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魏寿昆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2014年7月6日上午,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家、教育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创建者之一魏寿昆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礼堂正门外悬挂着由徐匡迪、殷瑞钰、周国治、刘玠、王一德五位院士集体拟就的“桃李遍天下先生雅教高风萦肺腑;钢铁成强国后辈求实创新慰恩师”的挽联和“一代宗师魏寿昆院士千古”的横幅;礼堂内,正面墙上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魏寿昆院士”,横幅下方鲜花衬托着魏寿昆院士的遗像,遗像两侧摆放着为悼念魏寿昆先生而敬献的花篮,礼堂正中央的魏寿昆院士遗体,鲜花翠柏簇拥,安详如眠,礼堂两侧花圈环绕。

上午9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印红向魏寿昆遗体三鞠躬,表示沉痛的哀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张寿荣、张懿、刘炯天、沈保根、周国治、葛昌纯、蔡美峰等两院院士,兄弟单位代表,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校长张欣欣,党委副书记陈曦、张文明,副校长权良柱、谢建新、张跃、王维才,校长助理薛庆国,学校老领导李静波、徐金梧等向魏寿昆先生表达无尽哀思,并向其家属一一握手表示深切慰问。魏寿昆先生亲属、生前好友、各界人士、我校师生代表等600余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魏寿昆先生因病于6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魏寿昆先生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胡锦涛、刘延东、赵乐际、朱镕基、温家宝、罗干、韩启德、刘晓峰、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王志珍等中央领导同志及袁贵仁、白春礼、邵鸿等教育部、中科院、九三学社相关领导,魏寿昆先生生前好友及学生晚辈发来慰问唁电或敬献花圈表示哀悼。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政协、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九三学社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太钢、包钢、河北钢铁、唐钢、邯钢、酒钢、马钢、中铝、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西昌学院及天津市第三中学,北京科技大学各地校友会组织等200多家单位发来唁电、敬献花圈或挽联。

魏寿昆先生,字镇雄,男,汉族,生于1907年9月16日,天津市人。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35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工学博士。1935年至1936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受聘为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教授。“七七事变”后辗转多地,曾任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的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及重庆矿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代理所长等职。1946年至1952年担任北洋大学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唐山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天津大学副教务长。1952年参与筹建北京钢铁学院,并先后担任教务长兼冶炼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副院长等职。195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一级教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魏寿昆先生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中央顾问。

魏寿昆先生在冶金过程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在高温活度理论、选择性氧化、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冶金热力学在我国特有矿产综合提取金属中的应用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影响深远。魏寿昆先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40篇、专著5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曾任中国金属学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长期担任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日本铁钢学会名誉会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等。

魏寿昆先生一生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魏寿昆先生从教84年,著作如林、桃李天下,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冶金科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