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我们的中国梦”之“调研中国” 模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案大赛活动。经过导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对于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心人民生活的热情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天的发奖仪式上,我想跟同学们谈两个问题。
首先谈谈上大学的目的。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96年前,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先生上任后即告诫北京大学的学生说:“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蔡先生在北大提倡思想自由,推行兼容并包的方针,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张奚若先生曾经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任教二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张先生曾经担任首任教育部长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张先生对新生说:“如果你们来念政治学系的目的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如果你想当一个学者,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四年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你读几年书,可以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和读书方法,毕业后可以继续钻研。”他经常教诲学生,学习政治学不是为了做官。立志当一个社会改革家为上策,立志当一个正派的学者为中策。如果这二者都当不成,就当个普通人。趋炎附势钻营求官为下策。学习政治学要多了解社会,为正义而申言,抱定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学问要往远处大处着眼,不然就是精深也是雕虫小技。2001年,朱镕基副总理在清华大学讲演时说:“我们当时也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我后来做班长、学生会主席,读了很多很多书,我的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在那时候建立的。”今天,同学们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抱定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了解社会,接触民众,立志成为社会改革家的一次实践。只要你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
我再谈谈由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九三学社。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是这次活动的支持单位之一。邵鸿常务副主席现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研究室岳庆平主任正在因公出差,他们不能参加今天的颁奖仪式,十分遗憾。他们给予这次活动很多支持并对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作为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我给大家讲几个九三学社前辈关心、提携青年的故事。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曾经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周先生经常鼓励学生说:“学生在前一辈人的基础上往前走,应该超过他们的老师,这样人类才能进步。”对于研究生的论文,周先生总是一字一句地认真修改,即便卧病在床,也是如此。1989年,为了能使他的研究生在国际论坛上崭露头角, 87岁的周先生决定由他出路费,送两名学生到美国参加国际广义相对论会议并宣读论文。周先生这一决定,令人闻之动容。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先生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八天后,邓先生放弃了去英国继续研究和发展的机会,与百名爱国青年一道乘船回国,投入新中国的怀抱。回国后不久,邓先生加入了九三学社。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邓稼先受命担任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主持我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在一次进行模型计算时,邓先生睡不着觉,他凌晨三点来到机房检查计算结果。为了核实一组数据,他把已经睡觉的孙清河等青年同事们叫起来询问。问题搞清楚了,天已经亮了。邓稼先问孙清河,昨晚你们吃夜宵了吗?你们饿不饿?当时正逢三年灾害,很多人因饥饿而浮肿,饿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孙清河回答说,饭还吃不饱,哪有粮票吃夜宵呀。闻此,邓先生从兜里拿出几斤粮票,分给在场的同事们每人四两。五十年后,孙清河回忆起这件往事,他激动地说,那时候,每人每月只有28斤粮票,又没有副食,粮票是多么珍贵呀!当时我拿着这四两粮票的感觉,今天你给我四两黄金也无法相比。现在想起来,我不应该收老邓的粮票,因为大家每月都只有28斤粮票。邓先生的同事们认为,一生中能够与老邓共事二十多年,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他不仅自己奋斗,成为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学术带头人,还带领青年人与他共同成长。著名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对于学生关爱有加。在先生晚年时,每逢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他总是亲自写信邀请专家学者参加。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先生总是设法给予帮助。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我把九三学社的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思想前瞻、无私奉献和提携后学。在知识水平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我们不及先辈之万一。但是在传承和发扬九三学社的传统方面,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
希望这次活动仅仅是同学们关心社会进步、关注民众生活的开始。希望同学们锲而不舍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希望同学们用你们的知识和资源帮助后学,使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好。(许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