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建功铁路事业 弘扬九三精神


在这个姗姗来迟的夏天,九三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支社迎来了第24个生日,作为九三铁二院支社的老主委,看到今天已经发展壮大的九三铁二院支社,我感到很欣慰。

记忆的闸门不由得打开。

岁月如梭,光阴如白驹过隙,如今我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还记得那是1982年的春天,怀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对科学、民主的信仰,我加入了九三学社。当时铁二院只有我一人是九三学社社员。转眼到了1986年,九三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支社终于成立了,我但任主委,还有胡余道、吴其贞、曾文玉、严行键等10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成立铁二院支社时,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九三省李秘书长、我们铁二院党委书记、院长、宣传部长都参加了成立大会。往事历历在目,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我都还很激动。因为这意味着九三学社的社员们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自己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奉献给祖国的铁道事业,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我们九三应有的贡献。

铁二院支社成立以后,二院里的九三社员就算有了一个正式的家,在这个温暖的小集体里,我们得到了省里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更常常感受到二院这个大家庭领导的温暖。我们每次外出学习开会用车,统战部门都给予最大的支持和方便。每次搞活动,二院领导不仅在在活动经费上给我们很大支持,还派人参加我们的组织活动。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了九三很大的鼓励。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如今九三铁二院支社已发展壮大到70多人,包括30多在职的和30多退休的,各个分院、处室都有我们九三的成员。为二院的发展,为铁道事业的建设,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时我们每个月都搞活动,大家很活跃,我从九三省委开会回来,就要组织大家学习文件,传达精神,包括省委统战部、九三省委和二院的文件。我给他们介绍后大家就发言讨论。前几年才由每月一次改为每季度四次。通过学习和活动,社员们及时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并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更深切的感受到了多党合作的诸多益处。

除每月必开展的活动外,那时铁二院支社参加九三省委组织的活动也很积极。尤其当时还属于铁道部,参加活动唱歌时都穿铁路制服,整齐划一的服装、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留给别人很深的印象。而这些,与二院良好的风气,九三知识分子的优秀素养都是分不开的。

九三铁二院支社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有国家才有小家,有大我才有小我”是我们一直以来秉承的信念。在国家需要我们时,从来都是奋战在第一线的,铁路建设是这样,抗震救灾也是这样。汶川大地震后,我就组织支社社员自发捐款,社员们二话未说,纷纷解囊,几天就筹集到了6000多元,并上交到九三省直工委。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社员在地震抢险中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抢通生命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受到了院里表彰,同时,我们铁二院支社也被评为九三抗震救灾先进支社,社员唐亮还被评为九三抗震救灾的先进个人,当时二院的内网上报道了此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我担任主委期间,九三铁二院支社在中铁二院内不仅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而且是一个有战斗力组织,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先后参与勘察设计了多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市政建筑工程,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统一战线事业中均发挥了特殊作用。

还记得修建南昆铁路时,二院负责勘测设计。南昆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中铁二院继成昆铁路之后,在艰险山区勘察设计的又一条干线铁路。当时我担任了南昆铁路全线的施预负责人,南昆线地形险峻、地质复杂,我搞调查,基本上走遍了整个施工区。有些狭窄的山路,越野车过不去,只有去坐拖拉机,交通十分不方便;暴雨说来就来,道路泥泞不堪,有时候还遇到滑坡、泥石流;路上找不到地方吃饭,中午就吃点方便面。有一些工地相当危险、山高谷深,施工很困难,当时为了解决一些险要地段的架桥问题,成立了拱桥站斗组,我是中心组成员之一。在那样的自然条件下,勘测、设计、施工均困难重重,我记得在青水河特大桥工点,为解决施工中的一系列难题,我参加了青水河大桥科研项目组。桥高183米的青水河特大桥是我国铁路最高桥,该桥是国际上首座深基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创造和使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我们在54m深基施工中采用了分部台阶开挖微裂松动爆破技术,保证了坑壁的稳定,总结一套大跨度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优质、高速、安全悬灌施工的新工艺。

我负责的《铁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选优层次分析方法》科研项目获得了铁道部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有序层次,并就每一层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描述,以其各层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赋予一定的标度值来构造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按其各目标的权重进行排序,从而择其最优方案,作为设计方案。本科研项目首次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铁路施工组织方案比选中,把网络计划技术与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进度图有机结合,并实现了应用转化。在南昆铁路百威段的方案决策中运用次成果,降低造价2000万元。

中铁二院勘测设计的南(宁)昆(明)铁路获国家科技进步最高等级一等奖而载入中国铁路建设史册,其中一些工程项目创造出中国铁路建设的多项记录。我在南昆铁路建设中爬山涉水、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战斗在勘测设计一线,发挥了九三社员的骨干带头作用,为南昆铁路的建设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1996年,我光荣退休,退休后被施预科返聘继续搞科研项目,并在97、98年担任广安电厂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总监,继续发挥余热。

回顾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感慨万千,尽管时代不断在进步,但九三人的本质,九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永不会褪色。(口 述:刘帮新    整 理:唐亮 选自《四川九三》2013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