的图书馆耸立村中,上有吕正操将军题写的馆名。内陈珍贵的王卓然照片和史料。他的墓地在村东山,墓碑是张学良将军亲笔所题,这是世上唯一一处有张学良题碑的墓地。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自传》王卓然

2.《中国教育之一瞥》

3.《家父生平点滴》王福时

4.《家事飞鸿》王淑时

5.《为少年儿童向科学进军鸣号角》王卓然

上述资料均见《王卓然史料集》赵杰 王太学主编 辽宁省和抚顺市顺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 1993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